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濤

烏茲別克斯坦的沙漠綠洲之城希瓦,曾是古絲路重鎮,擁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建筑群,因而越來越多進入到旅游者的視野。這個冬天,國際棋聯將女子世界冠軍候選人賽的下半區比賽放在了這座有著濃郁中亞風情的千年古城。四位棋手中,等級分世界第10的譚中怡排名最低。但比賽從來不會簡單依照排名的順序,好狀態、大心臟以及扎實的準備,是譚中怡帶到希瓦的有力武器。這位31歲的前棋后在第一輪通過快棋加賽淘汰了世界第四的拉戈洛;接下來面對高居排名榜第二的戈爾亞奇金娜,前三盤全部弈和之后,譚中怡借助第四盤的先行之利掌控局面,從容贏下對局,成為下半區的優勝者。
一個月前,雷挺婕在摩納哥戰勝穆茲丘克姐妹,從上半區脫穎而出,于是,候選人賽的冠軍就將在中國棋手中產生。巧合的是,兩人還是老鄉,譚中怡生在重慶,雷挺婕來自涪陵,這個聞名于世的“榨菜之鄉”是重慶的轄區。這對同鄉姐妹之間的勝者,將在明年夏天挑戰衛冕冠軍居文君,決出新一屆棋后。無論誰贏,桂冠事實上已提前半年預留在了中國。
首位世界棋后誕生于1927年,被尊為女子國象先驅的俄國人明契克將前九屆冠軍全都收歸己有。在她之后,歷屆的奪冠者都來自蘇聯,直到1991年謝軍挑落齊布爾達尼澤,打破壟斷。當年的那場對決轟動全國,也震動了國際棋壇。從那時算起,30余年間,一共產生了19屆世界冠軍,其中的14屆是中國棋手,而且提前鎖定棋后的情況已不只一次發生。
2000年,國際棋聯首次將女子世界冠軍賽由衛冕冠軍與挑戰者的多盤對抗賽,改為64人一同參賽的淘汰制,那一次的決賽就是在謝軍和秦侃瀅之間進行,獲勝的謝軍也因此成為史上第一位在對抗賽和淘汰賽兩種賽制下都贏得棋后桂冠的棋手。
10年后,中國人會師決賽的場面重現,那次的兩位棋手有著各自特別的故事。一位是年僅16歲的侯逸凡,她被認為是小波爾加之后世界棋壇最有才華的女棋手,早在14歲就取得了世錦賽亞軍,同時創下獲得男子國際特級大師頭銜的最年輕女棋手紀錄。另一位是23歲的學生棋手阮露斐,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讀博,從學校告假前來參賽。結果,侯逸凡加冕,順手將國象史上最年輕世界冠軍紀錄攬入懷中。
2017年,譚中怡在世錦賽決賽中擊敗烏克蘭的安娜·穆茲丘克,成為中國第五位世界冠軍,轉年她迎來了同齡隊友居文君的挑戰。第三次在中國棋手之間進行的這場棋后之爭,以居文君榮登寶座而收尾,擁有世界冠軍頭銜的中國棋手數量增加到了6人。
爭奪挑戰者資格的兩位棋手以及衛冕冠軍來自同一國家,上一次發生這種情況,還要追溯到蘇聯女子國象獨步天下的年代,距今已有30多年的漫長光陰。如今,這一場景在中國重現。不過,也許因為不是熱門,也許是對中國女棋手的佳績見慣不驚,這一了不起的成就并未在國內引起特別矚目,反倒是諸多國外媒體寄予了高度評價。
仍屬小眾,也意味著金字塔的基座并不那么厚實,中國擁有國際等級分的活躍棋手數量遠不如許多歐美國家,更不要說與傳統深厚的俄羅斯相比。但是,對于“高精尖”的打造,中國國象卻頗有過人之處,在產出頂級女棋手方面更是出類拔萃。2022年12月的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國棋手在女子前十里占據四席,為各國最多,除上文所述將世界冠軍賽變成“中國賽”的三位之外,還有占據榜首位置多年的侯逸凡。
已經過去的這一年,黑白格上的中國紅閃耀在競爭更為激烈的男子賽場。尤其,丁立人在世界冠軍候選人賽上的亞軍戰績更是重要突破。現任棋王卡爾森放棄衛冕,讓丁立人獲得了與俄羅斯人涅波姆尼亞奇在今年4月爭奪新棋王的機會。屆時,中國會成為棋王與棋后同在的國度么?曾經,那是一個遙遠的夢想,而如今,人們看到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