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田兵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司馬遷《史記》語)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人民擺脫貧困、推進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生動記錄了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及共同富裕的深刻思考和實踐總結。在歡慶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之際,深入學習領會這些重要論述,對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譜寫新篇章、堅定不移共走富裕路,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共同致富,毛澤東同志指出:“現在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指出:“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然后先富帶后富,最后實現共同富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取得了偉大成就,消除了絕對貧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為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必將充分激發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向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懈努力。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他還說:“要抓緊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提出科學可行、符合國情的指標體系和考核評估辦法。”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健全防止返貧機制,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堅持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社會幫扶等制度,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在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數字社會治理體系,激勵更多的先富群體和個人為建設共同富裕的社會貢獻力量,確保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乘勢而上,奮力書寫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