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綜合報道
多家外企代表表示,進博會已成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為各國企業經貿合作與交流提供了強大動能,中國市場未來可期,希望可以共享中國對外開放成果。
在第五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題為《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的重要致辭,強調“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對此,多家外企代表表示,進博會已成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為各國企業經貿合作與交流提供了強大動能,中國市場未來可期,希望可以共享中國對外開放成果。
在樂斯福展臺中央的玻璃柜中,矗立著“雙面美女”造型的藝術面包,“美女”身上披著由中國面點如包子、花卷和西式烘焙如吐司、牛角面包分別構成的絢麗服飾,象征著中法文化交流。
來自法國的樂斯福創立于1853年,是酵母發酵領域的領先企業。從首屆進博會起,樂斯福已連續五年參展參會,也見證了進博會五年取得的成就。樂斯福中國區總裁楊宏介紹,今年,樂斯福與國內知名的新疆美食連鎖餐飲企業耶里夏麗牽手,把新疆傳統美食“馕”和西式披薩混搭,帶來了口味獨特的“馕披薩”。這是在去年青稞面包成功的基礎上,樂斯福為中國本地特色食材和美食探索新發展的又一嘗試。
楊宏表示,進博會是一個向企業、消費者等客戶展示新產品、創新成果的絕佳機會。“通過進博會,我們直接感受到消費者的反饋,這對樂斯福深度開拓中國市場有很大幫助。”他說,進博會還提供了同潛在的大型客戶相互交流、商討合作的機會。在這里,供給和銷售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優質的大型合作、多方合作都有可能從理念變為現實。
“樂斯福集團一直十分看重中國市場,每年都持續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即使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時候也是如此。”楊宏說。進入中國40多年來,樂斯福已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并運營了4個生產基地、4個烘焙中心、6家工廠。楊宏表示,中國市場充滿活力,樂斯福將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參加進博會五年來,我們看到了進博會在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方面的作用不斷凸顯,也日益感受到這把共享機遇的‘金鑰匙’不但屬于中國,更屬于全球。”楊宏說。他還透露,樂斯福已經簽約下一屆進博會,看好在華下一個40年的發展。
適宜的地貌結構與氣候環境注定了盧旺達成為適合咖啡豆生長的國度,而咖啡也成為“千丘之國”盧旺達的支柱產業之一。
2018年,盧旺達大猩猩牌咖啡通過首屆進博會與中國消費者見面。4年來,生產該產品的盧旺達農民咖啡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在中國也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今年是大猩猩咖啡第三次參加進博會,公司帶來了根據中國消費者需求研發的新品,希望借此進一步擴大中國市場份額。
在盧旺達農民咖啡公司生產廠房,烘焙設備每天生產近9000公斤咖啡。過去,盧旺達絕大部分咖啡種植園里的農民都不知道自己種植的咖啡被收購、水洗、烘培之后去向了哪里。但如今,這種狀況正在發生改變。
“我們公司目前與4千名農民合作,其中近四成是女工。”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戴維·恩加蘭貝說。咖啡烘焙工廠拉動了當地就業,也提高了咖啡種植者的收入。
“進博會是一個促進貿易和機會共享的開放交流平臺,為盧旺達產品,尤其是咖啡豆提供了機會。”戴維表示,從參加進博會以來,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不斷增長,并發展了多家商業合作伙伴,逐漸融入國際市場。據大猩猩公司中國區負責人楊赫介紹,該公司目前每年出口到中國的咖啡約為30噸。
盧旺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表示,進博會以及線上銷售平臺的建立消除了盧旺達農民和中國消費者之間的中間商,當地咖啡豆種植戶現在每售出一包咖啡就可以多賺4美元。
在二十大報告中,戴維注意到,中國已經做好高水平開放的準備。“我相信中國將為盧旺達產品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希望中盧兩國在未來繼續擴大合作,造福兩國,實現互利共贏。”他說。
本次進博會,不少地區的中小企業首次亮相,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充滿異域風情、別具匠心的消費品的同時,也展現出它們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期待。
法國是歐盟第一大農產品生產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食品進口國,近年來,雙方在農業食品領域的貿易流動不斷增加。據了解,2021年法國對華農產品和農食產品貿易額超過63億歐元,在歐盟國家中位列第一。
今年進博會,法國農業食品館匯聚了十家法國企業和一個法國葡萄酒產區,帶來了涵蓋酒類、美食、乳制品等多種領域的產品。其中,多斐和諾芒底1905兩家法國企業均為第一次亮相。
多斐亞太區商務總監Fiona Huang介紹,多斐堅果油自2020年6月進入中國市場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我們希望借助本次進博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多斐這個品牌,同時,我們也注重打造好產品的口碑。”
