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勞動面前,人人平等
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到底做過哪些“鄙事”?孟子在《萬章下》中給出了答案:“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委吏”就是倉庫保管員,“乘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羊倌。雖然都是些“鄙事”,但孔子做得很認真:糧食的進出,賬目清清楚楚,牛羊也養得肥肥壯壯的。可見,做好了“鄙事”,才能做大事,此所謂“鄙事不鄙”。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清人吳從先在《小窗自紀》中有段很有名的話:“效大用者不妨小試其才。百里奚飯牛而牛肥,卜式牧羊而羊息,其受知于秦穆公,受知于漢武帝,固皆以鄙事托基也。”“以鄙事托基”,這是我們做事的基本原則。
人固然要有雄心壯志,但也要腳踏實地。一味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從具體的“鄙事”做起,這樣的人是難成大器的。老子也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鄙事”是我們成就大事的基礎,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鄙事不鄙”,在“智造中國”的大背景下,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導職業教育,引導青少年將來做高級“藍領”,在技術工人這個領域嶄露頭角,實現人生價值,看來是正當其時。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