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嚴新虹
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核科技)融合中核集團企業文化和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等優秀文化,建設了以核安全文化為核心的“三合一”企業文化。本文介紹了中核科技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以及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做法。
為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國家加快了核電發展步伐。截至2022 年9 月,我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53 臺,在運裝機容量5561 萬千瓦,2021 年發電量4071 億千瓦時;同時,在建機組21 臺,在建容量2371 萬千瓦。2021 年10 月24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秉承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的方針。
中核科技自1952 年(前身為蘇州鐵工廠)創建以來,積極參與國防建設,創業初期便為核工業一期建設和三線工程提供了2100 余個品種,共計41 萬余臺高要求閥門,并為“兩彈一艇”的研制成功作出貢獻,作為參與有功單位,獲得了當年國防科工委的表彰和祝賀。自此,中核科技種下了強核報國的種子,奠定了“四個一切”的核工業精神等紅色文化基礎。在國家核電大發展,積極推進核電關鍵設備國產化的形勢下,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確保公司“責任、安全、創新、協調”的核心價值觀有效落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多年來,中核科技以“為股東、員工、企業、社會創造價值”為原則,為核電、核化工、石油石化等行業提供閥門系統解決方案,逐步形成了“核工程、石油石化、公用工程”三大主流目標市場,是國內核電閥門領域的領軍企業,國內四大涉核集團核電閥門的主力供應商。作為中核集團下屬企業,堅守“強核強國,造福人類”的企業使命,積極培育核安全文化至上的理念,謀求員工、企業、社會的共同發展。
2014 年3 月24 日第三屆海牙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提“理性、協調、并進”的中國核安全觀;2014 年12 月23 日,國家核安全局會同國家能源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編制并發布了《核安全文化政策聲明》。
中核科技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汲取具有優秀核安全文化建設基礎的核電業主先進經驗,并結合國家監管單位要求、核安全文化的特點,通過講座、培訓等形式,利用公司官網、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平臺,開展全員核安全文化教育。制定《企業文化管理辦法》和《企業文化建設評估辦法》,規范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自查自評和過程控制,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保障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開展。
中核科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新時代以核安全文化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建設,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機融合,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壯大。全面貫徹落實企業文化理念體系,與落實新跨越戰略的各項任務緊密融合;塑造中核科技統一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強化企業的整體凝聚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塑造富有責任感和卓越精神的蘇閥人,為企業實現新跨越創造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
中核科技不斷推進企業文化理念的宣貫和滲透,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增強了組織凝聚力和個體行動力,提升了企業形象;推進企業文化理念為各級領導決策和領導行為提供指引,提升企業的凝聚力、調動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企業文化理念固化于相關制度、規范、標準和流程中,逐步完善與企業文化理念一致的制度化管理體系,以制度激勵人心,以制度規范行為,不斷推動新跨越戰略目標的實現。
1986 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國際核安全專家咨詢組(INSAG)提交的《關于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故后審評會議的總結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概念。該報告給出了核安全文化的經典定義: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特性和態度的總和,它建立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觀念,即核電廠的安全總是由于它的重要性得到應有的重視。
至今,核安全文化理論發展已三十余年,在我國民用核技術開發應用中,秦山、大亞灣等多個核電站也有著多年的良好實踐,為中核科技提供了良好借鑒。
中核科技堅持以核安全文化為核心來引導企業文化的建設,將核安全文化理念、中核集團企業精神與中核科技傳統企業文化相結合,建設具有中核科技特色的“三合一”企業文化。核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根,是中核科技作為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者,流通控制安全的守護者永恒的主題;同時遵循中核集團“誠信、盡責、協作、進取”的核心價值觀和“兩彈一星”精神、“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等優秀的文化;秉承公司多年來凝聚形成的“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企業精神。
中核科技堅持將核安全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統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234”文化理念。即一個中心(安全第一),兩個零容忍(對隱瞞虛報零容忍、對違規操作零容忍),三個全面(全員覆蓋、全面覆蓋、全過程覆蓋),四個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
中核科技企業文化建設的做法有:加強領導、完善組織機構。成立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負責企業文化建設方向、目標和方法等;下設辦公室,掛靠黨群工作部,負責企業文化建設日常工作的開展、檢查、指導、評估及服務等,并實施分級管理,層層落實。
中核科技企業文化建設主要途徑有:領導垂范、宣傳教育、考核激勵和形象重塑等。
(1)領導垂范。各級領導深刻理解公司企業文化,通過各種方式有意識地將企業文化融入個人的日常行為中,率先垂范帶領各級員工共同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展。
(2)宣傳教育。通過會議、培訓等形式,利用報刊、櫥窗、標牌等,對公司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形成企業文化宣傳的良好氛圍;編制并不斷更新《企業文化手冊》,引導、規范員工行為和價值取向。
(3)考核激勵。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和獎罰考核機制,對充分體現公司精神、作風的行為給予獎勵和表彰,強化員工對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將企業文化逐步內化為員工的理念。
(4)形象重塑。培育和發現各類先進人物、典型事跡,通過組織對模范人物、事跡的學習,向周圍輻射,起到示范引領。加強員工對企業形象標識的認知,各項工作嚴格遵循企業形象的相關規定,自覺維護企業形象。
從核安全文化宣貫到創建,中核科技歷經近十年已逐步建立了以核安全文化為核心的,以中核集團文化落地導向為指引的,符合中核科技特色的“三合一”企業文化。要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國家核事業貢獻力量,還需進一步探索建設路徑,更好地發揮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和發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