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宋文景
基層民主建設︱城鄉社區治理︱人才隊伍︱社區服務︱重大榮譽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村(社區)換屆與縣鄉換屆同步開展。95.6%和93.9%的村、社區實現了黨組織書記“一肩挑”,黨的領導在城鄉基層全面加強。
廣泛開展民主協商,全國72.8%的縣(市、區、旗)全面制定村(社區)議事協商目錄,圍繞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住房改造等群眾關心的事項開展靈活多樣的協商活動。
著力強化民主監督,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全面建立,95%的村能夠定期公開村務,91%的村建立村務公開欄。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清理近1.3萬名不符合條件的村民委員會成員,各地民政部門收集的3553條涉黑涉惡線索實現“清倉見底”,凈化優化了村民委員會成員隊伍。
基層機構改革持續深化,全國 3.8萬多個鄉鎮(街道)初步構建了黨委領導、黨政統籌、簡約高效的鄉鎮(街道)管理體制。
在脫貧攻堅戰中,全國3.5萬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著力加強治理服務能力建設,助力960多萬名搬遷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
除西藏外,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出臺了省級層面社區減負專項文件。
“互聯網+社區政務服務”“互聯網+社區商業服務”加速推進,全國49.1萬個村民委員會、10.9萬個城市居民委員會初步實現信息集中匯聚、統一管理、動態更新。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400多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在全國村(社區)防控一線日夜值守,拼搏奉獻,筑牢了社區疫情防控陣地。
“十三五”末,村(居)民委員會班子成員共277.6萬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157.3萬人,切實強化了社區服務的人才支撐。
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76.7%。
2021年群眾對社區服務的抽樣調查滿意度達到87.6%。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增社區服務中心5000個、新增社區服務站26.5萬個、新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9.3萬個,年均增長率分別達3.9%、25.2%和26.1%。
在黨中央授予“七一”勛章的29位同志中,有8位長期在村(社區)工作。
在黨中央表彰的1501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1981名先進個人中,有117個村(社區)和173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入選。
在黨中央表彰的500個抗疫先進集體和1499名先進個人中,有36個村(社區)和101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