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思,肖虹飛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 610021)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積極運用各種技術方式來維護自身的運營,特別是近年來,其在品牌塑造、文物展覽、智慧體系等方面拓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之路,為成都歷史文化命脈賦予了新的時代特色,進一步推動了古蜀文明的創意轉換與創新發展。根據金沙博物館相關特性,探討以APP的形態,采用AR、VR技術來打造數字博物館的新思路。
AR、VR技術是數字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成果,將其應用于博物館的發展,可滿足博物館的社會需求及其智慧化、創意性的發展要求。
增強現實技術是一種利用現實的直接或間接的構架環境,通過實時跟蹤與注冊、智能交互體驗等多種技術手段,實現了一種3D展示[1]。虛擬現實技術是利用數字技術將周遭的事物與狀態虛擬化,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令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沉浸感[2]。
隨著增強現實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發展,AR、VR技術已逐漸應用于游戲、影視、學習、醫療等領域,國內外各大博物館也逐步應用此技術,包括陳列展覽、游覽系統等,增強了游客的用戶體驗。大英博物館和西班牙國家考古博物館都使用了VR技術,令用戶能夠通過和各種收藏品的互動,體驗到真實觸摸的感覺。近年來,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也嘗試利用VR、AR技術來打造數字博物館。
傳統博物館正在逐步向智慧化博物館方向發展。基于數字化博物館的建設思路,令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以AR、VR技術為依托,打造一款畫面精良、質量上乘的APP。
金沙遺址博物館在陳設展覽和APP宣傳兩部分應用了先進的技術。在陳設展覽方面,展示了包含“再現金沙”“金沙祭祀臺”在內的智慧成果。在APP宣傳方面,開發了多款應用,包括“金沙遺址祭祀臺增強現實”“再現金沙AR”“金沙智慧導覽”“玉匯金沙”等APP,可供用戶進行線上體驗,其在VR、AR技術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3-5]。
目前,許多博物館致力于打造數字化博物館,這不僅提升了博物館的智能化,還增加了博物館的附加價值。人們可以足不出戶享受游覽樂趣,AR和VR技術還能從時間、空間的維度拓展博物館的空間,為博物館的文物保護、陳列展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為觀眾融入博物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目前,AR、VR技術主要應用于實體博物館,而在移動端方面則較為薄弱。以金沙博物館為例,可以打造一款APP,通過新技術的應用,令博物館發揮更大的作用。
擬構建一款以金沙文化為主,以AR、VR技術為支撐的APP,為用戶提供更具表現力的環境,渲染與烘托博物館內的場景,通過還原相關文物,刺激觀眾的視覺、聽覺,創新文物呈現方式,打造智慧化的博物館。
線上開展的VR展覽打破了傳統博物館的限制,通過引入數字技術,擴大了博物館的影響力。“VR+博物館”的形式,表現出了大眾對于科技文化消費的愿望,這也是文化消費個性化、多樣化的具體呈現,令博物館跳出傳統思維,把握市場發展新趨勢、新需求,探索了新發展的可能性[6-7]。
傳統博物館為保護文物,通常會將文物收藏到展柜中進行展覽。VR技術、AR技術的引入,可以減少因文物遷徙帶來的磨損問題,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將場景、文物進行充分還原,實現虛擬和現實的結合。還可以令觀賞者身臨其境,“近距離”觀賞文物。除此之外,線上展覽還可以增強觀賞的趣味性,觀眾可以隨時查看博物館、場景、文物的相應信息,充分了解其背后的歷史淵源及文化內涵。多感官的互動增強了用戶使用過程中的體驗感,減少了工作人員講解表述準確度欠佳及游客信息理解不夠全面等問題。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發的APP目前僅上線iOS系統,Android系統暫不支持下載,這限制了部分用戶的使用。在后續程序開發及更新中,APP應盡可能考慮入駐多個平臺,確保多數用戶可下載程序。技術人員要定期對APP進行更新維護,確保用戶良好的體驗,致力于創新智慧金沙新模式,實現數字化保護與系統之間的互聯共享,令整個智慧金沙體系更加秩序化、科學化、便捷化。云文化已廣泛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中,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要抓住契機,打造包含網上展廳、文物展示等功能的移動端應用,助推文旅產業的發展。
技術開發及應用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真實與虛擬之間的關系。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時,為了使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當時的文化環境,應通過視聽感官的互動來增強用戶的體驗性。運用游戲體驗來加強用戶和博物館之間的互動,巧妙展示文物背后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要不斷更新程序,保持新鮮感,在搭建技術人才隊伍時,保證技術人員的專業性,明確人員分工,前期開發、后期測試及維護均要由專人負責,密切關注各大程序平臺的用戶評論,針對用戶體驗評價,及時進行修改調整。
AR、VR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文旅產業的轉型發展。博物館要積極關注國內外的發展動態,不斷提升自我。未來,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應繼續堅持探索與實踐,繼承和發揚古蜀特色文化,讓文物活起來,遺址亮起來,打造具有創新特色的博物館,將文化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成為連接古蜀文化與未來發展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