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婷婷
(山西六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2000)
如今,全世界都在大力呼吁節能降耗,提倡環保自然生態環境。與此同時,我國建筑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不論建筑工程數量還是建設規模都較以往實現了大幅提升。這就意味著,如果繼續采用傳統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施工技術及管理策略,不僅難以滿足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需求,更不符合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這一理念。因此,全體建筑行業管理都及相關技術人員要積極探索綠色施工管理策略,在推動建筑工程管理創新的同時,為環保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自改革開放以外,我國的社會經濟水平雖然實現了迅猛發展,但在自然生態環境方面卻付出慘痛代價。近幾年來,人們愈加認識到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與危害性。所以,全社會都在呼吁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國家環保部門為了在全社會范圍內構建起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生態化發展模式,面向各行各業出臺了一系列環保工作戰略部署。對于建筑行業而言,更是提出了多項環保要求。然而,伴隨著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以及大體量建筑工程數量的不斷增多,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又提出很多新要求與新挑戰,尤其在降低能耗、環保環境方面面臨要更高的管理要求。為了盡快滿足各項新要求,實現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全體建筑行業從業人員有必要在保證施工建設質量的基礎之上,針對原有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進行創新研究,致力于探索綠色施工管理方法,履行建筑行業和全體從業人員應盡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
由于受到先進發展理念以及高新科學技術的帶動,在整個建筑工程領域內,在短時間內便涌現大量新理念、新技術以及新材料。而這一系列新的發展與變化,需要一套較以往更加先進科學的施工管理策略為其提供支撐與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新理念、新技術以及新材料的核心優勢,推動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在開展建筑工程管理創新的過程中,最緊迫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探索綠色施工管理手段。而綠色施工管理的宗旨是就是在計劃工期內,占用最少的自然資源、以最低的環保污染取得最佳施工質量。這樣不僅滿足節能環保發展需求,還幫助企業大幅降低建筑成本,使整個建筑行業呈現更旺盛的生機與活力[1]。
綠色施工管理這一新型理念的提出,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人類與自然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因此,在針對綠色施工管理策略進行實踐探索與研究的過程中,要遵循“以人為本”原則。比如關注各種施工技術、施工材料的運用,是否會對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如果確實存在這方面隱患問題,則要在施工管理工作中防范此類問題的發生;還要面向全體施工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避免出現野蠻施工、偷工減料等現象;要考慮施工過程是否會對周邊居民的生活起居造成不便,最大限度減少噪聲污染、粉塵污染等。
在實行綠色施工管理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體現節能環保理念,力爭消耗最少的不可再生資源建造出優質建筑工程。這就需要在工程設計階段,或者在選擇建筑材料和施工技術時,利用各種新型節能環保材料、節能技術替代傳統材料與傳統技術,從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環保價值。在針對施工過程進行動態管理時,加大建筑材料、水電能源浪費現象管控力度。在開工之前,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環境污染為導向,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避免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
在構建綠色施工管理策略是,要同時滿足工程建設質量、使用壽命、工程預算控制目標、安全管理以及節能環保等多面要求,還要兼顧到業主方、施工方、監理方等各方利益,這就需要施工單位結構建設工程項目實際情況,站在全局的高度制訂一套先進合理、科學嚴謹的綠色施工管理體系。確保建筑施工過程中涉及的各方面要素得到統籌規劃,資源得到合理分配,使建筑工程和施工過程體現較強的整體和諧性[2]。
