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蓉

萊比錫球員慶祝進球。
去年5月,在柏林進行的德國杯決賽中,萊比錫紅牛通過點球大戰擊敗弗萊堡,贏得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一座職業賽事冠軍獎杯,多年來的努力和投資終于收獲了回報。當球員們將獎杯高高舉起時,門將教練佩里·巴迪甘難掩激動情緒。
巴迪甘說:“這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我是從零開始參與建設這家俱樂部的人,有幸將獎杯交給德國足協主席,他再交給球隊。毫無疑問,那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時刻之一。榮譽不僅屬于球隊,也是俱樂部所有員工共同努力的成果。萊比錫紅牛奪冠對俱樂部所在城市,甚至整個東部地區都有重大意義。”
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為萊比錫紅牛喝彩。在德國,他們是最令人討厭的俱樂部。
2009年,紅牛公司收購德國第五級別聯賽球隊馬克蘭斯泰特,將其更名為萊比錫紅牛。在紅牛雄厚財力的支持下,這家俱樂部在短短7年內連跳4級,于2016-17賽季升入德甲。然而,此事引發了眾怒。2019年,柏林聯合在首場德甲比賽中主場對陣萊比錫,但觀眾在比賽的前15分鐘里保持沉默。4年前,在萊比錫紅牛客場挑戰德雷斯頓迪納摩的一場比賽中,甚至有人將一顆血淋淋的牛頭扔進球場。
不過,在德國東部地區,萊比錫紅牛仍然贏得了許多球迷的支持。德國媒體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約20%的東部地區球迷將萊比錫紅牛選為自己最喜愛的德甲俱樂部。
過去30年間,德國東部的職業足球水平一直相對落后。2009年至今,只有柏林聯合和萊比錫紅牛兩家俱樂部征戰德甲聯賽。德雷斯頓迪納摩自1995年后從未重返德甲,萊比錫火車頭1994年從德甲降級,如今只能混跡地區聯賽。自從柏林墻被推倒以來,基爾斯滕、薩默爾等一大批出色的球員從東德流失。

新教頭羅斯對球迷表示感謝。
萊比錫有大約60萬人口,但在這座城市方圓250公里內,人們找不到任何其他德甲俱樂部。直到上賽季,距離萊比錫150公里的馬格德堡升入德乙,萊比錫周邊才有了第一支征戰德國第二級別聯賽的球隊。隨著時間推移,當地民眾對萊比錫紅牛的支持日益增長,球隊主場紅牛競技場可容納的觀眾人數已經增長到4.5萬。
這種支持不僅來自年輕人。萊比錫紅牛可持續發展和國際發展部主任伊芙琳·霍爾德巴赫表示:“與其他德甲俱樂部相比,我們主場觀眾的平均年齡偏大,這很有趣。”
萊比錫紅牛的訓練場和青訓學院位于埃爾斯特貝肯河的另一邊,與紅牛體育場隔河相望。這里有6塊半球場,其中兩塊使用人造草坪,還有兩塊專門供一線隊訓練。如果以歐冠俱樂部的標準來看,這座訓練基地相對緊湊,俱樂部試圖用技術和創意來彌補規模的不足。
基地服務主管薩拉·阿貝介紹說,俱樂部正在建造一座新大樓,目的是開創一種新的工作方式,“訓練基地一直在不斷變化和發展”。這位已經為俱樂部工作了10年的女士還提到,俱樂部在青訓球員的宿舍墻上貼了許多“文化卡片”,鼓勵孩子們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阿貝說:“足球是一項團隊運動,球員應當勇敢和有創造力,成為其他人的榜樣。通過文化卡片,我們希望對這些孩子進行全面培養。我們是一家足球俱樂部,要為社會做貢獻。就算只是個實習生,也應當為孩子們樹立榜樣。如果不以身作則,如何讓孩子們理解正確的價值觀?在這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從一線隊到U19、U13等青訓梯隊,萊比錫紅牛所有球隊使用同一座訓練基地,鼓勵不同年齡段的球員交流和分享經驗。阿貝說:“我們跟其他俱樂部不一樣,一名14歲男孩穿過走廊時,可能遇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孩子們有機會與一線隊球員交流,請他們答疑解惑。俱樂部就像孩子們的大家庭。每年夏天,所有年齡段球員都可以坐在廚房外面的露臺上,進行很多互動。”

