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銅現貨供應持續偏緊問題引起市場關注。此前,2210 合約臨近交割,月度價差擴大至1700元/t以上,而2210合約交割后,2211合約進入當月,月度價差又重回1100元/t以上。10月份,國內銅庫存量反復徘徊在11萬~12萬t的極低水平,疊加現貨供應持續偏緊,使得銅價在海外流動性收緊的大周期背景下,持續保持強勢。
從庫存變化情況來看,國內銅庫存從7 月份開始去庫。究其原因,一是供應干擾的問題。2022年第三季度及10月份供應干擾因素較多,其中最重要的影響還是粗銅原料緊張。二是廢銅緊張導致的精廢銅反替代問題。廢銅原料緊張對精銅消費端有所促進,從再生銅桿產量數據來看,2022 年相比2021 年減量明顯,且精廢價差持續處于較低水平,廢銅替代性價比較低,導致精廢銅消費結構有所變化。三是低基數的問題。從國內供需平衡來看,2022 年,國內精銅庫存量預計在緊平衡附近,但這個平衡結果是建立在2021年去庫28萬t的基礎上,因此,2022 年要想達到不去庫的狀態,還需要更多的供應增量。
現貨偏緊格局預計有望在11月下旬至12月份改善。供應干擾問題有所減緩。一是新擴建項目將在11 月中旬后帶來增量,預計11-12 月份新建項目增量合計在1.5 萬t 以上;二是粗銅供應緊張格局有望邊際緩和。雖然粗銅供應仍然偏緊,但是階段性有所改善,一方面江西地區原料、陽極板運輸大幅改善;另一方面,新疆、內蒙古等地區運輸情況好轉,粗銅逐漸運出。消費方面,隨著消費旺季的逐漸結束,消費絕對量級或將呈季節性走弱態勢。10 月份,仍處在電網類訂單交貨的相對高峰時期,而進入11月中下旬后,北方部分地區天氣轉冷,不適宜施工,消費韌性可能走弱。
宏觀方面整體偏空,美聯儲11 月議息會議將至,市場對于議息會議預期展開博弈。此前,美聯儲官員釋放偏“鴿派”信號,市場加息預期放緩,但隨著美國9月份PCE數據的公布,市場加息預期再度轉向“鷹派”。整體來看,通脹數據未見緩和,且美國經濟基本面較佳,美聯儲轉換政策立場的空間有限。
而現貨市場,供應偏緊問題預計將持續至2211合約交割前后,對銅價仍有一定支撐。需求方面,由于月度價差仍處于較高水平,且近期銅價有所回升,消費保持較冷清態勢。精銅桿開工情況略差;銅價上行后,廢銅出貨意愿有所好轉,精廢價差走擴,不利于精銅消費。
綜上所述,外圍流動性收緊疊加歐美地區經濟增速放緩,預計銅價漲幅有限。但在極低庫存水平下,現貨緊張格局未見緩和,高Back 結構也限制銅價大幅下行,銅價短期難改震蕩格局。因此,預計近期倫敦銅核心價格區間在7300~7800 美元/t,滬銅核心價格區間在61000~65000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