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鑫 馮亞仁 丁雅梔 柳直
俄羅斯總統普京指示俄軍自1月6日12時至1月7日24時在特別軍事行動區整個接觸線上實施停火,同時呼吁烏克蘭方面也實施停火。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拒絕,且質疑俄方動機。俄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波利揚斯基駁斥稱,基輔政權愿意為了西方的地緣政治游戲而犧牲自己的人民和國家。與此同時,美西方則持續“拱火”,宣布將向烏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和步兵戰車等武器裝備: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5日警告稱,帶有“錯石”高超音速導彈的“新年大禮”將靠近北約國家海岸。德國《商報》列出可能影響俄烏沖突走向的6個因素,分別是彈藥補給、美國參與程度、歐洲能源危機嚴重程度、烏克蘭民心士氣、俄羅斯國內政治穩定性,以及烏克蘭能否獲得足夠的坦克。
各方就“停火”反應不一
俄總統網站顯示,普京5日指示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要求俄軍從莫斯科時間6日12時至7日24時沿俄烏兩軍接觸線實施停火。普京表示,此舉是為回應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的停火建議。他同時呼吁烏克蘭方面也實施停火,以給予信教者在東正教圣誕節期間進行宗教活動的機會。1月7日是東正教圣誕節。俄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5日早些時候呼吁沖突各方在節日期間停火。2022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為了允許平民撤離或其他人道主義的考慮,俄羅斯曾多次下令在當地實行有限的停火,但5日的停火命令是普京第一次指示軍隊在烏全境停火。
對于普京的呼吁,烏克蘭方面并不買賬。澤連斯基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視頻講話稱,不認為有必要在傳統假期停火,并稱俄方“想利用圣誕節作為掩護”,阻止烏軍發動反攻,并趁機運送設備、彈藥。烏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只有俄軍離開烏領土,才可能“臨時休戰”。俄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波利揚斯基在推特上表示:“這再次提醒我們在烏克蘭與誰作戰——殘酷的民族主義罪犯,他們愿意為了西方的地緣政治游戲而犧牲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他們沒肴對神圣事物的尊重。”
聯合國方面對俄方的停火決定表示歡迎。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里克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圣誕節對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來說都是神圣時刻。在這個時刻,聯合國秘書長對能看到戰事停歇的可能性一直表示歡迎。”
美國總統拜登5日被問及普京宣布停火一事時表示,他認為普京的決定是為了“給自己透透氣,緩一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稱,俄方停火命令似乎是一種策略,目的是“休息、改裝、重組,并最終再次進攻”。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5日則在推特上指責普京的停火命令“荒謬和虛偽”。
有分析認為,美國質疑俄羅斯“停火”意圖,但其自身恰恰不希望俄烏沖突結束。美國《外交事務》雜志5日稱,目前只有華盛頓有能力將俄烏雙方推向談判桌,但它決定不這樣做,“因此,戰爭仍在繼續,付出了慘痛的人力代價”。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不希望烏克蘭“以土地換和平”,西方不希望在烏克蘭問題上認輸,因此美國僅僅作出勸和姿態,但其實一直不斷向烏“遞刀子”。在美國看來,俄烏沖突是消耗和遏制俄羅斯的難得機會,是整合和振興北約組織,推動北約亞太化和全球化的重要抓手。美國還希望借俄烏沖突阻止俄與歐盟的經濟和能源合作。
俄強硬回應西方對烏軍援
德國聯邦政府5日發表聲明稱,當天德國總理朔爾茨同拜登通電話,雙方在通話中達成一致,德國將向烏克蘭提供“黃鼠狼”步兵戰車和一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并按計劃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路透社援引美國官員的話稱,美國本輪軍援包括50輛“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美國國防部至今都沒有確認準備援烏的“愛國者”系統將從何而來。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2日在報告中稱,美國援烏的防空系統和相關攔截器“很可能從陸軍和庫存中調撥”。報告稱,外界普遍猜測“愛國者”系統將在2023年上半年開始交付,但僅培訓當地維修人員就需要約53周的時間,“烏克蘭最快2024年才能用上愛國者”。
英國《金融時報》稱,向烏克蘭提供步兵戰車標志著朔爾茨在對烏政策方面的巨大轉向,此前他一直非常不愿意向烏提供重型武器,擔心可能會將北約拖入戰爭。“美國之音”援引美國軍事專家鮑曼的話說,“布雷德利”戰車是“美國對烏軍援的一個重大升級”。俄《報紙報》稱,使用美國步兵戰車將提升烏金遂行部隊轉移、突襲、穿插包圍等行動時的機動能力,烏南部地形非常有利于相關行動。但問題是,“布雷德利”戰車可能最早于今年4、5月才能出現在烏克蘭。另一方面,西方國家的這些援助仍然達不到烏方要求。澤連斯基4日再次呼吁西方國家提供更重型的武器。美媒報道稱,烏克蘭希望美國及其盟友提供“艾布拉姆斯”坦克和德國“豹式”坦克等。
環球時報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