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挺
(廈門海華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電力作為當前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已經牢牢地占據了當前生產生活的主要地位,隨著當前時代的發展,10 kV電力工程的項目數量不斷隨之升高,但是在其實際的建設當中,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技術發展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與矛盾,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進一步優化發展,進而也阻礙了電網建設的快速推進。因此,需要對10 kV配網工程的技術進行優化改進,以此來確保配網工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在當前的10 kV電力工程中,部分電力企業在進行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建設過程中,由于投入的安全管理人員不足、安全管理意識淡薄、安全管理措施匱乏,造成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較多的人員隱患、設備隱患、工藝隱患,由于這些隱患未能及時發現與處理,隨著項目的建設推進形成“疊加式”的安全隱患,極大程度阻礙了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疊加式”的安全隱患極其容易造成基礎設施、電力設備在建設階段出現故障,重新修復或進行更換故障設施,不僅會延誤施工的工期,還會進一步增加施工的成本,從而影響到整體10 kV電網的高質量發展。此外,“疊加式”的安全隱患存在一定的潛伏期,在項目投運后也將影響電力設備使用年限,極其容易造成電力安全事故。隨著電力體制改革,更多的企業、人員投入到10 kV配網電力工程建設中,當前我國部分電力企業對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維護與管理沒有形成太高的重視,缺少相對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來確保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維護與檢修工作正常開展。有關的工作人員對于電力工程建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沒有形成科學的認知,因此這些隱患會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積小成大,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的發生,阻礙整個電力系統的有序運行。
在10 kV電力工程的建設中,除了上述提到了安全管理水平不足之外,另一個主觀因素就是在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中缺位,普遍存在技術專業深度不足的問題,導致部分電力企業缺少專業性強的技術維修人員,進而也造成了在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故障隱患維修工作中,缺少相應的專業人員,只能通過與外部廠商進行合作,調用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維護與檢修工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電力企業對電網系統進行完整的升級優化。此外,在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建設中,除了缺少專業的技術人員,還存在缺少專業復合型的技術管理人員的問題,對于工程整體土建施工、電氣一次設備安裝、電氣二次設備調試、自動化通信傳輸等重要階段缺乏整體的技術專業把控。因此,缺乏專業復合型的技術管理人才則會進一步影響整體的發展,進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阻礙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我國的電網系統中,10 kV配網的線路更為復雜,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在其工程建設完成運行后會直接面對用戶,并且在進行10 kV的布線過程中其所需要跨線距離也較長,布線環境也十分惡劣,容易受到自然災害或是外力因素影響而發生損壞,進而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在安全風險中有幾種比較常見的外力破壞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是在進行10 kV電力工程的地面施工中,由于缺少對地質情況的提前勘察了解,導致在基面挖掘施工中無法開展針對性的、科學性的施工方法,因此在出現自然災害或是遭受到車輛碾壓等外力破壞時,容易對電網線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損,進而造成配網線路的短路或者線路接地出現一定的問題等情況發生。第二是由于10 kV配網周圍的自然環境通常情況下都較為惡劣,例如配網線路附近的樹木超過規定中的安全距離,只要觸碰到配網線路,就會導致線路受到損壞,進而引發接地故障。第三是一些空中飄浮物體意外觸碰到線路,如風箏等,造成配電線路的短路情況。第四則是在安裝塔桿的過程中由于其基礎不夠牢固,導致在應對一些類似狂風暴雨的極端天氣時無法抵御沖擊,進而造成線路的接地故障。
過電壓問題主要是由于10 kV配電網在其實際運行過程中,會遭遇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其配網的電壓不穩定,實際的電壓量會在限定的電壓量外嚴重偏離。電網系統在實際的投入運行中,通常電壓是在限定的電壓量之下,基于這一點,過電壓也需要在合理的范疇之內做好控制。但是在電網具體的運行當中,還是會在一些無法預測的因素干擾下出現過電壓問題。例如一些不夠標準的操作或是極端天氣的影響,導致配網線路出現斷裂而造成線路接地的情況,進而造成配網全網的癱瘓,嚴重影響電網系統的有序運轉,造成電力企業的重大經濟損失與社會損失。
