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河北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 邯鄲 056000)
受原材料性能以及現場應用到的施工技術影響,混凝土施工是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任何一個細微的人為操作失誤,或者后期養護工作不到位,都會增加問題發生概率。所以,施工單位相關負責人員要認識到混凝土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中重點關注裂痕多發的部位,及時修復已有裂痕,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案。施工企業要在技術規范指導下認真完成各項工作,從外觀形狀到主體結構都要予以足夠的重視,為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做出應有的貢獻。
建筑工程施工中,尤其是混凝土建設部位出現裂痕,會直接影響到主體結構的穩定性。建筑物安全性能下降,因此這種問題越來越受到施工企業的重視。針對裂縫等建筑工程施工中多發的問題,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解決措施,盡量將其危害扼殺在萌芽狀態。以免影響到整個建筑物功能的正常實現。
長久以來,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引起的結構裂縫一直困擾著各施工單位,該問題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建筑項目多屬于室外操作,影響混凝土性能的因素較多。常見的有溫度變化、水分蒸發干裂、表面沉陷、施工工藝不規范等多重因素。很多建筑工程中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結構裂痕修復不及時造成的,外觀質量變差,防水抗滲性能發生變化,影響建筑物正常使用,主體強度降低等,更有甚者會造成建筑塌陷,危及到周邊人員的生命安全。還有一些裂痕,雖然影響較小,但是如果長期得不到維修和保養,主體結構的性能也會隨著時間的衍變而發生明顯變化,一旦出現安全事故,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影響。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認真剖析混凝土結構裂痕的成因,提早防御和整治,盡量避免發生事故[1]。
材料因素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①在原材料的混合配比和應用中,由于粗骨料本身的巖石含量較多,也會加劇縫隙發生的危險。如果內部含有大量的泥漿,還會影響材料的凝結性能。骨料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在實際應用中裂痕發生概率較大。②混凝土拌制中應用到的材料,以礦渣類為主,這類水泥溶解時產生的熱能較小。水泥灰配比不合理,也是裂痕增加的重要原因。③材質發生泌水也會影響其性能分布,出現裂痕。如果原材料超出一定數量,還會降低其強度,加劇產生裂痕。
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配置對水灰比強度要求較高,其比例要符合技術要求,控制在0.25~0.39。常規狀態下水灰比的值在0.7左右。如果強度等級出現異常,在混凝土施工中,也會增加裂痕發生的概率。近些年的建筑工程中,施工單位都會適當調高水泥灰比例,會直接導致材料發生水化反應時,很多氣泡聚集在結構主體內部,降低了主體結構的防御能力。經過一段時間后,混凝土結構自重的干擾下,主體結構開裂[2]。
在同一環境下,溫度本身是不容易產生裂痕的,裂痕發生的原因多事由于內外環境的溫差造成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晝夜氣候溫差較大,加上季節交替,都會出現溫度急劇變化。正常情況下,建筑工程本身的耗時較長,如果在施工前期未充分考慮材料本身的漲縮問題,養護工作不到位,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痕。②水泥溶解中會散發大量的熱氣,主體結構內外溫差增加,也是主體結構裂痕增加的重要原因。
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的第一次養護工作發揮重要作用。混凝土本身水分蒸發較快,在干燥中溫度如果變化較快,也會使其結構表面出現裂痕。所以,隨著材料的不斷凝固和收縮,如果無法有效控制結構內外的溫度差異,材料收縮不穩定,裂痕等問題出現是不可避免的。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操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經驗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炷琳駬v工藝非常關鍵,如果在實際操作中,員工的操作出現失誤,工藝未達到相關技術規范,會影響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整個混凝土結構穩定性變差,埋下安全隱患。
在原材料的輸送過程中,混凝土分層或者離析也是常見的干擾模式。需要對材料進行二次拌和,并根據要求進行測試。如果斜率結果不符合要求,也會在結構周邊出現裂痕。此外,后期針對材料養護選擇的施工工藝也發揮著關鍵影響,正常情況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在周邊覆蓋草席或者布袋等,以防表皮干裂。如果養護工藝不合規,混凝土表面會出現裂縫。
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措施如下。①需要在技術文件以及結構規范的指導下,選擇型號規格適宜的原材料。而水泥作為混合料的一種,其強度等級必須達到施工標準。實際應用中,盡量控制水泥的收縮性能,選擇收縮率較低的水泥,做好相關配比工作。正常情況下,水泥需要略高于混凝土一個等級,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達到質量要求。②施工中應用到的骨料等級要嚴格控制。粗骨料的確定,要嚴格控制內部片狀石子所占的比例,骨料直徑的大小以及含泥量要滿足使用要求。如果周邊環境的溫度相對較高,則需要在周邊灑水來幫助骨料降溫。③對于整個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工作人員要在技術規范指導下,根據現場施工要求,科學搭配,合理選材。同時要提高對后續工作的重視,制定完整的養護措施,進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整體水平[3]。
