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賓
(聊城市市政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山東聊城 252000)
市政照明工程之中,路燈的應用效果能夠對城市生活質量產生重要影響,不僅是現代城市居民夜生活的動力之一,也是夜間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與此同時,當代人民群眾對于生活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市政工程方面,不僅需要強化應用效果,還需提升美觀程度,同時需要節能和環保,且節能環保相關問題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路燈作為需要對電能大量消耗的市政工程設施之一,有必要跟隨時代發展進行合理更新,以能夠在滿足應用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綠色照明”。由此可見,針對市政照明工程中路燈的安裝技術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對燈具進行選擇時,應以高效、優質為基礎要求,既能夠提升燈光的利用率,又可避免出現燈光刺眼的情況,而對燈光利用率進行決定的因素,即為燈具利用系數,所以,需要針對路面的寬度、燈具的高度、仰角的大小以及控光能力等各個方面進行充分考慮,各類型燈具的安裝標準分別如下。
1.1.1 截光型燈具
截光型燈具的90°最大允許光強為10cd/1000lm,最大光強范圍是0°~65°,能夠體現出炫光輕微、不刺眼的優勢,但是照明范圍相對較小,周邊較為昏暗,通常應用于主干路以及快速路之中[1]。
1.1.2 半截光型燈具
半截光型燈具的90°最大允許光強為50cd/1000lm,最大光強范圍是0°~75°,眩光程度適宜,照明范圍較大,具有較高的實用性,通常應用于次干路以及支路之中。
1.1.3 非截光型燈具
非截光型燈具的90°最大允許光強為1000cd/1000lm,雖然照明效果極佳,但是眩光強,易導致人眼受到較強的刺激,通常應用于車流量較小的區域或是景區。
(1)布燈間距。在能夠滿足相關規定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盡量提升燈具的安裝高度,由此,安裝間距可以適當增加。
(2)布燈方式。布燈方式包括3種,分別是“單側布置”“雙側布置”“雙側交錯布置”以及“中心對稱布置”,應以路面斷面形式為基礎進行合理選擇。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應用單側布置的模式,道路有效的寬度有效,為道路實際寬度與懸挑長度之間的差值,如果應用中心對稱布置的形式,道路有效的寬度與其實際寬度相等。所以,可以根據燈桿高度等參數對路燈平均照明度進行計算,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合理的設計與安裝[2]。
(3)照明美觀。開展安裝工作時,應選擇燈桿中間的位置安裝燈具,且通常使用三相電,因為該供電模式更有利于保持三相平衡,在條件相同時,電纜界面更小,所以其中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數。
線路設計工作屬于路燈安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過程中需要對電壓供給、線路損耗等各方面問題進行綜合考慮,以保障供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通常情況下,額定的電壓值應該上浮至少5%。并且,應該根據燈具實際的照明效果以及車流量合理控制路燈的亮燈數量。
在開展路燈安裝工作以前,應該完善以下準備工作。①全面掌握施工圖紙內容,明確設計要求和安裝要求。②配合土建工作開展各項預設工作及預埋工作,保障工作過程中的尺寸及位置均與相關要求相符合。③將各項設備和器材運輸至施工現場之后,應立即開展檢查工作,確認相關文件齊全,且規格型號與設計要求相符合,在施工過程中應用的各項安全技術,也必須與現行規范相符合。④各項材料和器具準備完善。⑤全面落實技術交底工作。⑥細致學習相關規范,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落實[3]。
1.5.1 燈具定位
