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大師

2022 年國慶節期間,我去聽了一場線下脫口秀。散場后,我和幾位脫口秀演員一起去吃夜宵。
一起去吃飯的人里,有在第5 季《脫口秀大會》上揣著兩塊電池上臺的王十七——他的心臟是人工的,必須隨身帶著電池供電,每8 小時換一塊。
組織飯局的人,是那個在臺上讓人笑到脊柱變形的上海長征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曹鵬。他安排的吃飯的地方是一家火鍋店,大家走到門口,王十七忽然說:“你們進去吧,我要不在門口坐著,你們涮點肉或蔬菜給我端出來。”
他當然是開玩笑,但也讓曹鵬連拍腦門自責不已。因為曹鵬才反應過來,火鍋店的電磁爐會對王十七的人工心臟起搏器造成致命影響。
吃飯的地方換到了一家小龍蝦店,大家坐下來,邊剝邊聊。
和段子手們一起吃飯,自然很開心。
在哈哈大笑中,王十七給我們講了一個當初他在病房里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并不是王十七,而是“鐵路大哥”。
王十七是2019 年9 月2日住進HFCU(心衰重癥監護病房)的。兩天后,鐵路大哥也住了進來。
鐵路大哥和王十七的病床相鄰,得的也是一樣的病:擴張型心肌病。
這種病如果不用醫學術語解釋的話,可以把心臟比作一幢房子:別人心臟有問題,最多是天花板漏點水,而得擴張型心肌病的人,是房子的墻壁不行了,不行的還是承重墻,房子接下來就會慢慢塌了。
解救的辦法是有的,那就是心臟移植。但全中國那么多病人,哪有那么多可供移植的心臟?
退而求其次,有種替代治療方案,就是裝人工心臟。如果這個有30%失敗概率的手術能成功的話,就會從患者的肚子里拖出一根線,連上電池,靠電池供電維持心臟的跳動,24 小時不能間斷——從此,患者將加入“賽博人”的行列。
王十七和鐵路大哥,都是在等著做這個手術。
有所不同的是,王十七比鐵路大哥年輕6 歲,身子骨更好一些,基本匹配手術條件。而鐵路大哥被送進來的時候,醫生說他的身體機能還不符合手術條件。
王十七說,自己的這個病應該是先天性的,而鐵路大哥的這個病是急性發作的。
鐵路大哥之所以叫鐵路大哥,因為他是設計和修建鐵路的,好像已經到了副總工程師這一級別。
按理說,他設計和修鐵路跟他得這種病沒有太多關系。但大哥常年工作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按照規定,HFCU 里的病人是不能隨便交談的。但病房里的時光實在難熬,王十七就趁護士不注意或管得松的時候,找機會和鐵路大哥聊天。
鐵路大哥很遵守規矩,一般很少說話,但唯獨說到一件事時,他總是忍不住眉飛色舞,講得非常起勁——在青藏高原上修鐵路的事。如何解決高原上的凍土問題,如何克服令人頭暈目眩的高原反應,如何在鋪好鐵路的同時注意保護生態環境和不影響動物遷徙……王十七說,鐵路大哥說這些的時候眼中放著光,渾身透著自豪感,他不知不覺就會被大哥的情緒感染。
大哥住進HFCU 以后,對待很多事都非常謹慎,從不把話說滿,但只對一件事,他從頭到尾都充滿信心:治療的費用問題。
HFCU 每天允許家屬進來探視一小時,基本上都是鐵路大哥的媳婦來探望。王十七有幾次從他媳婦的話里聽出,大哥家對這筆手術費用還是有些發愁。
光換個人工心臟,手術費用前后就是60 萬元,這對普通家庭而言絕不是一個小數字。
但鐵路大哥總是拍胸脯——他其實不能拍,只是表現出那種氣勢——安慰媳婦:“你放心!你擔心個啥?國家會不管我們嗎?”
但這畢竟不是一筆小錢,可能是要走流程,可能是要審批,可能有其他原因,總之他媳婦在那些天因為沒得到大哥單位的準信,難免有些焦慮。
每到此時,大哥總是好言安慰她,讓她放寬心。
2022 年9 月28 日那天早晨,王十七被鐵路大哥的手機鈴聲吵醒了。
大哥接到了鐵路局一個高層領導的慰問來電,在電話里,領導告訴他:“安心準備手術,安心養病,所有費用,國家幫你承擔!”
掛了電話,大哥立刻給媳婦打了過去。那幾天說話已經有些虛弱的他,此刻聲音無比響亮:“你看到沒有?我說什么來著?國家怎么會不管咱?”
那天在飯桌上,王十七為我們模仿這段話的時候,惟妙惟肖。
于是,我提議為鐵路大哥干一杯。大家舉杯,我們喝的白酒,王十七喝的啤酒。
“人哪!其實有時候真的靠的是信念!”說完這句話,王十七又灌了口啤酒。
我們催他繼續說下去。
他說:“故事結束了。”
也就是在這一天的下午,鐵路大哥走了。
“其實大哥從接完電話到去世,也就幾個小時。”
王十七說完,一桌子人都沉默了。
半晌,王十七忽然又輕聲說了一句:“我感覺,他也是完成了一個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