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東省:推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2 《四川省“十四五”城鄉人居環境規劃》發布
3 《廣東省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印發
4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十四五”規劃(2021-2025 年)》印發
5 江西省修訂《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實施細則》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同推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綠色低碳理念為引領,圍繞城市發展格局構建、鄉村建設水平提升、生活方式形成、建筑低碳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建造方式變革、城市運行管理、綠色金融支持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強化組織領導,健全會商機制,加強交流培訓,扎實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碳,加快轉變城鄉建設發展方式,助力山東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
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四川省“十四五”城鄉人居環境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要提高建筑節能標準,推動節能改造。嚴格執行新建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推動重點地區、重點建筑逐步提高標準,鼓勵開展近零能耗、零能耗項目建設。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等工作,推進城鎮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完善既有非節能建筑改造正向激勵和負向約束機制,引導社會資金投資。
近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廣東省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要不斷完善建筑科技研發和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集成應用,激發建筑業企業創新活力,到 2025 年,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基礎研究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以科技創新帶動建筑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工業化轉型升級。
日前,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印發了《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科技“十四五”規劃(2021-202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總體目標: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市場導向、企業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建設科技創新體系,實現科技要素的結構性配置。完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形成一批高水平企業創新平臺,孵化一批建設領域科創型企業,科技投入、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水平更上一個臺階,綠色建筑、智能建造、跨坐式單軌交通等領域技術繼續保持領先水平,全市建設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引擎。
近日,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修訂印發《江西省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要求,建設工程項目監理單位應當對建設工程項目落實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在監理日志中予以記錄,同時嚴格落實監理人員履職要求。對未落實實名制管理工作的,監理單位應責令施工單位限期整改。同時,建立全省統一的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服務信息平臺,確保全省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服務平臺的各項數據完整、及時、準確上傳至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