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大連開放大學) 劉丹
現代社會持續發展,科技行業得到了良好發展與進步,人工智能逐漸轉變成信息技術研發中的重點。在人工智能發展中,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相結合,可以推動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提高人工智能智慧化水平。據此,本文通過對相關概念的分析,闡述了大數據關鍵技術,并探討了大數據技術在人工智能中的有效運用,最后提出了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發展態勢,以供參考。
伴隨互聯網與物聯網技術持續發展,大數據技術誕生了,網絡資源儲存量較大,給數據儲存帶來了重要支撐,物聯網的互聯功能,可以采集很多的用戶信息。人工智能發展依賴于各種學科,同時運用在現階段對社會中人類活動展開規律性整理歸納分析。于人工智能方面,需要大數據技術作為支撐,就是經過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知識轉化,可以促使人工智能科技含量得到有效提升,促進人工智能持續發展與完善。所以,探索大數據技術運用于人工智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1]。
大數據就是在對應時間以內不能使用常規方式采集、捕捉、管理信息的一種數據集合,是利用其他處理方式提煉信息價值的重要資產。整體而言,大數據有著各種各樣的特征,比如儲存量大、高效、多樣化等。(1)儲存量大,即為大數據的數據量龐大,目前在部分大型企業,專業工業計算機中數據容量能夠達到EB級別;(2)多樣化,即大數據不僅涵蓋過去的結構化數據,也涵蓋了廣泛使用文件系統儲存的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3)高效性,即大數據規定數據分析處理需要實時高效[2]。一般來說,大數據處理程序就是采集、集成、分析、闡釋。
說到人工智能,大多數人頭腦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智能機器人。事實上,人工智能在多年以前就已經誕生了,其并不是完全屬于現代科技產物,即給各種可以代替人類進行工作的機械均被叫做人工智能。例如,可以代替人類行走的交通工具也被稱作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類爬樓梯的電梯也是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并不僅僅屬于高端科技產品,其也是人們生活工作中常見的事物。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下,人工智能被定義為人類創造的現代科技智能技術集合體,牽涉范圍廣,包含了各種學科,比如計算機、邏輯學等,經過學科交叉融合,從而構成全新的科學技術。當前,人工智能在各方面獲得了廣泛應用與推廣,不過其依舊有著各種技術發展問題,還需要相關研究人員持續研究與開發。
數據采集為大數據技術實現多種功能的基礎,換句話來說,大數據技術如果要有效處理每一項數據,提高數據應用精準度,就需要獲得數據采集技術提供的數據支持。通常而言,大數據技術中數據采集關鍵是經過管理系統、物理系統、科學實驗等實現的,通過整合運用這些系統,可以有效采集各種數據信息,從而給大數據技術運用提供數據支撐。把數據采集運用在人工智能之中,可以支持人工智能設備讀取采集數據信息,同時進行初步分析,達到統計分析的目的,提高數據規律的精準度[3]。
數據挖掘為大數據技術中的主要構成部分,大數據技術持續發展,就表示數據挖掘發展不斷完善。近期,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持續發展與完善,但是依舊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目前還需要開發研究數據網絡挖掘和圖挖掘等,改變以往將用戶作為重要依據的數據連接模式,通過技術創新,促進大數據技術達到網絡行為分析的目的,同時充分思考到用戶興趣與情感分析等多方面的內容。
數據處理對大數據技術運用效率影響較大,按照各種數據結構模式,大數據技術能夠進行各種不同數據處理方式,比較常見的結構方式涵蓋了XML樹與關系表等,對多種數據集合,為有效做好數據集成和整合處理,規定把每一項數據整合為新的數據集合,給數據分析提供保障。
數據儲存可以統一儲存大量數據信息。由于大數據運用對數據提出了高要求,因此需要設定充足的儲存空間儲存大量數據信息,保證數據安全、穩定。現如今,常使用的數據儲存技術分成傳統結構化數據儲存、非結構數據儲存、半結構數據儲存技術等。對人工智能設備來說,設備運行需要積極引進數據儲存技術,從而增強數據儲存功能。于人工智能終端,有關工作人員經過調取數據,可以直接調取應用數據,這樣不但能夠提高人工智能運行效率,還能減少數據傳輸成本[4]。