諾芒底1905公司帶來了多個品類的5款草飼牛奶產品。公司中華區首席運營官馬宏宇介紹,公司產品來自世界黃金奶源地之一—諾曼底海濱牧場,是法式乳制品代表之一。他希望借助進博會的平臺尋找到更多優質合作伙伴,深耕中國市場,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高品質的法國乳制品。

法國農業食品館(法國農業食品館供圖)
“可持續、高品質、健康又美味的挪威海產備受中國市場青睞。借助進博會平臺,我相信中挪兩國間的海產貿易以及雙邊合作將進一步提升。”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表示。今年,挪威海產局首次作為組展機構,攜手八家挪威海產出口企業亮相進博會,向觀眾展示包括三文魚、青花魚、北極鱈魚、北極甜蝦和紅帝王蟹在內的高品質挪威海產。
這其中,米爾斯公司成立于1885年,是北歐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食品公司之一。“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市場,是全球矚目的焦點。”米爾斯中國區副總裁Filore Abduweil說,米爾斯公司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其產品在中國市場有著鮮明的特色,期望與中國企業開展深入合作和交流,“把優質的北極海產品送到中國千家萬戶”。
在瑞士中心的展臺前,充滿瑞士風情的巧克力、酒水、餅干吸引著眾多參觀者。瑞士中心中國區總經理施萬德介紹,今年,瑞士中心攜十幾家瑞士企業亮相進博會,其中,夢萊酒廠和黑薄荷酒廠兩家百年品牌今年剛剛進入中國市場,它們希望借此機會得到中國市場的認識。

瑞士中心自2018年起就開啟了“進博會之旅”。“我們參加進博會的首要目的是幫助瑞士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展示商品、推廣品牌,并在中國市場尋找新的商業伙伴。”施萬德說,每年進博會都在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前夕舉辦,這對品牌來說是非常好的推廣時機。他表示,進博會為企業提供推廣品牌、行業對話的絕佳機會,并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過去幾年,借助進博會,許多瑞士產品從展品變成商品,很多瑞士企業實現銷量翻番。未來,希望有更多的瑞士企業能夠通過進博會進入中國市場。
敘利亞拉姆代理公司今年首次參展,公司總裁穆罕默德·巴格達什表示,在聆聽習主席開幕式致辭后倍感欣喜。“中國領導人在講話中提到將推動各國各方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我們作為敘利亞企業非常關注‘一帶一路’倡議,也非常希望在未來有機會為中國的企業提供服務。”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全球領先的能源技術公司之一西門子能源舉辦了一系列簽約儀式。該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姚振國稱,通過進博會,西門子能源看到了未來在華發展的新機遇。他認為,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到的“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現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互利共贏,堅持經濟全球化的主張。“進博會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體現。中國在提升貿易投資合作的質量和水平、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采取的舉措為眾多國際企業增添了信心。”
法國農業食品委員會駐華首席代表李蓓表示,中國政府在過去十年為提高營商環境出臺了一系列好政策,幫助外企更快、更便捷地在中國投資、落地,把好的產品和技術帶到中國來。“2021年,法國對華出口了6200噸奶酪、5200噸黃油、4.4萬噸奶油……這些數字相比于過去都意味著很大的增長。據我了解,相當一部分(食品行業的)企業都對中國市場有新的部署,他們非常重視并看好中國這個大市場。”
來自日本的玻璃大王AGC集團是進博會的忠實擁躉,自首屆進博會以來,每一屆都積極參展。今年,AGC集團攜最新的助力自動駕駛、血液驗癌等高科技新材料亮相。集團執行董事、中國總代表上田敏裕在采訪中說:“中國組織結構健全,民眾樂于助人,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經常聽到‘與外企一起努力,一起成長’的聲音。近年來,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AGC集團在中國不但一直沒有停工,還建立了多個新工廠。這個過程中,AGC集團獲得了多方幫助,尤其是中國政府人員的支持。”
烏拉圭國家肉類協會亞洲區總經理蔡佳欣稱,“進博會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和合作的堅定決心”。據她介紹,中國自2013年起就是烏拉圭牛肉出口的主要目的國,烏拉圭國家肉類協會對于進一步投資中國肉類市場具有強烈意愿。她認為,近年來國際局勢動蕩,但中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挑戰與考驗,在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等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我們十分看好中國當前經歷的一系列變化和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