將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與設計方案相結合,對相鄰燈具之間的距離進行合理控制,以明確路燈安裝位置,同時還需合理梳理管線以及各項相關專業之間的關聯性,必要時還應采用開挖坑槽的形式,保障管線分布的合理性,且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置排水設施,同時注意合理開展測量工作,以避免出現欠挖或是超挖等不良情況。
1.5.2 挖溝和埋管
必須嚴格根據圖紙內容對電纜管相應的預埋溝進行開挖,且完成開挖工作以后,應及時針對其開展檢驗工作,確認檢驗合格,方可預埋電纜管。
1.5.3 測量定位
根據監理方指出的各個控制點,對施工現場的控制點進行合理調整,并借助全站儀測試基礎位置,再借助水準儀對地面標高進行測量,即完成基礎定位工作。之后還需針對基礎定位工作進行復核,確認定位無誤,則可開始進行護樁的設置工作。
1.5.4 基礎開挖
開挖基坑的過程中需要應用挖土機,首先根據施工圖紙進行大概的開挖,再根據其中的細節內容,對基坑實施適當的修邊等操作,但是如果其中出現超挖的情況,不可使用開挖產生的土料直接回填,而是應該選擇級配碎石作為回填料,將基坑回填到與設計值相符合的狀態,之后開展檢測工作,檢測結果應該與各項相關標準相符合。
1.5.5 鋼筋、預埋件以及模板的安裝
對鋼筋以及任何預埋件進行安裝時,均應根據相關規范提出的要求進行操作,且安裝工作完成以后,應該以驗收標準為依據,開展全面的驗收工作,保障骨架尺寸、距離、垂直度等參數均能夠與相關標準完全符合。模板應該主要使用木質模板或是組合鋼模板,其幾何尺寸應該完全符合設計要求,還需針對其實施合理的加工處理,以促使其穩定性以及剛度均得到提升,也就可以避免在開展澆筑施工時引起脹模或是跑模等不良情況[4]。
1.5.6 基礎澆筑
開展基礎澆筑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采用分層澆筑的形式,并保持澆筑對稱的狀態,每一層厚度應為25~30cm,同時還應注意進行適宜的插入振搗,在完成澆筑工作之后,直至混凝土的強度上升至最低為2.5MPa時,方可將模板拆除。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時,應采用細流水的形式進行均勻澆養,并進行覆蓋保濕。養護工作應該持續至少7d。
1.5.7 基礎回填
在基礎混凝土強度與設計要求相符合之后,即可開展基礎回填工作,施工過程中,應該避免與基礎已經成型的部分發生碰撞并導致損壞,且應盡可能保障基礎的對稱性,同時分層開展回填工作,在借助沖擊夯進行壓實。
1.5.8 燈桿安裝
必須在風力為4級以下的環境中開展工作。使用專用鎖扣以及吊車控制吊點,使用硬砂漿或是薄鋼板進行找平,通過錘球法找正,之后安裝地腳螺栓。在針對同一條道路開展安裝工作時,各路燈的高度、方向以及仰角均應完全一致,基礎開挖過程中,各項參數均應與設計要求相符合,混凝土至少應為C25,基礎坑電纜護管應從正中心位置穿出,且應比基礎平面更高,高處幅度應為30~50cm,且開展澆筑施工之前,應首先進行排水操作。在對燈具進行安裝時,可以將燈臂作為縱向中心線的設置標準,將地面作為橫向水平線的設置標準,緊固之后還應針對其豎直和平行情況進行目測,不可出現傾斜情況。對燈頭進行固定時,如果燈頭為可調燈頭,則可直接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調整,在接線時,燈盤、燈臂以及燈桿均不可出現線路,且穿線孔以及管道的孔位均應保持平滑,還需使用絕緣套管進行包扎,包扎長度應至少為200mm。
1.5.9 敷設電纜
電纜型號必須與設計要求相符合,無機械損傷,且需整齊排列,完全半徑、間隔距離等均符合規范要求,接頭處完好,相關的標識牌內完善。在進行電纜敷設工作時,應首先對敷設溝開展全面檢查,其中不可存在垃圾、雜物等,保護管的連接工作與防腐工作應該按照規定合理開展。完成電纜敷設工作以后,還需進行絕緣試驗,絕緣表顯示絕緣情況與要求符合,即可進入下一工作環節[5]。
1.5.10 安裝設備
在材料進場時,應該開箱檢驗,確認檢驗合格,方可進行安裝工作。同時,要求箱中資料必須全面且準確,配電箱或是配電柜漆層完好,固定電器時,應針對支架進行刷漆處理,各閉鎖裝置動作也應完全處于可靠狀態。
在開展路的安裝施工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守施工順序,保持燈桿外觀平直,燈具朝向一致且角度完全相同,不可破壞防銹層,且電纜線接頭的位置應進行妥善固定,保持其處于絕緣和防水的狀態,不可輕易進行暴露,同時需要注意根據內外弧的長度對燈桿距離進行適當調整,特別是在進行吊裝工作時,必須保障往來行人及車輛的安全。