伴隨人工智能持續發展,智能制造誕生了,作為全新的自動化生產技術,其是在大數據技術基礎之上采集分析傳統制造中對應數據,從而使用人工智能整合運用數據。一般而言,智能制造分成智能制造系統與技術兩個部分,前者就是智能制造運行的前提和基礎,后者就是給智能制造發展帶來了技術上的支持。在制造實踐過程中,智能制造系統能夠及時處理數據,同時按照對應數據決策,借此實踐生產活動智能化展開。近期,智能制造于制造領域獲得推廣和應用,同時促進了制造業長期發展,在此環節中,大數據技術產生了關鍵作用,給采集、處理數據等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比如,以機械制造智能化而言,汽車制造行業進行汽車車體焊接時,因為不一樣的車體位置材質有差別,焊接方法不同。所以,研究工作人員使用大數據技術,把不同的材質相對應的焊接方式輸進計算機內。自動化焊接重心經過全面掃描,確定車體結構實況,明確每一個焊接點材料屬性,使用大數據技術于計算機中進行車體結構模型繪制,同時計算機最好的焊接路徑和方式。該種方法比較適合使用在非量產高端車輛中。大數據技術讓車體建模速度加快,而且在建模之中可以經過匹配過去的車體設計數據信息,發覺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同時把數據庫比對以后的車體風險信息傳輸到質監部門,可以確保車輛生產質量。
伴隨智能醫療持續發展,其運用慢慢拓展到診療活動整個過程,不但提高了醫療管理質量,還有效整合了區域醫療資源,而智能醫療大數據運用,包含了數據來源、內容、處理和應用這4個方面,其中數據來源,就是PC記錄、智能硬件監測和醫院數據等;數據內容包含了保險和藥物研發數據、使用行為和門診數據、藥物銷售和用藥數據信息、藥物流通和病歷數據等;數據處理,即對數據進行整理歸納與分析;數據應用,主要是為病患、醫生等服務的。比如智能藥物研發,經過合理使用大數據技術迅速挖掘與選擇出最佳的化合物,自動建立數學模型,分析新型化合物所具備的化學性質與生理學性質,縮減新型藥物研究周期,促使醫療藥物安全有效,經過大數據篩選出理想中的臨床實驗后選擇,減少實驗時間。再比如,將精準醫療作為例子,當新的診療技術,精準醫療經過人類基因測序技術,使用大數據技術探索個體蛋白質組、有關疾病、基因組三者之間的聯系,精準定位有關疾病發病機制,得到精準治療靶點,評價重大缺陷疾病。與過去的醫療手段作比較,精準醫療不但準確且高效,同時可以大大減少對病患的創傷,對已經確診與沒有確診的治療和防御都有非常高的臨床價值。目前,精準醫療于腫瘤和婦科疾病等方面運用甚廣[5]。
伴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各種科技在城市建設中運用甚廣,其中以智能建筑而言,大數據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運用廣泛。在城市高層建筑,由于傳統的消防技術出現火災后相關消防工作者不能立即展開救援,造成救災時機被錯過。但是,智能建筑中,該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處理。大數據技術運用于智能建筑當中,可以設計科學的自動化噴淋裝置,有關點位能夠保證滅火效果最佳。與此同時,這一系統可以經過視頻監控系統,全面分析建筑物消防安全隱患,比如,監控吸煙人員行為和智能建筑內部供電系統負載用電實際情況,以此減少火災產生的幾率。智能建筑溫度調節同樣可以使用大數據技術,設計師按照建筑內部溫濕度,各個位置人員數量和大數據模型匹配,經過計算數據,獲得室內溫控信息,有效調整區域溫度,保證建筑中的人可以有更加舒適的溫度和環境。當然,大數據技術也可以使用在智能建筑門禁系統中,比如部分高端寫字樓,在重要位置嚴禁外來人員進入,寫字樓管理人員設計了大數據技術智能門禁系統,對符合相關規定的人員,把其面部信息和指紋收錄在數據庫,當相關工作人員進入識別區域,計算機圖像識別軟件可以及時錄取人員面部特征信息,在得到人員指紋信息以后,通過數據庫信息對比,在和數據庫信息相符合的條件下,允許人員進入,不然門禁系統會自行報警,同時把該人員面部信息傳輸到安保人員受傷,有利于對人員加以盤查和詢問。
智能機器人發展需要有大數據作為支撐。例如,智能機器人可以進行人類動作模擬,同時分析和理解人類語言,就是為通過大數據技術給人類活動數據信息進行采集,然后把這些數據信息傳遞到智能機器人參數內。智能機器人接收到操作人員發射的指令以后,可以分析指令,實現指令目標。調整好每一項參數信息以后,經過智能技術識別處理參數信息,有效調整每一項參數,然后利用智能技術對這部分數據進行合理運用[6]。人工智能機器人不但能夠識別分析人類語言,還可以實現學習功能,從主觀上分析判斷人類行為語言,提高智能化水平。為實現精準識別人類行為語言,規定提供大量的語料數據,借此要求提供很多神經元節點,神經元節點數量會對機器人識別精準度有很大的影響,在總體識別率上有一定的差異。
工業4.0是工業領域在大數據技術基礎上的智能化發展趨勢。經過在人工智能中運用大數據技術,例如智能機器人建造中制造流水線的工人,使用該種方式提升生產質量,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重復勞動,把流水線工人從流水線中擺脫出來,可以促使人才配置更加合理,保證產品質量。根據企業而言,使用大數據技術制造智能機器人模擬流水線工人,根據長期發展而言可以減少企業生產成本,促進工業生產企業智能化水平提高,經過提升生產管理品質提高企業資源競爭優勢[7]。
