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力氣與運氣,從字面上理解相差很大,但運氣是“化了妝”的力氣,力氣用到極致就成了運氣。
作家二月河在回答記者關于“成功的秘訣”的提問時說:“我沒什么才氣,但運氣還算不錯,寫小說基本上是個力氣活,不信你試試,一天寫上十幾個小時,一寫二十年,怎么著也得弄點兒東西出來。”說沒才氣,那顯然是自謙;說運氣好,也不為過;說舍得下力氣,則最恰如其分。二月河的“成功秘訣”不是秘密,一個人要想做成事,就需要憑借力氣、才氣和運氣,三者缺一不可。
都說居里夫人運氣好,一生獲得兩項諾貝爾獎,殊不知她的獎都是拼盡全身力氣換來的。為了提煉純凈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在一個廢棄的棚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鍋,一鍋一鍋不停地冶煉,然后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淀、分析。居里夫人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鍋里的礦渣,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堿的點點燒痕。經過三年又九個月的提煉,他們終于從工業殘渣中分離出微量氯化鐳。正是因為付出了洪荒之力,他們才把力氣變成了運氣,摘取了諾貝爾獎的桂冠。
這個世界上,才氣是稀缺資源,永遠不會太多,運氣可遇而不可求,所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只剩下力氣了,那也千萬別泄氣。不妨看看成功人士的人生軌跡,孔子的“韋編三絕”是靠力氣,董仲舒的“三年不窺園”憑的是力氣,李白的磨杵成針,蘇秦的引錐刺股,匡衡的鑿壁偷光,魯迅的“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錢鐘書的“掃蕩清華圖書館”,范文瀾的“板凳要坐十年冷”,也都是力氣活。只要舍得下力氣,持之以恒,時間久了,功夫到了,力氣用到極致就變成了運氣。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