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花葵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54)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巖土工程也在廣泛推進,隨著技術更新改革,巖土工程的施工技術也需要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巖土工程自身規模逐步擴大,其建設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在建設中也容易引發地質災害。為了確保巖土工程作用在工程建設中的順利發揮,需要有效地防治巖土工程所引發的地質災害,減少經濟損失。本文探究了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以及對其進行有效防治的重要價值,探究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的策略,為城市建設發展提供參考。
常見的地質災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表變性等多種問題。①滑坡?;轮傅氖窃趲r土沒有得到及時加固及處理的情況下,斜坡結構會發生問題,從而引發巖土在斜坡的表面下滑問題。②泥石流。泥石流是洪流的一種形式,在強降雨天氣下,斜坡上的巖土結構會受到雨水的沖刷,攜帶大量的泥沙,并從高處向下傾斜,泥石流的大規模產生,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一些高發地區,地質工程需要進行強化處理,甚至在坡底的居民需要盡快撤離[1]。③崩塌。一些坡度較陡的地區,其巖土的根部并沒有穩定的支撐,整體的穩固性較低,從而引發坡體結構整體向下翻滾的問題。④地表發生變形。如果地表的巖土結構出現了不均勻沉降或者是結構開裂問題,那地表就出現了變性問題。綜合我國各地區的地質災害來看,大中型規模的地質災害與巖土工程的建設存在著直接的聯系。
在工程建設中,為了確保工程地基的設計符合要求,需要從承載力、剛度、強度等多個方面來進行綜合檢查。因此在施工之前須開展巖土工程調研,針對巖土結構進行挖掘加固,保證工程的基礎條件符合要求,確保工程的安全施工。但巖土工程施工可能會引發地質災害,尤其是在人為因素或自然條件影響下,地質災害得發生會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引發人員傷亡的問題,只有針對地質災害問題進行及時處理,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才能夠確保工程順利開展。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快速增長,各個地區的建筑工程規模不斷擴大,工程施工越來越多,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也在不斷上漲,這對于社會的穩定產生了嚴重的威脅。巖土工程引起的突發地質災害,往往會對工程所在地產生嚴重破壞。只有保證巖土工程的順利開展,減少其中所存在的風險,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才能夠保障當地穩定發展。因此,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借助于先進的防治理念及防治技術,確保災害防治的方案得到充分落實。
根據巖土工程的實際建設,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引發的原因分為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兩種類型。
(1)人為因素。人為因素對巖土工程自然災害的發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地質挖掘過程中,由于加固工作不到位或挖掘方式的不科學、不合理,導致地質條件受到了嚴重破壞[2]。例如,一些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會進行大量的礦產挖掘以及頻繁的樹木砍伐,導致當地地質環境穩定性受到破壞。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則容易引發當地的泥石流、山洪以及滑坡等。在開發過程中,大規模的挖掘不僅會導致當地地質環境遭到破壞,容易引發巖土滾落、松動等多種問題,使得工程的建設受到了影響,在后期建設中還會引發其他地質災害。
(2)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是在人為條件下所產生的,但自然因素通常與工程所在地的氣候條件、地質條件及水文條件存在著直接的聯系。從地質條件來進行分析,在當地地形落差較大的情況下,往往存在著不規律的運動,條件較為復雜,十分容易產生地質災害,無法滿足巖土工程的施工要求。同時氣候條件和水文條件也會引發地質災害,例如一些地區的發生強降雨時,在雨水的沖刷下,很容易引發大規模的滑坡、泥石流。自然條件下的地質災害雖然無法進行有效控制,但是可以進行預防,因此在進行巖土工程建設時,必須要針對當地地質災害問題進行有效預防。
綜合地質災害的兩種因素來看,人為因素所引發的地質災害經濟損失較大,涉及范圍廣,發生的速度也相對較快。從經濟損失來看,自然因素所引發的地質災害包括地震、泥石流等,其經濟損失與人為因素所引發的后果相比相對較小;由于人為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的地質災害,本身會存在于人口聚集區域,對于當地的施工人員及普通群眾都會造成嚴重的威脅。從地質災害的波及范圍來看,自然條件下產生大規模地質災害需要有一定影響因素且距離人口聚集地較遠,所以波及范圍較小;人為因素影響下所引發的地質災害往往發生在人口集聚地及其周邊地區,因此波及范圍更加廣泛。從誘發的速度來看,在自然條件下,自然災害產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在這一過程中,地質環境的變化相對緩慢,甚至可以進行有效預測。但是在人為因素干擾下,區域構造運動速度加快,引發的地質災害后果無法進行有效的預測。
我國地形類型豐富、地質條件較為復雜[3]。在人口不斷增多的背景下,需要不斷地挖掘地質資源,這就導致了地質災害的產生。通過調查顯示,眾多地質災害是在人為因素下所引發的。巖土工程的建設導致該地區的地質構造發生了明顯變化,降低了巖體的穩定性,從而引發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多種不同的地質災害,且在人為因素影響下地質災害的經濟損失比例較高。探索預防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有效方式,是眾多企業在實際發展中必須要重視的課題。當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問題得到了重視,各企業也開始引入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防治手段。