在將來發展過程中,科學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可以提升人們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還可以大大削弱工作強度。比如,目前人們大多使用智能手機,經過大數據技術,有利于用戶學習和工作,用戶經過記錄自己所在位置,智能手機可以給用戶查找到最短的上班路徑,同時給方向感不佳的人提供導航功能,提醒人們易于忘記的事情,在各個地點要停留的時間等。這部分均是可以使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的。
促進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相結合,可以促進新技術支持下教育模式改革與創新,提高教育現代化應用水平。例如,建立學員線上溝通互動網絡平臺,通過企業項目實施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促使學員和企業工程師可以緊密溝通、互動,實現教學內容和工程項目實踐有效銜接,提升學生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用大數據分析生成學生學習行為畫像,進行個性化培養,持續促進教學方法革新與發展。
近期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進入醫療領域,幫助越來越多的醫生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在一些方面比人類做得還要好。比如,在醫學某一領域,高新技術醫療部門使用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通過高新技術,仔細檢查病患病理,分析數據信息,不僅有利于醫生了解與掌握病患病情,還可以節省醫生診療時間,大大減少醫療部門對醫療領域的投資。
綜合以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發展背景下,中國各行業在持續發展過程中,把大數據技術結合到各個領域中,可以促進各個領域的繁榮和發展。把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人工智能處理效率,還可以提高精準度,發揮出大數據技術優勢。所以,各行業有關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持續整理與歸納,要認真分析與綜合探討,深入認識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優勢,增加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推動國家現代化發展。
引用
[1]周新華.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云計算的融合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9):52-53+62.
[2]楊曉丹.大數據技術在人工智能中的應用分析[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20(7):122-123+143.
[3]柳超.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大數據技術及其應用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0,32(5):119-121.
[4]毛發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在銀行數字化轉型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0,22(5):120.
[5]王建華,蓋東成,吳明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下的軟件技術專業特色建設[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9,37(9):220-221.
[6]保建云.大數據、人工智能與超級博弈論——新時代國際關系演變趨勢分析[J].國家治理,2019(11):19-33.
[7]吳立珺,鄒凝,謝明珠.大數據技術在人工智能的應用研究——以智慧工地管理系統為例[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3):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