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上海三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上海 200050)
現實中會遇到看上去很粗糙的建筑,經常將其歸咎為施工質量差,其實很多時候是方案深化不到位,是設計的品控把關不力。如何搭建好方案和施工之間的橋梁值得思考。
建筑設計流程是根據規劃、策劃、場地等前期內容進行方案設計,接著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專項深化設計,從前往后逐步推進。但這個過程一般是單向的,規劃不懂方案,方案不懂施工,施工人員帶著各自的正向思維模型。
逆向思維是把事情倒過來思考,從而有新的發現和突破。例如,別人趕工造箭,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的草船借箭;法拉第受到電流的磁效應啟發,找到了磁產生電的方法[1];曹沖采用浮力對等原理,以大化小的方法來稱量大象;別人下水救人,而司馬光砸缸救人[2];別人用鼓風機吹灰塵,而布斯發明吸塵器除塵。
在建筑設計中,如果從施工圖、專項設計、施工等的后期工作獲得逆向反饋的認知和思維,從反方向去指導設計工作,在設計到竣工之間,增加深化設計、品控設計,就可以對影響建成效果的“坑”做到提前規避,同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逆向品控思維如圖1所示。

圖1 逆向品控思維
優秀建筑的細節處理自然,設計施工恰到好處,而有些建筑看上去差強人意,本文將探究建筑建成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有些建筑的施工品質看上去很差,例如管線和設備裸露,墻面平整度的視覺效果差等,顯得非常粗糙。其原因是方案深化設計沒有考慮管線、設備會影響建成效果;不了解后期施工保溫層對仿石涂料的負面影響,導致墻面的視覺效果參差不平,顯得粗糙。
有些建筑施工質量挺好,但屋面以上的玻璃太透太亮,層間玻璃背面太白,建筑色調整體性很差。其原因是方案設計人員對建筑不同部位的效果特征理解不足,屋面玻璃、層間玻璃、窗玻璃全都采用了同一種玻璃,效果肯定會出現突兀的問題。
有些建筑建成后,對比前期方案效果圖完全走樣,例如,墻面分縫土氣,玻璃分檔別扭。施工單位按圖施工了,但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其原因是方案缺乏深化設計環節,或者深化不到位,前后期不融合,施工圖設計不能貫徹方案設計,導致前后脫節。
方案深化設計沒有得到后期深化及施工的反饋,不了解后期施工和材料的特征,不了解各專項設計的關鍵點,更重要的是不知道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就會導致各種效果問題。逆向品控思維可以給解決問題帶來新思路。
逆向品控設計思維是指把施工圖、施工等后期的問題和要求反饋到項目中、前期,以便于在前面的深化設計中,重新思考更優的解決方法,以此提高建筑建成效果和品質。既能出效果,又能事半功倍,還能降低成本。本文結合濟南創谷產業園項目舉例說明。
本項目的公寓層高只有3300mm,而空調位加上空調板的厚度是1300mm,剩余2000mm的高度無法滿足人視線的高度。而設計效果要求不能做豎向百葉,即不能把空調位于兩戶之間。于是借用上層空間,上一層做成飄窗,飄窗下的空間可以利用,和結構師一起確定空調位和飄窗的標高,滿足2500mm的視線高度,滿足1300mm的空調位和板的尺寸,也滿足500mm的飄窗高度,以及飄窗上空2000mm的凈空,問題得到解決。因此,及時和結構專業保持溝通,嘗試從逆向思維中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如圖2所示。

圖2 空調標高受到梁和飄窗的影響
本項目中的多層辦公樓,暖通設計為了簡化方案,衛生間通風百葉直接開在外玻璃幕墻上,導致通風百葉對外立面效果不好。其實,采用逆向思維,通風不用開在墻上,可以通過豎井開在屋頂上,就可以避免對外觀的負面影響。這個可以作為反例,需要深化設計人員去及時審圖督促改進。
VRV空調設備房的百葉窗,從外看過去會露出里面的空調設備,非常影響效果,很多項目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之所以露出立面的空調,是因為百葉片太薄,寬度太小。如果在滿足暖通要求的孔隙率80%的前提下,把百葉片更換成更厚、更寬的鋁方通,立面的設備就不容易露出來,而且鋁方通更筆挺、更精致。
做自然排煙且大于6m挑高的大廳,需要做非常大面積的排煙窗,對外立面影響很大。挑高做到5.9m對于一般的門廳也夠用了,在室內設置5.9m的吊頂,就可以避免因大面積的自然排煙窗對外立面效果的負面影響;當房間需要做自然排煙時,4.5m的層高約對應2.1m的窗底高度,在外立面深化設計時,直接在梁下800mm的高度做橫向分檔,留給自然排煙窗,盡量把對外立面的影響規整化。
方案深化過程中保持與暖通專業的溝通,及時更新暖通師的逆向反饋,發現解決問題的新辦法,增加逆向暖通思維模型。
一些建筑的開啟扇參差不齊,非常不美觀,如何選擇開啟扇的開啟方式值得思考。建筑節能用規范要求,高層建筑窗墻體系的開啟扇多為內懸、內平開、推拉扇開啟;高層建筑的玻璃幕墻體系開啟扇多為外上懸開啟扇,極少數采用外平推扇開啟方式。筆者通過咨詢多家幕墻深化設計公司和施工圖設計師,查閱大量資料,得出以下結論。
作為高層建筑,首先,排除外平開窗,因為外平開窗使用在高層建筑中不安全,規范限制使用。其次,窗墻體系因為型材的成本、壁厚、性能特點,不采用外懸窗,只能選擇內懸、內平開(圖3)、推拉窗。再次,推拉窗的氣密性不好,窗墻體系因為有實墻和保溫層,節能可以通過計算,而高層幕墻系統沒有實墻保溫層,節能不能通過計算。所以高層窗墻體系可以用推拉窗,高層幕墻體系不用推拉窗。高層幕墻體系做平開窗容易施工不規范導致漏水,可以說高層幕墻體系和平開窗不匹配,內、外平開都不適用。高層幕墻體系如果采用內懸窗,不利于下雨和清洗時的防水。最后,平推窗開啟后外立面效果是最好的,但平推窗造價成本比懸窗高50%以上,面積不能太大,否則開關難度大,需要較大力氣[3]。

