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根生
立足“最大優勢是生態、最大特色是田園、最深底蘊是鄉土文化”的基本縣情,以奮斗不息的姿態不斷拓寬花園共富路
松陽縣地處浙南山區、甌江上游,背靠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區,自古就有“桃花源”的美譽。近年來,松陽以建設“生態環境優美、綠色經濟發達、空間格局優化、體制機制完善、人民生活幸福”的大花園為目標追求,以“四個堅持”全力推進大花園建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城一風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初步顯現。
堅持全局謀劃,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長為常務副組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常務副縣長為副組長,其他縣領導和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創新區(大花園)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全域大花園”上升為核心戰略。二是強化規劃引領。高標準實施《松陽縣創建大花園示范縣建設實施方案》,高站位編制全域康養勝地五年建設方案、出臺生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等,系統謀劃打造“智能制造新城、有機茶鄉、全域康養勝地、國家傳統村落公園”等4張“金名片”。三是強化考核管理。深入實施“1410”工作體系和“奔跑”指數評價機制,縱深推進“金牛、蝸?!痹u選活動、項目難題百日攻堅行動、重點項目月度點評機制,不斷凝聚大花園建設工作合力。
堅持生態底線,綠水青山底色更亮。一是保護最美生態。松陽森林覆蓋率超80%,推窗見綠、移步成景,通過持續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由2017年的95.1%提升到2021年的99.7%,PM2.5年均濃度由2017年的34微克每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20微克每立方米。先后榮獲國家生態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中國天然氧吧、浙江省清新空氣示范區等榮譽。二是優化城鄉風貌。完善“山水—田園—村落”格局,實施“增花添彩”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新種植鮮花1800畝、改造彩林7.4萬畝。全面保護提升生態濕地、古樹名木和村莊水系,引導農民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美化彩化農田生態景觀。松陰溪成為全省首個“人文水脈類”大花園耀眼明珠。三是創新開展“拯救老屋”行動。建立公益基金和原住民共同出資修繕傳統民居制度,掛牌保護1200多幢傳統建筑,修繕200多座宗祠、20多座古廊橋,265幢老屋重煥生機?!罢壤衔菪袆印睂懭雵鴦赵骸多l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榮獲浙江省公共管理“十佳創新獎”。
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新動能更強勁。一是打造智能制造新城。深入實施生態工業五年倍增行動計劃,深化工業節能與綠色制造省級試點,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等綠色制造體系。二是打造全域康養勝地。以優質生態為底色、以全域旅游發展為支撐、以中醫藥產業為核心,打造涵蓋“食養、醫養、水養、體養、文養、氣養”的全領域、全時域、全縣域的“全域康養勝地”。三是打造“中國有機茶鄉”。松陽現有15.32萬畝茶園、產值達127億元的茶產業鏈和全國最大的綠茶交易市場——浙南茶葉市場,建成了全省首個大型茶樹種質資源圃,累計培育有機茶基地1069畝。2021年茶葉產量、產值分別增長6.4%、12.5%,是全國茶葉百強縣、茶旅融合發展示范縣。
堅持人民至上,幸福生活成色更足。一是改革有“效度”。入選全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縮小城鄉差距領域首批試點,“幸福小港”入圍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持續推進省級文旅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成為全省首批“文旅助力共富”最佳實踐案例。二是增收有“力度”。近三年,全縣農民年均收入增幅10%左右,保持較高增速,獲評全省打好低收入農戶增收攻堅戰優秀縣。在麗水市率先創成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近五年旅游收入年均增幅保持30.5%的高位增長。三是保障有“溫度”。統籌推進大搬快聚、地質災害治理及黃南水庫移民安置,完成搬遷10695人。建成保障性租賃用房1240套,改造農村危舊房7571戶。在全市率先完成農飲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清盤驗收,一體化供水受益率達 74.8%,居全省山區縣首位。以全省最高的群眾滿意度創成省食品安全示范縣。
自2018年大花園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松陽全力推動最優生態環境向最美花園跨越,推動生態顏值加快向經濟價值跨越,大花園示范縣建設成效斐然。與此同時,還存在生態經濟總量有待突破、韌性活力有待夯實、公共服務短板有待補齊、項目謀劃儲備有待夯實、“增花添彩”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下一步仍需持續迭代升級、縱深推進,不斷提升大花園建設的影響力、品牌力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2022年是大花園最美核心區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也是松陽步入新征程實現趕超跨越的重要一年。要以不斷增強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建設現代化“田園松陽”新征程上奮力書寫新篇章,讓最美大花園盛開“共富花”。
增花添彩,書寫全域美麗新篇章。一是強化統籌布局。加強與省、市對接聯動,推進全縣域、全鏈條整體謀劃管理,從生態環境美、空間布局美、功能結構美、人性化設計美著眼,最大限度保護和利用生態、人文、紅色資源,推進山水與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二是擦亮一批明珠。推進“國家傳統村落公園”建設,探索實踐傳統村落集中連片區域保護利用新路徑,繼續深入實施“拯救老屋行動”,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大古市古城耀眼明珠培育力度,加快松陰溪(含蓮都古堰)耀眼明珠建設進度;建成松陰溪界首段、三里亭段、古市中學段、獨山段花園綠道,實施上黃圩、下黃圩、力溪湖、南州、十五里等增花添彩工程,打造一系列鮮花口袋公園和規?;ê!?/p>
全力挖潛,書寫產業升級新篇章。一是強化產業協同。著眼于構建多主體協同、多要素聯動的產業生態系統,培育以“生態有機”為特色的高品質生態農業、以“特色工坊”為支撐的農產品加工業、以“休閑體驗”為核心的高質量鄉村旅游、以“農村電商”為代表的鄉村數字經濟,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引進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精密儀器等生態產品利用型、生態產品賦能型、生態產品影響型產業,發揮產業更特、機制更活、輻射更廣的乘數效應。二是做強特色農業產業。實施茶葉全產業鏈提升,積極培育茶葉龍頭企業,加快建設茶香小鎮、新興茶葉精深加工園、茶產業數字管控全程溯源鏈條。發展林下經濟,推進香榧、油茶、食用菌、中藥材等產業提質增效,新建一批林下套種中藥材示范基地,完成香榧特色產業示范縣、裕溪“油香小鎮”建設,推進玉巖香榧產業強鎮項目。
實干擔當,書寫全民共富新篇章。一是夯實共同富裕基礎。建立防貧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推進“開發紅綠資源、促進紅區共富”、低收入農戶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試點等項目,打造“八個萬元”升級版,確保2022年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規范發展鄉鎮強村公司,全面消除集體經濟年總收入20萬元以下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行政村。二是持續改善生活品質。以更大力度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推進“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完善內聚外遷政策,探索市場化安置方式,完成搬遷2000人以上,重視后續幫扶,確保“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實施11個鄉鎮55個供水站農村飲用水供水保障行動。常態化推進危舊房治理改造,實現動態清零。
“按節下松陽,清江響鐃吹”?!白詈蟮慕厦鼐场辈粌H有自然美景、古村風光,也有百姓殷實生活的煙火氣。起跑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松陽立足“最大優勢是生態、最大特色是田園、最深底蘊是鄉土文化”的基本縣情,正以奮斗不息的姿態不斷拓寬花園共富路,為全省大花園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貢獻更多的松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