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繼兩季“黃河篇”展示“黃河生態經濟帶”沿線地區人民生活的巨大變遷后,2022年的《奔跑吧》迎來“共同富裕篇”。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2年廣播電視重點節目之一,浙江衛視《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于11月4日開播,在國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向共同富裕奮進的時代節點,為觀眾呈現當代新農村的發展樣貌,介紹共同富裕的階段性成果。
本季總導演尤敏超表示,“節目組將主題主線內容和綜藝節目創作相融合,希望以娛樂化的形式呈現美麗鄉村建設取得的成效,曬出新農村建設的成績單。”
見證鄉村振興的“共富圖”
作為《奔跑吧》“特別季”系列內容,尤敏超將“共同富裕篇”視為該系列的主題創作延續,也是一次升級。
自2020年起,浙江衛視《奔跑吧》啟動了上半年“常規季”,下半年“特別季”的拍攝和排播形式。尤敏超介紹,“特別季”的主題會根據國家大政方針不斷調整。前兩季“黃河篇”以“黃河生態經濟帶”為依托,走進沿岸城市,飽覽全新面貌;“共同富裕篇”著力發掘不同地域的新農村特色,將美麗鄉村和共同富裕作為主題主線。
“相對‘黃河篇展示當地由貧向富的差異化轉變,今年的節目更像是將優等生成績單曬給觀眾,讓大家看到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推動共同富裕,給大家提供一個樣板、一個參考。”尤敏超表示,節目組在籌備之初便圍繞“如何展現共同富裕”進行深入討論,首先解決“拍什么地方,拍什么內容”等一系列問題,最終確定的拍攝方向是:該主題下的示范地和樣板地。
本季將鏡頭對準在鄉村助推共同富裕事業的先進人物,介紹高質量發展的先行經驗,通過展現浙江建德、淳安及福建三明等地的現代化農村、農業、農民面貌,以及當地新農村建設的特色,追尋新時代新農人的奮斗足跡,見證鄉村振興的“共富圖”。
在已播的節目中,觀眾跟隨節目組體驗了新安江的無人化農業種植產業、之江村的智慧醫療系統及千島湖的共同富裕事業,見證不同樣態下的新時代農村樣貌。首期節目介紹無人農業,不少觀眾通過彈幕感慨現代農業的飛速發展,暢想未來農業的美好愿景;第二期的梅城古鎮和第三期的千島湖風景,更是引得觀眾紛紛直呼要將它們“列入打卡名單”。
巧設任務展現新農村特色
尤敏超告訴《綜藝報》記者,“共同富裕篇”的拍攝地選取,其實比“黃河篇”更難。“黃河篇”有地理位置框定,自帶黃河元素,拍攝時最大的困難集中在對選取地的內容深挖;“共同富裕篇”地點選擇是全國性的,主創團隊前期需要經過大量篩選。“節目組在全國幾十個省份中,每省選擇一到兩個縣市;再由導演整合分析資料,篩選特色,最終確定拍攝地——整個過程持續了數月之久。”
但這種“主題先行”的創作方式也為后續創作“減負”:“共同富裕篇”中,拍攝地點和特色內容的確定幾乎是同步的,節目組在拍攝中,更多考慮的是如何通過任務和鏡頭,用娛樂化的形式呈現當地特色。
如首期節目中的“新農人”及第二期節目的“鄉村旅游”主題,均是當地快速發展的核心要素,節目組以此為依托,配套內容設計,分別將“水滸英雄卡”的形式和“新農人”形象展現相結合、將旅行買單和鄉村旅游相結合,讓任務主題和內容主題產生關聯和互動,實現寓教于樂的節目效果。
融合綜藝優勢? 講好中國故事
經過三季“特別季”的創作,《奔跑吧》在綜藝節目如何圍繞主題主線內容進行娛樂化呈現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如首季“黃河篇”在講述閩寧鎮故事時,采用了嘉賓代入式體驗的形式,通過不同時間節點的人物故事,呈現閩寧鎮易地搬遷后的發展。“共同富裕篇”中的福建沙縣發展故事,節目組嘗試通過游戲式包裝,“過關升級”式講述沙縣小吃從小鄉村走出福建、走向全國的過程。
尤敏超表示,美麗鄉村建設和發展背后蘊含的底蘊,通過一期節目難以深度、詳盡地解讀。因此,“共同富裕篇”選取關鍵要素和重要發展節點,在保證專業度的前提下,力圖“把一個核心內容以多種形式講透徹、說明白”,這也是本季所追求的節目效果之一。
“共同富裕篇”中,主創團隊采用尋寶探秘、競技對抗、職業體驗等形式,呈現不同拍攝地的特色農業、景區開發、職業和商業模式探索等,用戲劇化的沖突吸引觀眾,帶領觀眾領略嶄新蓬勃的鄉村面貌,講述節目中的“樣板”好在哪里,以及成為 “樣板”的歷程。
在尤敏超看來,通過節目中的任務演繹呈現美麗鄉村發展歷程,“主題主線內容的介紹可以不再是枯燥的說明文。”《奔跑吧》戶外真人秀屬性所對應的正是祖國的大好河山——走出攝影棚,讓觀眾多角度觀察國家不同領域正在發生的變化——這是此類節目進行主題主線創作的優勢所在。他認為,融合綜藝優勢,以任務環節的設置,以及對變遷歷程的拆解,能夠真正做到主題主線內容宣傳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