圖3 本項目高層窗墻體系的內平開窗
綜上所述,建筑師從幕墻公司獲得不同開啟扇在安全、材料性能、氣密性、節能、施工難度、防水、成本等方面的特性,才能通過逆向思考選擇美觀、適當的開啟方式[4]。
先做小面積樣板墻的優點在于可以小范圍試錯,在本項目的樣板墻階段,發現墻上的仿石涂料很不平整,影響觀感。原因和其他項目一樣,仿石涂料后面是保溫層,很難平整,因此,采用以大化小的方法,劃分更小塊、更隨機、更美觀的分隔縫,就可以削弱大面積不平整的觀感,而且還減少了開裂的可能,也更加美觀耐看,而且成本極低,如圖4所示。

圖4 本項目實墻處的小面塊分隔縫
本項目在深化設計中,因為知曉單塊玻璃的大小對厚度、成本的影響,提前和甲方一起明確了單塊玻璃的大小,順利的推進了工作。否則如果后續甲方再提出玻璃成本要求,就要重新對玻璃分檔,導致工作反復,延誤時間。
本項目的商鋪設有燃氣,根據燃氣公司的要求,燃氣管必須通過室外明管進入一層。把燃氣管直接裸露在室外,對外觀效果影響太大。提前獲得反饋,提早進行遮蔽設計,要滿足孔隙率要求,要滿足燃氣表閥700mm×400mm的凈空要求,要滿足經常開啟檢修的要求,還要有美觀要求。因此,商鋪之間設置穿孔鋁板是最好的選擇,既滿足燃氣公司的要求,又避免燃氣管直接裸露。
有些建筑在外觀上有瑕疵,例如,屋頂的幕墻玻璃太通透,與其他樓層相比,屋頂的玻璃背后的天空特別亮,該處玻璃顯得很突兀。濟南創谷產業園項目選擇反射率高的玻璃,屋面以上的玻璃單獨選擇反射率更高,透光率更低的玻璃。這樣就不會出現屋頂玻璃突兀的情況。
幕墻玻璃透過室內,從外觀看一般是深色的,而玻璃后面的層間梁是白色的,每層都有橫向的白條,非常影響效果。所以在濟南創谷產業園項目中,玻璃后面的層間梁選用深灰色涂料,這樣就不會出現橫向白條突兀的外觀效果。
有些項目的空調設備,全都裸露在屋頂室外,當從周邊高樓望過去,非常雜亂。只需要給設備做一些鋁方通陣列的遮蔽設計,就很容易美化屋面。
綜上所述,從各方面都可以獲得逆向反饋,開啟逆向思維,給深化設計帶來更優方案。實際項目有更多的逆向思維案例值得挖掘。逆向品控思維可以提高建筑品質,保證建成效果,節約成本,減少工作反復,減少誤工,節約項目周期,協調各方的關系,減少各方配合出現的矛盾。逆向品控思維可以在更廣闊的地方發揮作用,例如,在有海綿城市基礎的品控設計,在BIM的碰撞推敲設計,在可持續發展、遮陽節能設計中,都可以搭建前、后期的橋梁,給建筑品控設計帶來更優的新方案。
為解決因建筑深化設計不當而導致的施工品質差、材料效果差,以及設計和施工脫節的問題,本文以濟南創谷產業園項目為例,對建筑深化設計和品控進行研究。指出很多施工問題,本質上是設計問題。提出從結構、暖通、幕墻、施工、建設、燃氣等各方獲得逆向反饋,借鑒逆向思維方式,從反方向思考問題[5],給深化設計創造更優的方案。搭建前、后期的橋梁,把后續的問題前置化,從設計源頭解決問題,為建筑設計師的品控設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