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是需要智慧的,但有很多老師缺乏教育與教學智慧,忽略了智慧在教育教學中的獨特價值。
教師的智慧是化解教育難題的關鍵
智慧是一個人統攝聰明才智實現目標的生命智能,是一種高級的思維能力,包含對自然與人文的感知、記憶、理解、分析、判斷、推理、辨別、參與、協調、創造、發明、升華等,是人的智力器官的綜合終極功能。
智慧的教師能夠明察秋毫、防微杜漸、化險為夷,缺乏智慧的教師則由于不能及時識別、判定問題所在,找不到有效解決辦法,貽誤時機,使得問題積重難返。
智慧可以解釋為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智慧的方式對待問題,教師會分析、理解、判定、選擇,確立自身主動性、主體性、自主性,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適合自己所處情境的解決方式,才可能趨利避害。非智慧的方式則是全盤接受,不了解實際,囫圇吞棗,盲目施行,其效果自然不會好到哪里,不能切實解決問題,還會反噬產生新的問題。
智慧的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啟發思想、引發學生探求真理的職責,引領學生深刻地理解人、事、物,體會自己與他人、社會、宇宙的關系,學會思考、分析、探求真理。智慧的教師充分發揮教育的育人、自育、互育功能,缺乏智慧的教師則將教育異化為依據標準答案不斷強化的單一訓練,使得教育的靈魂丟失了,給學生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通常而言,教師所表現出來的認識學生的能力、教學能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等都不完全由知識與學歷決定,尤其與偏僻分支的知識關系不大,反倒是與常理常識有更高的相關性。所以,現實中常有樸素的智慧者,雖然知識不多,學歷不高,卻通達透徹。面對多因多果的復雜教育問題,提升每位教師的智慧是化解、減少和避免新增問題的可持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