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教育局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哈爾濱市勞動教育起步于上個世紀80年代,市教育局設立了專門機構,配備了專職干部負責全市勞動教育工作,至今沒有中斷,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0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這更加堅定了我們進一步做好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信心和決心。多年來,我們緊緊圍繞“誰來教、教什么、在哪教、怎么評”等一系列課題,進行著探索和實踐,開辟了勞動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配齊建強教研員隊伍。哈爾濱市教育局統籌協調,在市區(縣)配備了專職勞動教研員。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經過深入調研,組織編寫了《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根據教學一線勞動教育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各區(縣)教研員進行專職培訓和指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通過協同創新、校際聯動、區域推進等多種方式解決課程實施中的重難點問題。
培養壯大師資力量。目前哈爾濱市沒有專職勞動教育教師來源,也沒有合格的、數量足夠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必須依靠培訓解決勞動教育教師問題。靠一所學校甚至一個區的力量來完成這個任務是不可能的,必須把全市力量集中起來才可能滿足培訓的需要。20年來,哈爾濱市一直有目的地先抓勞動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再以骨干教師為培訓師資,不斷拓展培訓范圍,有效地解決了勞動教育師資問題。2020年底,全市精選的8個專業的骨干教師深入雙城區,對68所學校的360余名教師進行了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21年全市勞動實踐視頻資源征集中,雙城區提交了192個視頻,其中有169個獲得一等獎,并入選資源庫。
加強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哈爾濱市教育局進行系統部署,確保每個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教師。呼蘭區教育局新招聘3名研究生補充到綜合實踐學校;香坊區、平房區、松北區等在區內選拔優秀教師進入綜合實踐學校隊伍;南崗區、香坊區中小學校里都有勞動教育特級教師。積極探索建立勞動教育教師工作考核體系,將勞動教師教學、指導和活動納入績效工作總量,在職稱評聘、評先評優、專業發展等方面保障勞動教育教師與其他專任教師享受同等待遇,推動勞動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注重培訓內涵質量。2013年以來,哈爾濱市教育局將勞動教育教師培訓納入每年度整體培訓計劃,實行學分管理。邀請高等院校名師和省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進行授課,受訓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在歷次全國各類勞動教育師生作品比賽和專業技能評比中均名列前茅,有多位教師獲黑龍江省文學藝術英華獎、哈爾濱市十大民間藝人等榮譽稱號。
促進教師專業技能成長。積極組織勞動教育項目案例研討、微課設計研討,相繼開展“燭光杯”“雙師同堂”“技能展示”“五色”教學風采等教學活動。挖掘提煉教師的教學經驗,分享教師的研究成果,提升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2020年,組織了全市勞動教育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和基本功展示活動,1300余位教師參加培訓,82所學校的90名教師在市級平臺現場展示5個專業技能。
建設兩個資源庫。建設勞動教育課程和勞動實踐技能兩個資源庫。疫情期間,在哈爾濱市教育云平臺和各綜合實踐學校APP.展示300余節優質勞動課。圍繞“五色”教育,教師們站在科研的角度,精雕細刻,錄制勞動實踐技能微視頻,用最簡潔的方法對“變廢為寶、布藝縫紉、農耕綠植、工匠技藝、家電操作”等13大類內容進行實際演示,破解操作難點,講解操作重點,讓動手實踐變得更有趣、更易學、更規范、更完整。資源庫對幼、小、初、高中的教師和學生實施勞動實踐進行規范性技術指導。教師們呈報的作品經過區、市兩級審核,共評出一等獎作品433個,總播放時長達64個小時,并在市教育云平臺播放。香坊區、南崗區、平房區綜合實踐學校出版發行了《指尖藝術》《布藝》等教材。阿城區、雙城區正在編寫區本教材,南崗區一校一策,校本教材和勞動清單早已普及,多區勞動教育指導手冊已在區內使用。
落實勞動教育清單。全市各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設定符合區情、校情的勞動教育清單,明確中小學校內勞動時間每周不少于1小時,在家參加勞動時間每周不少于2.5小時,建立家務勞動清單并隨時反饋成果,把學生家務勞動等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學生每年要學會兩種技能,包餃子、包粽子等本領將成為初中畢業時必選任務清單。
牽手農科優質資源。哈爾濱市教育局將金色農業和藍色科技有機結合,與市農科院、市科協、市教育學會連續5年舉辦“遠程同步種植”活動,實現9區9縣全覆蓋。市農科院向全市12萬余人次中小學生贈送了14萬余棵菜苗、300棵寒地果桑樹苗、60萬余粒哈粳稻種子和4000余顆矮生豆角種子。學生認領種植,農業專家通過手機APP遠程同步指導,學生家里多了種植區,學校開辟了小菜園,農業專家走進校園幫助規劃種植空間,更多的學生走進田間地頭,親歷播種、除草、澆水、施肥、收獲等過程,感受“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農業專家和學校教師將農業與科技融入科學、勞動、語文、美術等學科,教師編寫種植課程,各校公眾號反饋種植情況進行價值引導,“藍色與金色”,蓬勃生動地走進了學生心中。市科協每年給予專項資金支持,該活動于2019年榮獲黑龍江省科普優秀示范項目,哈爾濱市“創優爭先”獎。2021年,學習強國、新華社網手機版、龍頭新聞、極光新聞等媒體報道了該創新合作勞動實踐活動。2021年,市政府為遠程種植活動與農業研學項目設定了專項活動資金。