路燈的安裝過程需要與土建施工進行全面配合,開展焊接作業時,應注意進行合理隔離,以避免出現燒壞周邊物品的情況,對電器進行安裝時,應保持燈具有序擺放,且擺放狀態應較為穩固,搬運時燈具時應注意輕拿輕放,避免燈具出現磕碰情況并發生損壞。在完成安裝工作之后,不可進行二次噴漆,且應注意始終保持各項器具的潔凈。完成線路的敷設工作以后,同樣不可以進行二次噴涂,否則有可能導致導線受到污染,且在綠化帶之中開展施工工作時,應注意對植物進行合理保護,同時盡量避免擴大作業范圍,在完成施工工作之后,還應及時恢復被破壞的植物[6]。
針對路燈的建設工作和管理工作實施統一的規劃,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合理制定工作標準,以促使路燈設施在整體上能夠體現出更加顯著的美觀性以及和諧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建設和管理工作不可盲目開展,而是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態、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城市整體布局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保障路燈的建設及管理能夠與城市整體外觀和道路交通需求等多個方面完全協調,并可起到保障人民群眾生活、保障交通運輸安全、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的城市或是小城鎮之中,開展路燈建設管理工作,需要重視路燈規格及顏色的合理選擇,并盡量提升其中的經濟性和實用性,而對于大城市來說,路燈的選擇則可更加注重美觀性,以起到美化道路和城市的作用。另外,在開展路燈建設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路燈分布情況進行全面明確,并注意確定主管部門,以能夠為路燈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在路燈監管工作之中,路燈的管理工作以及維護工作均占據重要地位,若能夠對以上兩項工作進行持續完善,則可有效避免出現路燈被盜或是維修不及時等不良情況,所以有必要對相關的監管方法進行持續優化,使監管過程更加嚴密且有效,也就能夠對路燈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及維護。與此同時,當前我國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所以可以逐漸擴大遠程監控系統的應用范圍,并以此取代傳統的群眾舉報模式和人工巡查模式,也就可以提升監管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還可避免出現路燈損壞不能及時維修的情況。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僅需借助計算機對監控系統進行應用,即可全面掌握城市中各處路燈的實際情況,還可實時掌握犯罪分子的個人資料,使盜竊路燈的不法行為得到有力打擊[7]。
只有對多頭管理這一不良現象進行有效解決,才能夠促使路燈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和合理化,也就能夠切實提升路燈管理工作及維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當前需要實現的是,路燈管理工作之中權力、責任以及利益3個方面的統一,所以需要政府相關部門針對路燈管理工作的內容、責任、力度進行充分明確,提升各相關管理部門的責任感,并使各部門之間具有更加良好的工作協調性。另外,各管理部門還應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以保障其中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有效解決。一般來說,政府方面可以采用“劃給地方”的形式進行管理,而對于小區路燈來說,則可由開發商進行管理。
在市政照明工程之中,路燈的安裝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且當前路燈燈具種類及安裝技術越來越呈現出多樣性特點,所以需要對相關資源進行合理且充分的應用,在施工過程中完善各個方面工作,同時注意合理處理細節,且還需對管理及維護措施進行優化,以促使市政照明工程中路燈安裝技術的應用效果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