要想盡可能降低混凝土結構本身發生開裂,必須對其內部成分的含量展開深入的調查,確保原材料的性能以及標準符合工程建設要求,同時還會起到一定的抗裂效果。在整個工程實施階段,員工要提高認識,合理控制混合料中的不同成分含量多少。在具體應用中,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所占比例要根據現場使用技術規范,周邊環境的變化和試驗報告結果而確定。確?;旌隙傻幕炷敛牧媳旧淼某休d能力達到技術要求,盡量減少后期維護工作,有效避免裂痕發生。
整個混合物的配置階段,需要嚴格控制水灰配比,選用性能優良的石料,嚴格控制骨料含量,盡量減少結構孔隙。注漿調和工作的開展,需要通過模板以及底板等輔助下完成。當發現結構有凝固傾向時,應該控制好時間展開復壓,該項工作要在結構完成凝固前完成,提高真難題的韌性和穩定性。盡量避免結構的形狀發生改變,如果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痕,則需應用抹面工藝來完成,還要做好表層的保濕操作。
整個混凝土施工工作的開展,必須嚴格按照行業規定的材料配比工藝嚴格控制整個工作環節。此外,在混凝土的配比中,需要按照氣候變化及時調整。比如,當地氣溫較低時,為了防止凍裂事件發生,可根據材料的多少,在其中加入適量的防凍試劑。
在混凝土澆筑中,要嚴格控制周邊的溫度變化,以免給工程質量帶來不必要的影響,避免裂痕出現。在具體應用中,可借助一些保溫建材來加強質量管控,將溫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據以往裂痕的成因而言,混合材料本身的含水量過高,也是混凝土出現裂痕的主要原因。水分的控制,也是減少裂痕的重要原因。在各種材料的選擇搭配中,要控制好水泥中的水分含量,避免在溶解中熱量增加結構內外溫差,出現裂痕。在混凝土注漿施工中,如果無法有效控制材料的溫度,材料本身散發熱量而快速膨脹,溫度驟升驟降都會影響到材料的性變,結構表面出現裂縫??稍谄渲谢烊氡鶋K,來調節模具內部的溫度。此外,還可以通過冷藏來降低溫度,但是在其體積允許的情況下[4]。
可在建筑工程中安裝冷水循環體系,根據建設要求來有效調控內部溫度。在原材料的混合配置階段,材料本身會釋放一定的熱量。受這部分能源影響,原材料拌制,要保證其內部水分含量合理??赏ㄟ^冷水注入來起到降溫的作用。這種操作可有效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結構表面出現裂痕,達成溫度調控的目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在保證建筑質量安全的基礎上,科學調控施工質量。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結構頂部有裂痕,要選擇適宜的位置做好絕緣處理。選擇絕緣材料要根據要求,保證性能和水分含量合理性。特別是建筑項目施工中,必須要達到使用標準。當整個建筑物的屋頂完成施工后,可通過增加絕緣層數量的方式,提高其性能,并做好隔離措施。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受氣內部壓力擴張影響,也會導致結構出現裂痕。材料內部的毛細管一張一縮,一旦收縮范圍超出混凝土自身的承受能力,結構發生脆變,就會出現裂痕。所以,要從混凝土內部的收縮力控制來降低裂痕發生的概率。①要控制材料內部的水分含量,以免在干燥過程中水分蒸發過多,影響其穩定性。②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原材料,受品牌和參數影響,混凝土結構本身產生裂痕的干擾因素也存在差異。作為項目施工方,要根據以往工程建設經驗,盡量選擇性價比高的原材料。
3.5.1 規范混凝土澆筑工藝
在建筑工程質量中,混凝土澆筑工藝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必須要在技術規范指導下有序完成各道工序。首先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提高對質量管控的認識,加大監管力度,保證工程順利實施。為了降低裂痕等問題發生的原因,工作人員要在一次澆筑環節把控好實際高度,盡量避免體積不合理影響結構穩定。根據澆筑工作的實際情況,當主體結構的體積超過一定規模時,必須要在行業規范指導下,提前做好裂痕防御措施,嚴格控制結構收縮出現裂痕。整個建筑工程澆筑任務完工后,振搗操作是否規范也是后期裂痕成因的重要決定因素,必須嚴格控制時間和速度。模具拆除前,需要提前調查好氣候變化,溫度符合要求時,方可實施拆模作業。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通過日常的監管工作,進一步掌控全部信息[5]。比如施工中材料的使用量,振搗操作的時間控制,原材料輸送中所用時長,施工縫是否合理。按照原料的泌水要求,需要在徹底凝結時完成二次抹壓。此外,還要保證混凝土強度以及周邊環境在正常范圍內,根據周邊環境來調控擴散應力。
3.5.2 振搗施工控制
在混凝土振搗作業中,需要根據工藝要求,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的完成。振搗棒的插拔工作要循序漸進,緩慢插入和拔出,以免在施工中破壞其內部結構。根據振搗規范要求,在上層結構的振搗施工中,需要保證振搗棒進入到下層至少5cm,進而提高其性能,避免出現裂痕。振搗工藝實施過程中,加強監管,避免出現沉降。此外,還要控制好結構內部中存在的氣泡,混凝土表面泛漿應立即停止振搗操作,以免操作過度。振搗設備在工作時,要控制好模板間距,距離值要大于半徑的1/2,不得觸碰周邊已有預埋件。如果施工部位不適合應用振搗裝置,可由人工完成搗實工作。嚴格控制其內部間距,要在半徑1.5倍以下,嚴禁出現漏振[6]。
混凝土本身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要嚴格控制其內外溫度,做好保溫措施。針對混凝土結構的養護,施工單位要加大監管力度,保證溫差在合理范圍內變化。已成型的混凝土建設項目需要隨時關注并調整溫差值,通過其應力調控避免溫度快速下降,可以有效增加整體結構的強度值。即便在惡劣的天氣,比如降雨或者降雪時,還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做好防雨措施,降低干擾。此外,工作人員還要隨時關注場地的積水是否及時排出,以免流入低洼地勢,影響工程順利開展。
隨著郊區城鎮化建設改革的不斷加速,建筑工程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增加。建筑工程出現質量問題,不僅會影響到人們的視覺感官,還會危及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是不容小覷的問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參建方要就這種現象展開深入探討,確定最佳解決方案。從源頭上加強管控,避免裂縫惡化,不斷提升我國現階段的工程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