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強

世界杯半決賽,梅西點射破門,他的世界杯進球數達到11個,連同8次助攻,參與進球數19球(11+8),追平克洛澤的16+3、羅納爾多的15+4、蓋德·穆勒的14+5和貝利的12+7,并列歷史第一;梅西自己在本屆世界杯進球數達到7球……
看到梅西這一連串的數字,我整天都有些恍惚,不知道是因為睡眠嚴重不足,還是因為被這些紀錄數字沖得腦力匱乏。過往的故事是否有這么多數據作為支撐,我不是很確定。不過貝利和馬拉多納成為兩個公認的“球王”,登頂過世界杯是決定性的因素。貝利四屆三捧杯,已經是史前神話;馬拉多納在1986年一屆封神,讓世界震撼于這樣一個個體的天才和領導力。
足球數據上,梅西在世界杯之外早就超越了這兩位球王前輩,繼續刷新數據只是錦上添花。沒有這一屆世界杯的新增數據,梅西還是梅西。
故事的講述就是如此奇妙。1986年,馬拉多納是以一己之力引領阿根廷登上巔峰的。這樣的一座豐碑,超出了各種技術數據能描繪出的現實神話。馬拉多納就是這個現實社會里的一位古希臘之神,他有著球場上的神力,但更打動人的是他豐富的七情六欲、桀驁奔放。他用足球征服了人間,也被七情六欲束縛。
很長時間,腳下無球的梅西讓人無法產生對馬拉多納那樣的親近感。他的沉默乃至冷漠也許更接近神,而不像個有血有肉的人。誰都沒想到,卡塔爾世界杯上,35歲的梅西回到了凡間,用他的足球技藝和足球智慧超脫了凡間。
在卡塔爾的梅西,有點像電影最后一集里的金剛狼,運動能力下降了,改變世界的能力反倒增強了。我們終于能接近、能有些理解他的存在了。
很多時候,用足球來詮釋這個世界,不是一句笑談。三百年來,當人類社會逐步走出中世紀,進入近代和現代化階段,歐洲和歐洲文明蔓延所至的北美一直占據著文明沖突和文明進步的中心舞臺。世界杯在92年歷史、前后7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隊參加競逐的過程中,主題一直是歐洲獨對世界其他地區。真正能挑戰歐洲的只有南美,因為南美雖然地緣距離遙遠,文化上和歐洲還是有近緣關系。
其實,圍繞這場決賽中前70分鐘,乃至前78分鐘法國隊的表現,仍然有一些疑問,即便這些疑問不足以抵消阿根廷隊主帥斯卡洛尼的杰出安排。法國的場上狀態和比賽中期之前的應對實在無精打采。賽后各種流感侵蝕以及身體狀態的說法有所流傳,更多信息可能還需要等待一些時間澄清。
不過,阿根廷的戰術應對和調整,確實是記憶中歷屆世界杯決賽里難得的經典。用迪馬利亞首發,主攻法國右路,是進攻上先發制人、布局上出人意料、用兵上幫助梅西分散壓力的一箭三雕之舉。這還只是最明顯的一處變化,更能確立起優勢的是三名中場球員德保羅、恩佐和麥卡利斯特的默契團結。
世界杯決賽過后,我還是認為實力占優的是法國。阿根廷如果兵出正路,想以弱克強,勢必只能將所有希望寄托在梅西身上,最后又會落入8年前的困境,令梅西不得不耗盡所有體能心力,去拖著全隊前進。先發制人、出奇制勝,敢于承擔足夠高的風險,這才有了阿根廷在前70分鐘占據的絕對主動。
然而法國隊主教練德尚以及手下這支潛力深不可測的隊伍實在難纏。那么長時間無狀態,乃至斗志都有些萎靡,德尚在40分鐘換上的小圖拉姆和克洛,生生將一場決賽拆解成了力量對飚的蠻力戰。在過往的戰術體系和人力安排已經無法破局時,他主動選擇將局勢打爛。不破不立,這才有了之后93秒的驚天扳平。
這一切都構成了一場經典決賽的神奇劇本。沒有斯卡洛尼的巧妙大膽先手,阿根廷難以確立明顯優勢;沒有德尚大智若愚的后手應對、掀翻棋盤的狠辣決心,不會有延續到點球大戰的激烈戰局。
為兩支球隊解決問題的正是當下之王以及未來之神。阿根廷奪冠,梅西登基,史上第三位球王,不再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