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文
《阿凡達2》或將再次引起影視行業對技術的關注,如裸眼3D全息技術、CINITY影院系統、VFX等
不久前,有關方面宣布進口片《阿凡達:水之道》(以下簡稱《阿凡達2》)將于12月中旬在中國內地影院上映,得到內地電影行業乃至全社會的強烈關注。該片前作于2010年在內地上映,當時內地銀幕僅有5000塊左右,《阿凡達》卻創造了13.8億元的超高票房。十三年后,內地銀幕總數是當年的十幾倍,電影行業期待著《阿凡達2》的上映,能給沉寂已久的電影市場帶來“鯰魚效應”。這種期待,基于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卡梅隆導演一以貫之的號召力。《阿凡達2》是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的一部3D科幻電影,由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凱特·溫斯萊特、楊紫瓊等主演。從《終結者》《異形續集》《真實的謊言》到電影史上曾經最賣座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卡梅隆每次都會為觀眾呈現一場意想不到的視覺盛宴。尤其是《泰坦尼克號》,永恒的愛情、逼真的特效、謎一樣的沉船,讓其贏得18.43億美元票房,奪得11項奧斯卡大獎。2010年,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全球票房超27億美元,獲得奧斯卡最佳視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三項大獎。
二是前作在中國內地市場帶來的震撼。自小迷戀科幻作品的卡梅隆,早在14年前便寫好了《阿凡達》劇本,但當時估算出的4億美元成本嚇走了所有電影公司。2005年,在確定當時的技術已經可以實現《阿凡達》的設想時,卡梅隆重新將這一計劃搬了出來,耗資5億美元,起用2000名幕后工作人員,動用4萬臺電腦處理器,最終完成這部大制作。該片只有37個真人演員,但有上千個電腦動畫角色。全片特效鏡頭數量超過3000個,只有20多個鏡頭沒有使用任何特效。
外星世界的浩大空間,怪獸猛禽的超速飛行,潘多拉山巒的奇美景色……《阿凡達》將大量色彩斑斕、雄渾壯觀的場景展現在觀眾面前,讓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該片被稱為開啟特效電影全新時代的作品。
《阿凡達》在中國內地放映后,迅速掀起觀影熱潮,很多電影院出現“一票難求”的景象。與以往大片上映不同的是,《阿凡達》幾乎贏得一邊倒的褒揚之聲。看3D版《阿凡達》成為時尚話題,強大的輿論氛圍將更多觀眾“裹挾”進電影院。有些觀眾甚至將普通、3D及IMAX 3D三種版本的《阿凡達》都看了一遍。
三是中國電影市場已有較好的硬件基礎。當年有不少電影院因為《阿凡達》的上映而匆忙升級換代放映設備。2009年10月底,國內3D電影銀幕只有476塊,短短兩個月后就達到860塊,幾乎翻了一番。有影院經理表示,盡管投資一塊3D銀幕成本不低,但只要遇到一兩部《阿凡達》這樣的大片,成本即可收回,投資回報十分可觀。《阿凡達》的上映,使3D、IMAX等專業名詞一夜之間流行起來。
現在,中國已經有了全世界最多的電影銀幕,幾乎是北美電影市場的兩倍,而且這些銀幕基本上都可以放映3D影片。如果《阿凡達2》上映時這些影院都能正常營業,票房超過前作是完全可能的。
四是裸眼看3D影片的全新體驗。看《阿凡達》時是需要戴3D眼鏡的,有媒體報道稱,《阿凡達2》很可能會帶來裸眼3D技術。這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
當年,《阿凡達》的出現,直接推動了電影技術革命,讓不少影片走向數字3D,讓觀眾有了觀影新體驗。如果《阿凡達2》真能實現裸眼看3D,或將再次引起影視行業對技術的關注,如裸眼3D全息技術、CINITY影院系統(據悉,《阿凡達2》國內上映使用中影CINITY技術)、VFX(視覺特效)等,甚至引發新一輪影視技術革命。
此外,據報道,我國有近4億近視患者,近視患者看3D電影是不太方便的,裸眼3D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這或將間接擴大觀影人群。
經過十余年發展,國產影片與進口影片在中國電影市場的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觀眾對進口影片的態度變得愈發理性。與此同時,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影市場都受到巨大沖擊。11月底,我國能正常營業的影院不到總數一半,《阿凡達2》在中國內地最終命運如何,或許還需要一定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