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云


成功者絕不給自己軟弱的借口
16歲高中畢業,河南姑娘郭婧以優異成績叩開了清華大學的大門。可是,郭婧最初的夢想是當兵。她的軍旅夢在兒時就已生根發芽。小時候,她房間的柜子里擺滿了坦克、艦艇、飛機模型,至于為什么喜歡這些,她說:“就是熱愛。”讀中學時,郭婧就特別喜歡看軍旅題材的電影和書籍。尤其電影《戰狼》《紅海行動》,再次點燃了她當兵的激情。
在大一的國防教育課上,郭婧得知可以保留學籍參軍入伍后,第一時間來到入伍宣傳登記處,領了一張入伍申請表。2018年9月,郭婧在大三時面臨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考研還是當兵,她毅然放棄保研資格,參軍入伍,成為陸軍某集團軍特戰旅的一名通訊兵。
2019年年初,郭婧迎來了人生中的又一次重要機遇。集團軍特戰旅要成立首支女子特戰隊,她知道后興奮得一夜沒怎么睡,帶頭寫自薦信報名參加。
入伍之后,得益于長期的體育特訓,郭婧不僅有良好的體能,還有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在嚴格的軍事訓練中,郭婧迎難而上,毫不退縮。在新訓骨干眼中,她是“三無”新兵:沒有困難矛盾、不會哭、不想家。在戰友們看來,郭婧幾乎什么都行,游泳、戰術、射擊……訓練檔案上,她的名字后面總是寫著“優秀”。在特戰隊選拔賽中,郭婧以新兵第一名的成績成功入選。
在第一次體能摸底考核中,郭靖以全隊第一名的3000米長跑10分36秒的成績,刷新了大家對她的認識。這里的高強度軍事訓練,比她以往的體育訓練更加艱苦。格斗、各種武器的使用、反應速度、野外生存、意志的磨煉、各種戰術的演練、鐵絲網匍匐前進、爬上十多米高的樓頂、搬輪胎,這些對大家來說,都是發生在男性特種兵身上的電視畫面,如今卻再現到這位剛毅姑娘身上。比如高空索降、泥潭匍匐、負重爬繩、快速精準射擊……這一個個嚴酷的項目,挑戰的不僅是郭婧的耐力和爆發力,還有勇于冒險和突破極限的膽量。
由于郭婧天生恐高、協調性較差,對于空中項目她并不擅長,比如攀登就是她的薄弱項目。有段時間,她甚至懷疑過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特戰隊。但在戰友的鼓勵下,她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反復練習。“既然選擇了這條賽道,咬碎牙齒也得堅持下去。”攀登訓練場上,10多米長的攀登繩,負重10多公斤,郭婧一遍遍摸索動作要領。最拼的時候,她兩天就磨破一雙手套,手掌磨出一個又一個血泡。為了克服恐懼心理,她逼著自己爬上讓不少男兵都發怵的傘降平臺,一次次縱身躍下。付出終有回報,她終于克服了恐高的心理障礙,掌握了技術要領,攻克了攀登的難關。
自從加入特戰隊,郭婧在心中一遍遍鼓勵自己:“特種部隊,特種魂;我是特種兵,什么都能干。”為了提高射擊水平,郭婧主動找到旅里一名神槍手求教。每天練習換槍瞄準的動作上百次,她拖著75公斤重的假人反復練習,后背被槍托砸得又腫又疼,手腕磨出血依然堅持。就這樣,郭婧成功拿下了一個個訓練項目,向訓練全優的目標發起沖擊。
在野外訓練任務中,郭婧同戰友們在40攝氏度的高溫下,全副武裝、緊握鋼槍,沉著應對各種實際情況,出擊時果斷而迅猛。在面對深淺莫測的河流需要牽引橫越時,郭婧發揮了水性好的優勢,自告奮勇攜帶著繩索率先游到對岸,為戰友們搭建起了繩橋,幫助她們順利過河。最終,她所在的小隊以絕對優勢取得考核第一名,戰友們紛紛說:“郭婧功不可沒!”
郭婧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人生道理:“只有咬緊牙關,才能不被淘汰。只有竭盡全力,才能實現超越。”2020年,她有幸成為女子特戰隊里唯一的義務兵教員。郭婧的拼搏精神贏得了戰友們的贊賞,姑娘們都尊稱她為“婧哥”,特戰隊也以這位清華女兵為驕傲。
2021年,郭婧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的采訪時說:“我之所以選擇成為女特種兵,就是喜歡這種手握鋼槍、保家衛國的感覺。”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