管理理念創新,是其他后續工作得到高效、有序推進的基本前提,更是主導管理創新方向的風向標。因此,要優先完成管理理念創新。對此,需要施工單位高層管理者全面了解社會發現狀和建筑行業發展動態,意識到傳統建筑施工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社會。如果沒有及時對其進行創新改革,不但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甚至可能對項目管理實踐構成嚴重阻礙。基于這一點認知,建筑企業總負責人要主動學習與建筑施工管理相關的新知識、新思維以及值得借鑒參考的成功經驗,之后,召集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結合企業現狀,從理念創新著手,探討建筑工程管理創新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展開討論之前,企業總負責人要面向全體參會人員開展宣導工作,自己所了解的行業現狀、掌握的新知識、新思想傳遞給大家。通過這一環節,使整個管理團隊成員實現管理理念上的轉變,為接下來的理念創新、制度創新做好鋪墊[3]。
①制訂綠色施工管理制度。在原有的施工管理制度基礎之上,融入與綠色施工相關的管理制度,對原有制度進行完善、優化與創新,由此建立起綠色施工管理體系。比如在施工管理制度當中,新增除塵、降噪、節能這一類綠色施工相關的管理條例。還要引進“6S”管理體系,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如圖1 所示,使整個施工現場呈現出一種井然有序的良好狀態。只有這樣,才能第一時間發現材料浪費、工具隨意丟棄、設備故障、人員擅自離崗等問題,使施工過程得到細化管理。②實施崗位責任制。在建立綠色施工管理制度的同時,要將各項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及負責人,構成一種全員參與管理的良好局面。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強全體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各項管理制度的執行效果;另一方面,督促大家按照崗位職責及崗位要求嚴格要求自己,開展自我管理。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可以直接向負責人及其主管領導進行追責,避免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現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大家建立“紅線意識”,使綠色施工制度在整個執行層面得到有效落實。③實施激勵政策。項目管理團隊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實施績效考核制度或者獎懲制度。總之,將個人工作表現、工作態度、團隊評價與其薪酬及福利待遇相掛鉤。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全體人員加強我自管理,并且協助項目負責人挖掘出那些有能力、有潛力的人才,進而重點培養,或者將其安排在適合的管理崗位上發揮出更大的個人價值,體現“以人為本”這一管理原則。④建立起監督機制。建筑工程項目要充分發揮監理人員的職能作用,使其按照監理合同約定對整個施工現場、施工過程進行全程動態監督管理。對此,項目負責人要協助監理工程師學習、領會綠色施工管理制度的相關精神,使其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開展監督管理工作,全面增強綠色施工制度的執行效果[4]。
在實施綠色施工管理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大量管理數據。針對這些數據時行統計、整理與分析,可以為管理決策提供重要參考,規避各類管理風險,幫助項目負責人做出正確的管理決策。對此,需要施工單位引進信息化管理模式,構建起信息化綠色施工管理平臺。各職能部門之間可以借助此平臺實現信息的快速傳輸,避免各部門、各崗位之間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工作上的延誤,或者出現工作上的斷層,推動綠色建筑管理制度的全面實施。另外,借助信息化平臺開展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大大減少人員工作量,甚至可以幫助企業進行人員數量上的精簡。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人員開支,還減少了人為失誤所造成的損失,使綠色施工管理朝著規范化、智能化、自動化方向邁進[5]。
綠色施工管理制訂的創建與實施,對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員的知識廣度、知識層次、專業水平、職業素養、責任意識以及適應能力均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建筑施工單位要從以下2 個方面開展人才管理創新:①提高人才引進標準。企業在招聘項目經理人,要嚴格把控人才質量關,全面考核其綜合素養,確保能夠勝任綠色施工管理工作。②做好人才培訓工作。