隨著社會的發展,巖土工程建設工工作的數量不斷增多,眾多企業也開始參與巖土工程工作,這就使得巖土工程建設工作的競爭日益激烈。一些企業在發展中重視自身的經濟利益,卻忽視了工程的安全防治,導致在實際建設的一些巖土工程缺乏有效的防護措施、加固措施,從而使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在進行巖土工程加固時,需要強化保護力度,為巖土工程的后續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確保巖土工程地質災害得到深入研究以及良好防范,在施工中需要強化安全保護工作,確保巖土工程災害發生的原因得到深入研究,從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對于整個工程造成的不利影響。
在社會生產中,科學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促進整體生產水平的提升,因此針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進行有效防治時,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加強防范巖土工程地質災害新技術、新手段的研究,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網絡設備,針對建筑物所在地區的地質環境、自然環境以及建筑物狀況進行實時監測,才能夠有效減少地質災害發生后對于群眾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在地質災害防治時,需要成立專門的部門,由專業的地質災害防治人員來引進先進的防治技術、施工技術,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才能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
通過實際研究發現,在巖土工程實際推進過程中一些地質災害的產生是具有征兆的,結合先進技術設備來進行監測,可以有效的預防。因此在具體施工中需要引進大數據技術、信息監測技術來為巖土工程的順利推進進行有效的安全保障[4]。
為了確保巖土工程施工中地質條件不被破壞,需要進行植被的有效覆蓋。植被是進行水土穩固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門需要進行積極的主導,通過封山育林等多種措施來逐步擴大植被的面積。同時在現有條件下針對已有的植被環境進行有效保護,避免在實際生產中出現的亂砍濫伐等問題而導致水土不穩固。生物防治工作需要相關部門在施工之前進行充分調查,并結合植樹造林及種草護坡等措施來進行有效防治,這可以達到良好的保護效果,同時實現長時間的有效維護。生物防治工作的投資相對較少,應用的范圍較為廣泛,在生物自身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功效下,可以保證生態平衡,有效地解決巖土工程中存在的環境問題。因此在減少地質災害發生工作中,必須要強化生物防治工作的價值。
在地質災害防治中采取合理的避讓措施,指的是如果發現存在誘發地質災害的條件,則可以進行短暫暫停施工,進行工程設備的適當轉移,從而避免地質災害發生之后所引發的生命財產損失。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異常的天氣或者是地質運動則可以進行停止施工,后期條件轉變之后則進行工程的填補及加固,使得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得到提升。
強化調研與工程設計是在施工之前針對地質災害工程的設計進行完善,充分評估當地的地質條件,從而為地質災害的防治作好充足準備,設置有效的穩定措施。在工程施工之前,管理人員需要了解施工技術以及施工行為并進行有效規范,通過監管部門的強化監督來保證施工人員規范自身的施工行為。在實際施工中也需要及時地進行巡查,了解當地是否存在誘發地質災害的因素,及時的進行排除。
在具體設計工作中需要了解自然條件下水的分布狀態,牢牢掌握地下水的狀態。巖土工程設計人員必須要了解自地下水的分布,對于工程的基礎以及建筑物完成之后的狀態都有直接的影響,因此了解地下水狀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防止地質災害的產生。另外充分了解地層結構也是十分必要的,設計人員需要了解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分布以及巖土的成分,對其進行全面評價之后,針對后期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來做好應急處理方案。在具體勘察過程中也需要充分了解地質環境,通過相關資料的分析,來了解地質災害后期發生的可能性,并進行有效的預防[5]。
根據某建筑工程施工可以得知,該建筑在粵西的石灰巖地區,氣候相對溫和、溶洞發育明顯,地面會產生塌陷事故。通過勘測之后,該地段存在著具有規模的土洞,存在著安全隱患,對于商住樓區的安全產生了一定威脅。在具體施工中,針對該建筑工程采取了強制管理措施,針對防治的責任進行了明確劃分,并了解該地區巖土工程施工的節點。如果在施工中發現過度施工、盲目進行等問題,則需要通過倒查機制來尋找項目負責人。另外,在施工中也確定了標準化管理機制,針對原圖工程的施工流程進行了規范,并按照環境保護要求進行有序施工,提升整體的保護意識。如在后期發現問題,則需要進行教育,甚至會進行罰款處理。強化現場的監督工程,構建良好的監督機制,通過同級監督、下屬監督等多種不同方式。保證巖土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性、有序性。
在具體施工中,該建筑工程的主要領導針對土洞等多種問題進行專業的技術分析,并從人才管理的角度出發,對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進行了全方面教育,定期開展安全培訓,培養管理人員的現場指揮調度能力,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地質環境,并進行系統化設計,從而有效的降低地質災害的發生概率。在具體施工中也進行了環保思想的培養,提升作業人員的環保意識,針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行有效保護,避免出現過度開發的問題。此外,結合當地的地質條件建立了精細化施工體系。這一工程較為龐大,對于施工環節、施工設備進行了量化管理,并分析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問題,實時了解施工的進度及機械設備和技術的使用狀況,通過質量評價來確保土洞的量化管理。尤其是在實際施工中,垃圾統一回收處理的方式,降低對周圍自然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對于自然資源的利用率越來越高,但是在不合理開采下也產生了嚴重的破壞,由此引發了地質災害問題。因此針對巖土工程施工遇到的地質災害問題進行積極探討,并探究良好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質災害發生及其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巖土地質災害的發生率較高,影響較大,在工程建設中強化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建筑施工中需要針對建設中的行為進行規范,了解施工中存在的異常情況,從而及時的做好應對措施,避免地質災害所造成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