萊比錫球迷為球隊加油
對青訓球員的教育至關重要。阿貝表示:“我們需要現實一點。必須確保讓孩子們完成學業,這樣一來,就算無法成為職業球員,也可以從事其他工作。”
萊比錫紅牛青訓學院共設有49間球員宿舍,“所有球員都住單間,兩人共用一間浴室,我們鼓勵孩子們交流互動,意識到自己并不孤單,并且要學會體諒他人。”
按照阿貝的說法,俱樂部非常尊重青訓學院的私人空間。“他們在這里上學、交友、訓練,宿舍就像他們的客廳。我們盡量不讓外人進入,就連教練也不行,因為我們希望為他們提供家的感覺。在宿舍,這些孩子可以穿著短褲玩游戲,看電視,或者做一些其他事情,不必擔心自己會被教練突然從沙發上拉起來,要求加練。孩子們有自己的隱私,應當得到尊重。”
夏天,這里的青訓球員喜歡在中庭打籃球和網球。到了冬季,他們可以在不同的公共休息室放松心情,比如打臺球或者閱讀書籍。阿貝強調,俱樂部非常注重青訓球員的心理健康。她說:“我們有5名全職員工,專門負責照顧在俱樂部寄宿的孩子們,團隊負責人曾經是一所學校的校長。我們發現,如果心理學家跟教練組走得太近,這些孩子有時很難敞開心扉,傾訴內心煩惱。他們不想讓教練看到自己的脆弱面,擔心會被教練輕視。當他們覺得身邊的人都像家人時,往往會更愿意交流。在這支5人團隊里,每名成員的性格都不一樣,所以無論這些孩子遇到什么困難,總有人可以跟他們聊聊。”
對教育的全面投入,萊比錫紅牛不僅培養了一群優秀的足球運動員,還為其他行業輸送人才。例如,湯姆·沃倫斯坦曾經在萊比錫紅牛U19青年隊擔任守門員,后來前往耶魯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已于去年夏季畢業。俱樂部新聞官克里斯蒂安·吉迪厄斯說:“雖然他沒能成為職業球員,仍然年輕有為。”
萊比錫紅牛熱衷于使用具有創新性的技術。例如,SoccerBot 360是拉爾夫·朗尼克2017年引入青訓學院的一款模擬訓練軟件,如今仍然在使用。
U16女足青年隊教練瑪麗·赫爾曼是這個項目負責人,他解釋道:“我們已經將它完全融入了訓練計劃。青訓球員每周在這里進行一兩次早訓,給我們的反饋相當不錯。我們還設計了高分榜,孩子們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榜單頂部。”
軟件提供了一個虛擬的360度投影世界,要求球員在80平方米空間內,完成軟件設置的各種足球技術練習任務,提高他們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它還使用了一套基于攝像頭的系統,以每秒120幀的速度跟蹤球和球員,既是一款有用的訓練工具,又能讓孩子們樂在其中。
赫爾曼補充說:“我們主要訓練球員的認知和執行力,目的是使他們能夠在比賽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在我們看來,隨著足球比賽的節奏不斷加快,這兩項素質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此外,軟件還可以訓練球員的一些技術能力,比如雙腳傳球的速度。系統會鼓勵球員參與,因為彼此競爭為他們提供了強烈的訓練動力。”
與常規訓練相比,在軟件的模擬訓練場景下,記錄球員的表現也容易得多。“我們掌握著所有數據,能完全控制訓練內容。教練可以為球員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提高或降低訓練的難度。”
在萊比錫紅牛,并非所有創新都如此卓有成效。例如,俱樂部曾經設計了一條60米的室內跑道,但早已過時,不得不將它改造成一間備用健身房。阿貝說:“我們剛搬進來的時候,這兒是德國最現代化的青訓學院。我們可以追蹤記錄孩子們的跑步速度。不過隨著科技發展,如今所有孩子都能使用GPS跟蹤裝置,我們不再需要它了。”
如果創新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萊比錫紅牛往往能夠另辟蹊徑,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阿貝透露:“我們有很多員工以前從來沒有在足球領域工作過,甚至沒有踢過球。這意味著每當面臨挑戰,我們都會試圖快速解決問題,不拘泥于采用足球界的傳統方法。”
創新都是有風險的,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但霍爾德巴赫相信,俱樂部能夠適應未來的挑戰。她說:“我們是一家只有13年歷史的年輕俱樂部。這是優勢,因為我們有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為足球運動帶來新鮮想法。”
目前,萊比錫紅牛正在培養自己的電競戰隊,并傾聽當地民眾的聲音,“年輕球迷更關心可持續發展,一家俱樂部更多地參與其中,就會得到他們的支持。與其他俱樂部相比,我們希望能夠更接近年輕人的心態,鼓勵球員和球迷們積極參與環保項目。”
阿貝透露,俱樂部還在建設新的總部大樓。這座大樓投入使用時,俱樂部首席執行官會坐在員工中間,一起在開放式的辦公場所上班,而不是待在私人辦公室里。她說:“這反映了一種新的工作理念,以及我們采用獨特方式運營俱樂部的態度。”
在競技方面,萊比錫紅牛的目標是培養更多職業球員,并提拔一些優秀的青訓生進入一線隊。如果俱樂部既能持續不斷地培養年輕球員,提高球隊戰績,又積極參與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項目,那么假以時日,肯定會讓更多萊比錫人,乃至東部地區的民眾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