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澤敏
2009年8月,我輪崗到重慶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處任職,彈指一揮間,10多年過去了?;鶎诱嘟ㄔO和社區治理工作繁瑣復雜、千頭萬緒,責任重大、意義非凡。十年來,在前輩的指導和幫助下,我懷著滿腔的熱忱和責任感,全身心投入到為民服務工作中,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
社區工作者是干嘛的?之前總有朋友問起,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說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城鄉社區成為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全國400多萬城鄉社區工作者戮力同心、英勇奮戰,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社區工作者也被更多人熟知和認可,之后再也沒有朋友問我社區工作者是做什么的了。十年間,我切實感受到,我們城鄉社區工作者的職業保障持續增強,職業發展前景更加廣闊,薪酬待遇也有較大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選擇加入這支隊伍中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治理理念由“管理”向“治理”轉變,對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提升城鄉社區治理能力的路上,我們探索創新的腳步不曾停歇。我們堅持去機關化、去形式化,堅持“辦公場所最小化、服務陣地最大化”,構建“易進入、可參與、能共享”的溫馨家園。2015年,我們開始試點在社區開展民主協商,推進民主管理,實行民主監督,引導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商議,自己的社區自己管理,居民成為社區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居民的自治意識越來越高,對社區的歸屬感也越來越強。2021年,《城市街道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規劃導則》和《重慶市中心城區推進街道中心和社區家園實施的規劃要求》相繼發布,提出在每個社區建設1個社區家園,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難題。如今,社區面貌已煥然一新: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衛生服務站、社區文化活動室等服務設施更齊全了;居民議事室、人民調解室、殘疾人康復室、微型消防站、市民學校、婦女兒童之家的功能更完善了;專業的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三師”進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助力創建高品質生活社區。
居民群眾所急所盼、所愿所需,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皬娀鐓^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绷暯娇倳浀囊笄袊谕袝r常在我耳邊響起。為滿足居民群眾多層次、多樣性的需求,我們加快探索提升社區治理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造智慧社區一體化管理服務平臺,建成“人、地、事、物、組織”5個信息資源數據庫,拓展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5個民主”應用場景,搭建網上村(居)民委員會,實現線上會議、線上協商、線上村(居)務公開、線上民主評議、線上收集意見建議,暢通居民參與社區治理通道。如今,大數據、智能化賦能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精細化、便捷化的社區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居民生活添彩。
十年間,我們腳下的泥土越來越厚,與居民群眾的心貼得也越來越近??吹缴鐓^環境顯著改善,居民福祉不斷增進,我深切體會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有朋友問我,是什么吸引我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崗位一直干到現在?我想,是信念,更是信任。如果我的辛苦指數能換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新征程新起點,我將一如既往,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為重慶市民政工作邁上新臺階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