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浙江省慈溪市的錢海軍,中考失利,沒能考上高中。從慈溪市周巷職業高級中學鉗工班畢業后,他成了慈溪調峰電廠的一名電氣維修工。從那時起,他就告訴自己:無論干什么,都要用心去做,有一分熱就要發一分光。
不久,錢海軍成為一名幫居民排除用電故障的志愿者。為了給更多的居民幫上忙,他自掏腰包印了500張名片,送到居民特別是孤寡老人手中。沒過幾天,求助電話就頻繁響起。由于錢海軍兌現了便民服務名片上“馬上到,馬上修,馬上好”的承諾,他成了居民隨叫隨到的熱心人。
“修電達人”錢海軍活躍在大大小小的社區里,這讓一些人遇到與電沾邊的事,就會第一時間想到他。一次,錢海軍接到一位獨居老人的電話,說家里的電視機壞了。這可是家電維修,不在他的服務范圍之內,但他還是去了。一到現場他就傻眼了。“是那種兩根天線朝天的黑白電視機,電路是好的,就是畫面不停翻滾,這我哪兒會修啊!”可他不忍讓老人失望,扔下一句“我去請同事來”,便騎摩托車載來了一位家電維修師傅,上樓前叮囑師傅:“不要向老人收錢,我會付的。”
請外援可不是長久之計,錢海軍買了家電維修的書籍,在學中干,干中學,不到兩年,電視機、電冰箱、電磁爐、洗衣機等家電的一些常見故障,他都能“手到擒來”。“電工110”“萬能電工”的美名不脛而走。
“美名”讓錢海軍更加忙碌起來。“小錢師傅,我們家抽水馬桶堵了。”“小錢師傅,我們家門關不牢,能不能來看看?”……這些根本不在他的服務范圍,可打來電話的都是一些“空巢”老人,怎么忍心讓他們失望呢?2014年12月2日,成立兩年的“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發起了“關愛空巢老人暖心行動”,從此,錢海軍更忙碌了。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在2010年上門修過一次臺燈后,他就經常去看望老太太,幫忙買米買油,為老人送去生活上的便利。
錢海軍把孤寡老人當成親人一樣對待。一天,錢海軍給一位獨居老人換好燈泡后,發現老人肺氣腫發作,便開車把老人送到寧波東海醫院,卻被告知沒有床位。怕老人著急,錢海軍跑去找院方求助。在他的懇求下,醫院破例在心血管科加了一張床。在老人住院的27天里,錢海軍多次前去看望,還為老人請了護工。
不讓孤寡老人失望,再難也要去做,這是錢海軍對自己的要求。一天,錢海軍得知有一些老人想去首都北京看看,老人們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宜長途跋涉,苦笑著說:“想想而已。”錢海軍卻要為老人們圓夢。2017年春季的一天,在錢海軍的精心籌備下,7位年齡加起來500多歲的老人坐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由于準備工作細致周到,涉及數十項之多,比如把所有沿途公廁一一標在地圖上,老人們一路很是方便、舒心和快樂。
“暖心行動”讓錢海軍沒了節假日。2013年的除夕,錢海軍難得早早帶著妻女回周巷鎮老家,父母既高興又意外。可年夜飯第一道熱菜才上桌,電話鈴就響了。“馬上到!”一會兒,他就頂著寒風來到中興小區一位老人家里,處理電器故障。大年夜,他排除了五戶人家的電器故障,回到家時已是凌晨1點多了,家人已熟睡。他輕手輕腳地泡了包方便面,算是給自己過了個年。
把他人放在心中,志愿服務沒有止境,錢海軍還手把手地教出了幾個熟練電工,帶出了一個又一個“小錢師傅”。在他的帶動下,已有1200多人參與志愿服務,服務范圍遠達2000千米外的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更遠的西藏、四川、吉林等地。志愿服務人員的名字刻進了群眾的心坎里,不斷書寫著人間的溫情故事。
如今,志愿服務中心已開展了“千戶萬燈”“星星點燈”“暖心空巢”等多項慈善公益服務活動。他帶領團隊成員服務用戶達1.3萬余人次,受惠群體達6萬余人。在工作之余,錢海軍個人還完成了志愿服務2.5萬個小時,并帶動妻子和家人先后資助了22名貧困學子。因此,他被大家視為“比親人還親的人”。
數十年如一日,為無數家庭送上暖意,錢海軍那顆火熱的心溫暖了千萬人。2022年5月6日,中宣部授予錢海軍“時代楷模”稱號。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