在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建設過程中,閃絡問題也是難以避免的難點。在具體的施工中,由于液體介質與固體絕緣子二者周圍的氣體發生相互作用,進而引發電擊,造成閃絡問題的出現。這種問題會導致配電網設備的表面出現一些不利情況,進而造成配電網設備的絕緣性降低。10 kV配網電力工程在其長期的運行過程當中,只要受到雷電打擊則會無法避免閃絡問題的出現,因此,在10 kV電力工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盡量對該問題進行規避與預防。
嚴格落實工程建設“四個管住”要求,即管住計劃、管住隊伍、管住人員、管住現場。配置專職的工程建設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組建安全管理風險防控小組,對項目工程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既要確保制度編制的可行性、合理性,也要確保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對工程建設中的環境風險、作業風險、工器具風險等開展專題排查活動,切實厘清作業人員、作業流程、作業制度上的風險點,針對性做好防控與反措方案。定期組織工程參建人員開展安全主題教育,從思想上提高安全生產認識。不定期及時參閱與深入研討事件快報,舉一反三有效遏制同類型安全事故的發生,及時將安全隱患消除在問題萌芽階段。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及風險辨識,尤其是對大型作業現場、小型分散作業現場,切實開展安全培訓及技術交底工作,做到工作任務不清晰不開工,作業安全反措不到位不開工,作業安全保護不全面不開工。
在當前的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有相對完善科學的安全管理與技術管理機制,以便更加規范、合理、科學地開展10 kV電力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在創新10 kV電力工程管理機制過程中,需要先結合當前電力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來有針對性地制定,第一步是要依據10 kV配網電力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故障與隱患來制定科學的反措方案。與此同時,要對10 kV電力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做好詳盡的記錄,對記錄的問題進行整合歸納,并統一綜合分析,以此在后續的工程中預防相關問題的出現,以便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總而言之,在創新10 kV電力工程維修機制的工作中,需要結合出現的問題與故障,做好完整的記錄,并根據這些記錄進行科學的分析,以此來確保在維修工作中能夠有章可循,科學的處理工程中的故障問題,并進一步改進優化10 kV電力工程。
優選專業復合型管理人才,做好工程建設全過程的技術管理工作,特別在工程建設前期,對10 kV電力工程的施工環境進行勘測,全面了解施工現場的水文地質、天氣情況與地下管線布局等,尤其是要全面掌握管線的情況,例如其管線位置、走向以及深度等,做好精準測量并做好詳細的記錄,確保在后續施工中有可靠的數據依據。在完成對應的施工環境勘察后,還需要結合施工標準與要求、市政規劃等因素來明確最佳的施工線路。在線路搭建中,配電線路設計人員還需要對線路與用電客戶的關系進行充分考量,依據用地按客戶的居住環境來更為合理地進行線路架設,以此在保證用電質量的前提下,不妨礙用電居民的日常出行。在10 kV電力工程施工中,也要最大程度地選取質量優秀的輸電線,保證其強度與耐腐蝕性能夠符合高質量建設的要求。此外,還可以利用激光裝置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力破壞。
首先是全面了解并掌握雷電過電壓的特點與產生形式,可以選取避雷線或者避雷器來預防雷電過電壓,如圖1所示。此外,還可以運用先進的防雷技術進一步加強細化配網工程的防雷技術工藝,例如加強線路絕緣、安裝接地裝置、采用氧化鋅避雷器等。

圖1 防雷線示意圖
其次是內部過電壓防護技術。內部過電壓主要可分為諧振過電壓與工頻過電壓兩種。在諧振過電壓中,需要更加有效地控制其中容易產生諧波的線路路段的配網設施、接線手段與運轉模式,以此來有效規避過電壓現象的發生。而工頻過電壓需要利用具備高補償度的并聯電路抗干擾器來在線路兩側進行分段補償,通過這種手段行之有效地控制工頻過電壓,進一步強化10 kV配網的過電壓防護效能。
在10 kV配網的電力工程中,會由于絕緣子表面產生的導電物質出現閃絡問題。在施工中如果氣候條件較為潮濕,會進一步降低配電網設備表明與絕緣子的性能,進而引發閃絡現象。10 kV配網電力工程中,通常會遭遇比較惡劣的環境與自然條件,如果不注重保護,也會引發閃絡問題。因此,在電力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施工的時間以及大氣污染的情況,對電力工程開展定期性的清潔工作,以此來保證絕緣子表面的清潔無污染。同時,還可以在絕緣子表面上涂漆,規避在施工過程中的污染。除此之外,還可以設置串聯盤形懸式絕緣子來規避引發閃絡問題,也可利用類似圖2所示的帶引弧電極多級串聯間隙雷擊閃絡保護器等技術設備,以此來進一步加強線路絕緣的性能。

圖2 10 kV帶引弧電極多級串聯間隙雷擊閃絡保護器
綜上所述,10 kV配網電力工程作為當前社會生活、生產的重要保障,需要確保其運行過程中供電的可靠性與安全性,有效保障好生產、生活中的用電質量。因此,需要通過分析10 kV配網電力工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策略。利用上述提到的創新10 kV電力工程維修機制、強化10 kV配網的過電壓防護效能、規避閃絡問題、提高10 kV電力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等手段與方法,提高10 kV電力工程的質量,確保電網的安全與穩定,以此來推動電力企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