☉羊 白
趙孟頫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出身高貴,卻是亡國之臣。他的《鵲華秋色圖》描繪了濟南的鵲山和華不注山的風景。鵲山在黃河北岸,相傳每年七八月間,烏鵲飛翔。又傳先秦名醫扁鵲曾在這里煉丹,死后葬于此地,故名“鵲山”。華不注山在黃河南岸,與鵲山隔河相望。該畫描繪的是秋天的景色,鵲山圓實,華不注山高聳,畫風簡逸,古意悠悠,蒼茫之中透著俊秀。
此畫在元明兩朝一直藏于民間,到清朝才被收入皇宮,深受乾隆皇帝喜愛。據說,有一年乾隆南巡到濟南,看見了這兩座美麗的山,覺得景色似曾相識,命人趕到北京皇宮,將這幅《鵲華秋色圖》取來,展開一看,對畫作的寫實精神贊嘆不絕,親題“鵲華秋色”于引首。
在這樣一幅山水寫意畫里,趙孟頫為什么還要力求真實和準確呢?因為這真山真水里有真性情。
公元1295 年,趙孟頫由濟南辭官回了浙江老家。在一次聚會上,趙孟頫向眾人盛贊濟南的山水。在場的人聽得興趣盎然,只有周密一人面帶感傷之色。原來周密祖籍山東濟南,由于戰亂,一家人逃到南方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鄉。第二天,周密找到趙孟頫,希望他再講講家鄉的風景。趙孟頫旋即憑著記憶畫了濟南的風光送給周密。所以這幅《鵲華秋色圖》,被后人譽為“思鄉之畫”。
思鄉之情人皆有之。為了朋友的思鄉之情,傾情作畫相送,是文人的惺惺相惜,也是真情的慰藉。

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