建筑施工單位要定期面向現有項目經理人開展業務培訓,將最新的建筑行業動態、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相關實踐經驗傳遞給大家,不斷增強和提高項目經驗人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與此同時,培訓工作組織者可以引進國內外與綠色施工相關的工程案例,組織大家進行案例分析,提出個人合理化建議,以此來拓寬大家的思維與眼界,以便在工作實踐中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時,能夠提出更靈活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綠色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6]。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主要載體。尤其現代化建筑項目工程體量較大,如果能夠運用各種綠色節能環保材料替代傳統材料,必將促進建筑項目節能環保效益的大幅提升。在當前的建材市場上,存在多種可供工程設計人員、技術人員以及施工人員選擇的新材料。例如新型真空保溫板的誕生與應用,不僅可使傳統保溫板的弊端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還可以有效減少環境污染。而類似調光玻璃、吸熱玻璃等新型玻璃保溫材料也陸續得到高效利用。建筑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的建筑功能和結構形式,選擇合適的保溫材料,同時達到采光和保溫的目的。再以新型通風材料為例,有一種新型窗框可以在底部對空氣進行過濾,再將凈化之后的新鮮空氣輸入至室內。通過這種方式,既保證了室內空氣的流通性,又使室內空氣質量獲得顯著提升。此外,還可以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噪聲吸收板,在降低室內噪音的同時,促進凝結水的排泄,使溫度、濕度均獲得保障;在照明材料方面,很多新型照明材料不但照明效果更佳,還具備節能降耗的性能。在工程設計方案當中,設計人員可以提高太陽能產品的使用率,用太陽能資源代替電能應用[7]。
施工技術創新是落實綠色施工管理的重要途徑,在當前的建筑工程領域,涌現出大量先進科學的新技術與新工藝。①生態技術。例如新型屋頂保溫技術采用的是綠化、倒置式屋面等方式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環境同時達到屋頂保溫、降低能耗、緩解環境污染、控制施工成本等目的;同時,屋面綠化施工還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提高空氣流通性。②節能技術。例如在給排水系統設計中運用節能技術,勢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節能環保價值。工程設計人員還可以在方案當中設置一個雨水蓄水池,將雨水通過導流系統匯集到蓄水池當中進行沉淀,沉淀之后的雨水可以用來綠化灌溉或者小區道路清潔,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達到節約用水目的。③在建筑電氣設計環節中,暖通空調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能夠將節能技術運用到設計方案當中,勢必可以顯著增強設計方案的節能環保效果。在暖通空調設計中,需要遵守最大負荷設計原則,還要充分考慮系統運行費用和投資成本等因素,從節能角度出發探索設計思路,進行設計方案的比選,最終選擇一個既能夠有效發揮暖通空調實用價值又具有節能環保價值的最佳方案[8]。
①在某些建筑施工環節當中,會生成大量污水。如果這些污水排放方式不規范、不科學,極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針對這一問題,項目管理人員要監督作業人員嚴格遵循綠色環保作業方式,在排放污水之前,先對其進行凈化處理。當水質達標之后,方可進行排放,從源頭上控制水質污染問題的發生。②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要針對施工現場進行封閉式管理,最大限度減少揚塵擴散。當一些粉塵較在的施工作業完工后,要立即對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進行灑水降塵處理,以免大量粉塵造成空氣污染。③針對施工過程中的噪聲污染同樣要進行嚴格管控。比如在引進工程設備時,要盡量采用低聲低振動的設備,還要針對施工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切實落實好國家相關規定,避免對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過大影響。④采用正確方式處理建筑垃圾及相關廢棄物,以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⑤結合施工人員數量,選擇適合場地建造移動衛生間,并且安排專人定期對衛生間進行清潔打掃,確保施工區域及周邊環境干凈清潔[9]。
在綠色建筑施工,必然涉及大量工程機械設備的應用。由此帶來一系列管理要求,對此,需要著重做好以下3 項工作:①定期進行設備檢修。為了做好此項工作,使各項設備得到常態化、規范化管理,建議安排專人負責設備管理工作。有必要建立起設備管理臺賬,針對每一臺設備的保養時間、檢修周期、運行狀態、故障情況、維修過程進行跟蹤記錄,一方面發揮出備忘錄作用,另一方面幫助設備管理人員快速完成故障維修,避免對施工進度造成過大影響。②當設備使用完畢后,立即關閉開關,避免造成水電能源的浪費。③針對設備操作人員的資質進行例行檢查,不具備相關資質的人員一律不得擅自操控設備,以免引發故障或者安全事故[10]。
在當前的建筑域內,開展建筑工程管理創新,構建綠色施工管理模式具有較高的必要性。以此,需要全體建筑行業從業人員肩負起這份責任與使命,全力配合國家及環保部門積極推進管理創新,構建符合環保要求,有利于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