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芝華

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體現了真理性和價值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先進性和戰斗性、傳承性與開放性的統一。這樣的黨內政治文化,內生于黨的肌體,塑造了一個具有偉大革命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引領我們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構成了我們黨獨特的精神標識。
有什么樣的政治文化,就會有什么樣的政治生活,形成什么樣的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于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充分發揮黨內政治文化的以文化人功能,不斷涵養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努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首先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堅持以人為本、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把先進政治文化融入育人、選人、管人的全過程,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文化。
要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全體黨員干部,增進全體黨員干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進而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要強化思想政治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職責使命,激發全體黨員干部自覺做黨內政治文化的踐行者、維護者,使黨內政治文化成為立德修身的精神底蘊、明辨是非的價值標尺、履職盡責的行動指南,以理論清醒保證政治清醒,以文化自信支撐政治定力,真正把黨內政治文化的基因融入血脈、浸入靈魂。
要通過經常性談心談話,及時咬耳扯袖,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慎獨慎微、慎言慎行,經常對照黨紀黨規、對照初心使命,檢視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娛樂圈、朋友圈,正確對待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樂、親和清等,以實際行動建設具有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特質的政治文化,始終堅守好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黨內政治生活是黨員干部錘煉黨性、凈化思想、砥礪品格的重要載體,而黨內政治文化則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靈魂,是融入黨員干部血液的精神標識,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實踐的初心和歸宿。
讓黨內政治生活嚴實起來,歸根結底,就是要讓黨內政治文化純潔起來,充分發揮其刮骨療毒、潛移默化作用。具體而論,就是要通過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時代性和戰斗性。
一要把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落實到旗幟鮮明講政治上,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要強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領,讓全體黨員干部經常接受政治體檢,打掃政治灰塵,凈化政治靈魂,增強政治免疫力,堅決防止和克服黨內政治生活忽視政治、淡化政治、虛化政治、不講政治的傾向,在旗幟鮮明講政治的自覺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二要把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做到制度規范,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最終要做到制度規范,聚焦黨紀黨規、黨內政治生活方方面面,把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成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使之內化為黨員干部的政治品格和自覺遵守的從政準則。堅持按原則開展黨的工作和活動,按原則處理黨內各種關系,按原則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使黨內生活莊重、嚴肅、規范,堅決防止和克服黨內政治生活不講原則、平淡化、娛樂化、庸俗化、隨意化的傾向。
三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與時俱進,切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性。要主動適應信息時代新形勢和黨員隊伍新變化,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方式,推進“智慧黨建”,使黨內政治生活始終充滿活力,堅決防止和克服黨內政治生活不講創新、不講活力、照搬照套的傾向。
四是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要敢于自我革命,切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戰斗性。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最有力武器,勇于思想交鋒、揭短亮丑,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統一意志、增進團結,經常洗洗澡、治治病、紅紅臉、出出汗,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建立健全民主生活會列席制度及及時叫停、責令重開、整改通報等制度,堅決防止和克服黨內政治生活一團和氣、評功擺好、明哲保身的傾向,進而不斷壓縮庸俗腐朽文化的生存空間,鏟除破壞黨內政治生態的“污染源”。
政治文化之于政治生態,如同土壤之于自然生態,發揮著基礎性、更深沉、更持久的作用。黨內政治文化純凈醇厚,黨內政治生態就會山清水秀、正氣充盈,黨的事業就會蓬勃發展。相反,如果黨內政治文化庸俗腐朽,黨內政治生態就會受到侵蝕,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損失,再想恢復就要付出慘重代價。
建設積極健康向上的黨內政治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營造良好政治生態也絕非一日之功,必須將其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和長期性、系統性工程,浚其源、涵其林,養正氣、固根本,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當前,有的地方和部門正氣不彰、邪氣不祛;“明規矩”名存實亡,“潛規則”大行其道;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受到排擠,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如魚得水。這種風氣不糾正、不扭轉,對干部隊伍殺傷力很大。因此,應當突出選人用人的政治標準,讓那些熱衷不良政治文化的人受到懲戒、失去市場,堅決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厚黑學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狠剎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不正之風,破除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等封建糟粕,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從而使“政治水土”沙化、荒化、鹽堿化的問題得到根本治理。應不斷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緊跟時代步伐,自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適應偉大斗爭新特點,為黨內政治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使黨內政治文化始終成為引領時代發展、引領社會風尚的先進文化,進而使廣大黨員干部能及時接受先進的黨內政治文化熏陶,有效抵御不良風氣的侵蝕,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文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