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gcao
自從DxO以全新名稱DxO PhotoLab重新推出Optics Pro Raw 編輯器以來,已經過去五年了。作為 Adobe Lightroom 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之一,PhotoLab 適用于Windows和macOS,長期以來一直是攝影師的最愛,這要歸功于它的自動鏡頭/曝光校正以及一流的DeepPRIME降噪引擎。
自應用PhotoLab 4以來也已經有幾年了,所以在我們介紹新款PhotoLab 6 之前,也許需要進行一些補習。在中間版本5中,PhotoLab終于獲得了對 Fujifilm X-Trans 相機的支持,滿足了 Fujifilm 忠實用戶的要求。它還采用了DxO在Nik Collection套件上的 U-Point 本地編輯技術,并提供了更好的圖像管理工具。
PhotoLab 6是一個重要版本,更新包括升級版的 DeepPRIME 引擎、更強大的修飾工具、DxO ViewPoint 梯形失真功能的集成、稱為DxO Wide Gamut 的新的內部色彩空間能力,以及大量的增強圖像管理、裁剪等功能,一些重要功能梳理如下:
全面的圖像管理和編輯功能
接受來自 500 多種不同相機型號的原始文件
自動糾正數千種鏡頭/機身組合的鏡頭缺陷
允許全局和本地編輯
鑒于提供的工具數量,界面非常平易近人
出色的圖像質量和良好的性能
DxO PhotoLab 6支持Windows和macOS 系統,有兩個不同的版本可供選擇,基礎版 PhotoLab 6 Essential的新用戶售價為139美元,如果從PhotoLab 4或5升級則為75美元。旗艦版 PhotoLab 6 Elite還包括DeepPRIME、修飾和梯形失真工具,新用戶售價為219 美元,升級則為99 美元。
PhotoLab 最初主要作為 Raw 編輯器使用,但如今PhotoLab已經發展到包含照片庫管理功能。可以使用它來對您的圖像進行評級、顏色標簽或關鍵詞,查看它們的元數據并進行打印。雖然目前尚不能導入成批的照片——PhotoLab只可以瀏覽現有的目錄結構,但可以將圖像集合分組為項目或項目組。
這些工具中最重要的功能:例如鏡頭、曝光和顏色校正可以完全自動應用,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為攝影者提供良好的效果。還為藝術效果提供了預設選擇,你可以看到每個預設的縮略圖預覽,以便確切地知道如何進行下一步修圖。

DxO PhotoLab 6的照片庫模式顯示,用戶可以從每個縮略圖的右鍵單擊菜單應用預設和導出最終版本

在軟件版本的購買上,給大家提個醒,PhotoLab 6 中一些最有用的工具只能在昂貴的Elite 版本中找到,一些主要功能差異給大家標出來:
價格較低的Essential版缺少 DeepPRIME/DeepPRIME XD降噪算法、內置梯形校正功能和ClearView Plus霧化校正。對于大多數 Fujifilm 拍攝者來說,也不友好,缺乏對 X-Trans Raw 文件的支持。
至于與競爭對手相比缺少什么,PhotoLab最明顯的缺點是它僅支持單次拍攝。PhotoLab 不支持全景拼接、焦點堆疊和HDR等多重拍攝技術,因此如果需要這些功能,要將其與其他應用程序并行使用??傊?,就是逼得你花錢買高配。

圖像質量比較:在兩個程序的默認設置和啟用鏡頭校正的情況下,對比Adobe Lightroom 12 的圖像質量

PhotoLab 不直接支持相機網絡共享,但如果你的相機有自己的網絡共享軟件,可以輕松地讓 DxO PhotoLab 在拍攝新圖像時監控一個文件夾
DxO的DeepPRIME 降噪技術已經是業內最好的降噪技術之一,那為什么我們還說并不完美呢?
對于PhotoLab 6 Elite,新的DeepPRIME XD確實再次提升了它的性能,早期的HQ 和 PRIME降噪算法也可以用。但與之前的 DeepPRIME一樣,DeepPRIME XD的改進得益于AI算法。有時它們會引入不需要的偽像(插值運算的產物),顯得DeepPRIME XD的結果比非XD算法的結果更清晰,但在近距離檢查結果時,這些偽像會更加明顯。
希望DeepPRIME的未來版本能夠解決這些偶爾出現的缺點,否則這些算法也沒有資格叫作人工智能。即便如此,使用DeepPRIME XD能夠在一些不太復雜的圖像處理中獲得好的結果。

與之前的PRIME和DeepPRIME工具一樣,DeepPRIME XD無法在完整圖像上進行預覽,因為它需要太多處理時間。相反,你會在右側面板中看到一個小的、可移動的100%的圖像,在其中查看調整

DeepPRIME vs DeepPRIME XD:新的去噪算法可以產生更清晰的結果,但偽像在此過程中比較明顯。在圖片中,肉眼很容易注意到整排磚塊似乎合并成了一塊,因為算法無法在磚砌體中重新創建重復模式

Deep PRIME vs DeepPRIME XD:格子縫隙內的算法對比,右邊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