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鄧 華, 李應斌, 廖宗羽
(1.德陽市旌陽區土地儲備整理中心,四川 德陽 618099; 2.德陽市旌陽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四川 德陽 618099; 3.德陽市旌準測繪有限公司,四川 德陽 618099)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穩步推進,土地用地管控約束日趨嚴格,國土資源利用矛盾日益突出,提升我國國土資源的利用效率勢在必行。城鄉土地儲備整理工作成為當前有效節約集約國土資源利用的重要途徑。城鄉土地儲備整理是以科學規劃為前提和基礎開展的農用地、建設用地整理儲備和城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是對閑置、利用低效、生態退化及環境破壞的區域實施國土空間綜合治理和用地儲備的活動。高效高質量完成城鄉土地儲備整理工作成為自然資源領域所面臨的新的挑戰。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為提升城鄉土地儲備整理工作效率、實現國土整理技術高效性使用提供了新的思路[1]。因此,要在土地儲備整理工作中充分利用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優勢,有效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
在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健全的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是城鄉土地儲備整理工作必備的核心要素。在實施城鄉全域土地儲備整理的工作進程中,無論是推進農用地、城鄉建設用地整理,還是推進鄉村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實施,在整個項目推進的前期決策和設計階段,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作用不言而喻。充分掌握整個項目區域范圍內全面詳細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資料,依托所獲取的基礎地理信息方可論證相關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可進一步保障后期項目實施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作為主要的地理信息收集方式,不僅能夠實現國土信息快捷、便攜的存儲和調用,還可為優化土地布局,開展土地整理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決策基礎,為后期相關項目的實施提供科學的指導意見。此外,開展城鄉土地儲備整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來推動項目的正常實施,高效運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還可有效節約各類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資本投資。因此,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獲取的精確信息資料和精準決策,可以為項目資金合理的進度投入安排和資本風險控制奠定堅實的基礎,更可幫助政府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
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具有高效、快捷和智能化的特征,為土地儲備整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2]。相比于傳統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新時期實時動態差分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激光點云測量、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等技術方法的綜合運用,實現了技術方法的博采眾長和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數據測量及統計分析的精確程度,同時也為相應項目成果的檢核驗收拓寬了渠道。因此,運用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可以為土地儲備整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有效保障了相關項目的工程質量。
我國的國土資源數據支撐著各級國土資源日常管理和監管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廣泛的信息服務[3]。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化、國土空間規劃和“多規合一”的全面實施,國土資源數據在跨部門共享中的本底作用日益凸顯。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成果是國土資源數據的重要來源,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的全面啟用更是為實現全國不同地區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共享掃除了障礙。與我國早期傳統化的測繪成果相比,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成果已基本實現多元化、數字化和系統化的提交和管理。在各批次城鄉土地儲備整理項目工程竣工或工作完成后,為全面掌握相關國土資源變化等信息,需將項目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成果提請相關部門審核并匯交存檔。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可以對整個土地儲備整理項目實現全周期的監測和管理,同時還能夠為城鄉土地高效管理提供完善的數字化資料[4]。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國有建設用地收儲是土地儲備整理工作的主要內容。現代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上述工作的規劃設計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增減掛鉤項目中,為全面掌握“拆舊區”宅基地和附屬房屋以及擬選定“建新區”的基礎地形條件等要素,需對“拆舊區”圖斑現狀、權屬信息和“建新區”范圍進行詳細測繪,并基于以上成果進行整體方案的規劃和設計;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需在項目前期采用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獲取最新建設區影像和現狀地形情況,為建設資本投資和項目規劃布局奠定堅實基礎;在國有建設用地收儲工作中,需使用無人機攝影測量技術,結合RTK以及全站儀技術精確測繪出擬收儲地塊的現狀情況和地上構建筑物等信息,為收儲方案的擬定以及收儲資金的測算提供準確技術支撐。
在土地儲備整理相關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強有力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做支撐。在前期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相關項目規劃設計成果確定后,需按照項目方案設計要求進行具體施工。增減掛鉤項目“建新區”房屋布局修建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田地平整以及新增和改建溝渠、田坎、水閘、生產道路的建設施工都離不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支撐。按照設計要求,采用RTK、全站儀和水準儀測量技術準確放樣和平整田地是保障整個項目扎實有序推進的基礎。
土地儲備整理相關項目在竣工結束后,當地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監督管理部門會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對所實施的項目成果實地進行完工或竣工驗收審查,檢測是否達到項目立項時的預期成果與要求。項目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可以精確反饋項目實施前后的對比、差異以及諸多屬性信息,并能夠以多元化和數字化形式進行展示和調用,為項目的最終審核、驗收和存檔提供可靠依據。部分項目例如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復墾新增耕地等項目的測繪地理信息成果還將由各級自然資源、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審核后報送自然資源部進行審核備案,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監管系統進行統一管理。
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已逐步進入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階段,在土地儲備整理工作的全過程充分應用測繪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有效節約相關項目的資本投入,而且能有效保障土地儲備整理工作的科學化和高效化。國土資源是我國極為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只有時刻發揮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注重前沿技術的引進和項目應用,才能不斷提升城鄉土地儲備整理工作效率,才能為我國國土空間節約集約利用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