持續投入經費建基地。自2001年開始,市區兩級投入專項經費,在9區陸續建設勞動技術教育學校,2018年統一更名為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初中建制,義務教育學校性質。目前,各綜合實踐學校共開設了陶藝、傳統布藝、樺樹皮畫、葫蘆烙畫等50余個專業。各區教育局統一安排區域內初中生每學期到綜合實踐學校實踐學習一次,每次2天,16課時。2018年~2021年,全市9個綜合實踐學校耗材費市級經費累計投入1700余萬元,區級經費累計投入1114.3萬元。這種集中教學的方式保證了教學目標的落實,優質資源共享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2021年,哈爾濱市政府將升級9區綜合實踐(勞動教育)學校設備,給予1970萬元資金支持。
規范校園勞動教室。2015年,哈爾濱市教育局制定了專業教室建設標準,對每所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室、通用教室的場地、設備配備等提出明確要求。各校根據實際需要開設校本特色勞動教育,很多學校的課后服務加入勞動實踐內容。日常手工制作、簡單面食烹飪均可以在學校勞動教室里完成。
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深入到田間地頭、工地車間、實訓基地等勞動場所,積極參加多種多樣的農業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鼓勵學生到社區、福利院等參加公益勞動,注重讓學生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的新形態、新方式。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充分利用哈工大的科技資源,開設課賽結合的特色項目課,以“哈工大建造節”比賽內容為勞動課程內容,組織學生設計制作“大房子”,并在工大校區面向社會開放展示,親手體驗勞動創造的快樂和價值感。建造節活動現場,學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通過建筑課程學習和參加建房活動發現了自己對建筑行業的興趣和天賦,希望自己將來能學習與建筑有關的專業。”
積極開辟社會實踐基地。2019年,在全市范圍內遴選區級“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資源單位40家,2020年遴選首批市級“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資源單位23家。哈爾濱市技師學院、華德學院等大專院校都成為社會實踐基地,中小學生可以免費走進這些自然資源、展館、學校(院)和工廠里體驗實踐。目前,哈爾濱市每所中小學均設有勞動教室,每個區建有綜合實踐學校,力爭每個縣擁有共享的勞動實踐基地。
納入政府履職評價內容。在年度政府督導考核中,將勞動教育作為重要指標納入了衡量區域教育發展的內容。在對區縣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督導的評價事項里,對勞動教育設施設備是否滿足教育教學需要、勞動教育教師是否滿足教學需要、勞動教育課是否開全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具體實施時,我們通過查閱課表和過程性資料、訪談、座談等方式對師資、場地、保障、課時等情況進行了督導評價。
開設勞動教育評價試點。制定《哈爾濱市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試點方案》,開展試點探索,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一體化貫通勞動教育目標,強化學段關聯性,確保循序漸進,依勞動的難度、復雜性,梯度推進。每次勞動實踐都要明確勞動對象,關注勞動方式,注重勞動過程,肯定勞動成果。哈爾濱市阿城區舍利中心小學將勞動教育內容與各學科教材充分融合,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評價內容,讓學生掌握勞動本領,培養勞動情感,感悟勞動價值。
優化勞動教育評價方式。運用大數據、評價記錄手冊、活動現場照片、技能比賽等方式,對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精神、勞動品質、勞動技能、勞動成果等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同時教師、家長、社會人士也可參與評價。哈爾濱市繼紅小學從“會整理、會清潔、會烹飪”三個生活中必備的勞動技能入手,學生在每次勞動前,明確責任分工,學生領取勞動任務,教師強調重點清潔位置,指導清潔技巧,提出質量要求,學生們逐漸形成了量化標準互相激勵,班主任從效率、質量等方面進行加分獎勵評價,如此一來,學生們掌握了方法,明確了規則,提高了效率,逐漸養成了勞動習慣。優化評價方式,將勞動素養評價作為改進勞動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標準,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作為學生畢業和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內容。
在黑龍江省教育廳的深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2009年、2014年,哈爾濱市教育局與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了兩屆師生勞動作品展示會。2021年以來,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新華云直播走進哈爾濱市香坊區和阿城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哈爾濱市文昌小學、哈爾濱市順邁學校進行4場云直播。學生勞動實踐現場的視頻在新華網客戶端首頁展示,全國推送,瀏覽量累計達到676.4萬人次,點贊量近200萬人次。《黑龍江日報》以“親觸親做,讓更多孩子收獲成長”為標題整版報道了哈爾濱市勞動教育工作;龍頭新聞做了“哈爾濱精耕細作各級各類學校勞動教育實踐”的報道。
高度重視勞動教育是哈爾濱市的優良傳統,我們多次承辦國家級勞動教育大會,十余項課題獲得了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2015年8月,哈爾濱市勞動教育工作經驗發表在中國教育部網站;2021年,南崗區、阿城區入選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多年的實踐探索,哈爾濱市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但與事業發展需求和兄弟城市做法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和不足。哈爾濱市要對標“新時代”勞動教育要求,把勞動教育作為衡量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的重要標尺。積極探索在塑造“時代新人”方面的方法和途徑,逐步實現勞動教育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