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佩佩
2022年2月15日,中國海油迎來了40歲生日。40年的奮斗歷程中,一批批愛崗敬業、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海油人,讓“敢為天下先”的奮斗姿態成為永恒。一批批海油勞模用錚錚鐵骨和英勇無畏的精神,為當代海油青年拼下了“建立起中國海洋石油工業技術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改變我國海洋石油工業落后面貌”的美譽。
經過近40年的積累,中國海油成功實踐了一條“虛心學習,核心技術從無到有”“跨越升級,從淺海走向深海”,創新驅動助力建設海洋強國的夢想道路。締造“奇跡”的背后,是對“愛國、擔當、奮斗、創新”這一海油精神新的詮釋和體現。
“扔掉洋拐杖,靠咱們自己的力量建海上平臺。”——這是2000年度全國勞動模范張美建的話。
“我的基本功還不扎實,不能上鉆臺去給中國人丟臉。”——這是2010年度全國勞動模范郝振山的話。
“不管到了什么崗位,搞勘探科研一定要從基礎做起,要坐好冷板凳中的冷板凳。”——這是2020年度全國勞動模范徐長貴的話。
有一種深情,無需血脈相連;有一種責任,無需海誓山盟。“愛國、擔當、奮斗、創新”,在每一位中國海油勞模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愛國、擔當等同于生命,奮斗、創新等同于責任。這是中國海油確保質量穩定并持續發展的“定海神針”,也是每一位員工的行為規范。
40年來,中國海油的發展之路并不平坦,靠的是一批批勞模帶領下團隊合作的拼勁、困境中不服輸的干勁,讓愛國、擔當、奮斗、創新精神永不凋零!
追尋夢想百折千回,縱有“低谷”,精神永不褪色。從中國海油每一位勞模身上,我讀懂了海油精神及其新的內涵。作為中國海油基層的一名青年黨員,我從2007年加入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到2020年3月轉崗成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剛開始從事黨建工作時,我不知道如何開展工作,出現畏難情緒。恰巧我讀到了海油勞模的故事,尤其是勞模張美建的入黨故事讓我深受啟發。
1991年,張美建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盡管他曾經寫過5次申請書,但因為長期在海上作業,受條件所限不便與陸上聯絡,在中國海油奮斗了15年后才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啥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張美建的回答很簡單:“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們這一代人乃至我們的前輩、我們的晚輩現在的美好生活。”
追逐勞模之光,做基層黨建的“石榴籽”。黨的建設是一項新的偉大工程。我要牢記使命,解決好“總開關”。我要努力增強狠抓落實本領,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的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真正做到立足崗位辦實事、立足崗位抓落實、立足崗位強奉獻,在新時代和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幸福是我們一起奮斗出來的。”2022壬寅虎年之春,中國海油迎來了40歲生日。中國海油人將以更加勇毅的擔當、更加務實的行動,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在中國藍色版圖中成為搏擊風浪的弄潮兒,在奮斗的海洋石油偉業長卷里書寫錦繡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