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海豐
積聚科技動能、賦予城市能量,在全面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卓越城區的前進步伐中,海曙積極把握“科技回歸都市”趨勢,不斷刷新高質量發展底色。
近年來,寧波市海曙區深入貫徹國家關于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突出創新制勝導向,以中心城區為載體,適應“科技回歸都市”新趨勢,推動城市更新、集聚創新要素,全面探索工業互聯網科創高地建設新路徑,實現技術、業態模式的融合創新。
探索科創高地極佳開發模式。探索科創高地建設開發模式,區領導掛帥成立創新街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聯合科技、資規、國投等部門協同推進科創高地規劃建設。成立由國資、研究院、科技企業參與的運營管理公司,協同推進重大創新資源導入、城區空間結構優化、多元功能業態打造,寧波智能技術研究院中試平臺、寧波阿里云創新中心、博洋郎官驛等項目建成投用,寧波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項目——甬水橋科創中心于11月底開園,盆景園、翠柏里體育生態中心等項目加速推進。加速科創高地專項政策集成,制定出臺《海曙區翠柏里創新街區扶持政策(試行)》12條政策,圍繞工業互聯網領域創新空間、創新人才、創新生態給予三方面支持。以“一體編制、專戶管理、極簡流程、平臺兌現”打通各部門政策,構建“翠柏里”專項政策兌現極簡模式,激活街區樓宇20幢、可用空間超10萬平方米,2021年街區研發投入同比增長65%,翠柏三市里數創產業創新發展區獲評省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
探索創新活動極佳組織舉措。加速創新活動矩陣化重塑,構建以BbotPark科創營、阿里賽道明星班、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工業互聯網行業寧波決賽等為品牌的工業互聯網創業活動體系。依托科技領軍人才海曙行、中芬合作交流平臺打造人才交流平臺。通過全國科技周、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動強化科學普及,吸引超3000家科技企業參與,吸引科技人才近200名,近50家創新型企業落戶該街區,形成“流量到寧波,首選是海曙”的特色優勢。
試點開展硬科技創新行動。聚焦工業互聯網科創高地建設,在全市率先制定出臺《海曙區硬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建立“卡脖子”(進口替代)技術攻關、填補國內空白技術攻關、重大科技成果承接轉化三張清單共計24項研發儲備項目。牽頭實施“流程工業智能制造基礎信息平臺工廠操作系統的研發”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突破復雜工業環境下異構設備互聯、智能工廠智能引擎研發、智能工廠全數據集成、道路病害判識及風險監控預警平臺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涌現了國內首個自主知識產權工業操作系統——SupOS等重大成果。
布局建設高水平產業技術研究院。先后引進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寧波智能技術研究院等5家產業技術研究院。在全市率先成立區委書記、區長同時擔任組長的“雙組長制”產業技術研究院工作推進小組,注重機制創新、強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引導、推動試點對接,已新建創新平臺34個、集聚高素質人才862名、承擔國家級重大技術攻關項目21個、孵化科技型企業38家,浙江省首批技術創新中心——智能工廠操作系統技術創新中心成功創建。

甬水橋科創中心
重塑區域科創平臺策源能力。以創建智能工廠操作系統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引領,布局建設工控安全靶場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等研究機構,形成智能制造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浙江省智能成型制造業創新中心、寧波市智能制造技術與高端裝備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行業平臺體系。依托省級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創建強化卓越工程師培育,引進各類工程師人才7300余名?;窘ǔ梢詣撔虏咴?、技術轉化、行業推廣為核心的平臺、人才支撐體系,提升區域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重塑區域創新發展驅動力。出臺《實施“新工網”計劃打造制造業數字化“中 心 引 擎”(2021—2023年)》,以產業集群化、應用規模化、服務標桿化為主攻方向,啟動全國工業互聯網第一區建設。布局打造全國首個工業操作系統生態產業園、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雅戈爾5G國家級試點示范智能工廠、廣新納米新材料省級智能工廠。承辦第四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引進培育藍卓工業互聯網、可之科技等估值30億元以上的準獨角獸企業,前三季度全區互聯網及軟件信息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收12.8億元,同比增長23.6%,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7.4億元,同比增長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