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 云, 傅 自 義, 楊 成, 張 祖 濤
(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水電站開發項目由于建設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加之移民搬遷涉及問題復雜難度巨大,使電站投資控制成為建設期管理的最大難點之一。尤其是電站復建項目的投資控制,是水電站開發投資中最不可控和最易超概預算的部分。不像電站主體工程項目實施區域范圍小、協調難度小、僅以工程本身的建設管理為工作重點。水電站庫區移民復建工程的建設范圍往往是庫區沿線數十公里,工作協調難度大,不可預見因素多。工程建設期、交工驗收期涉及的地方審批、監管程序復雜,水電開發業主單位建設管理人員對移民復建工程程序不熟悉。這些因素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資成本增加,如復建項目完成后難以移交地方管理維護部門造成業主單位長期管護維修增加額外成本;移民復建工程進度控制與水電站整體工程進度脫節引發趕工增加投資;復建項目過程管控中設計變更管理不嚴、建設管理不精細造成投資增加;地方協調不力,出現當地村民阻工的情況,從而增加額外投資等[1-2]。
如何在復建項目投資不超概的情況下社會效益達到預期目標是建設單位復建工程投資管理的重點。及時發現和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防控投資風險,確保投資項目按預定目標推進并取得預定收益,是建設業主的重要責任。堅持貫徹價值思維理念,建立科學高效的投資管理機制,實現建設投資有效管控,是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
在蘇洼龍水電站庫區移民復建工程建設過程中,業主不僅在投資管理中要有價值思維,在項目管理工作中不斷通過調整、優化管控措施以爭取投資價值的最大化,而且還要創新使用科學的綜合價值思維,全方位評判質量安全進度與效益、承包方成本控制與業主方投資效益、風險投入與產出等綜合價值,最終達到工程質量、安全、進度與投資效益齊頭并進,業主與承包方和諧共贏的目標,實現建設投資有效管控、工程建設總投資不超概預算目標。
提升承包方成本控制管理能力,也是有效增強建設業主投資控制的重要手段。一旦承包方成本管理失控,勢必造成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控制能力的嚴重下滑,導致項目管理失控,勞資糾紛不斷,社會穩定風險加劇,最終表現為工程建設停滯不前,業主方投資控制目標失控或失效,出現業主與施工方“雙輸”局面。因此,如何協助承包方提升成本控制管理能力一直是業主以綜合價值思維落實建設投資有效管控的重要內容。
1.1.1 協助承包方完成項目管理策劃
(1)在工程工序分包、勞務分包方面,力推以承包方提供施工設備、生產機具的純粹勞務分包,嚴禁切塊分包、包工包料或假借工序分包、勞務分包形式的工程分包,有效避免因勞資雙方糾紛出現工程施工暫停、短期不能有效恢復的局面,使勞務隊伍始終處于良好受控狀態。
(2)協助承包方完成取用當地材料的策劃、談判和采購,統一當地勞務用工標準、車輛運輸計量計價標準,有效降低承包方施工投入。
(3)在施工準備期,說服承包方將生產輔助設施準備先期進行調整為生產施工準備與生產輔助設施準備同步進行,在開始生活營地建設、生產輔助設施準備的同時,全力開展隧道、橋梁施工便道施工工作,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降低了施工成本。
(4)引導施工承包方提高電力保障能力,在協助增加足量備用電源的同時,業主要求承包方提高施工用電建設標準后期擬作為電站移民專項用電,并主動分攤承包方部分建設費用。
(5)在施工平面布置時,鼓勵施工承包方將基本生產、輔助生產和服務生產設施布置在蘇洼龍水電站淹沒紅線范圍內,既節約生產占地,不用支付當地政府臨時征地費用,業主亦不收取施工方任何費用。
1.1.2 幫助承包方創建良好外部社會環境
(1)在施工過程中,全力幫助承包方創建良好外部社會環境,減少當地阻工、堵工等施工干擾,有序推進工程建設,降低施工成本風險。
(2)針對地方協調的特點,采取以工程進度倒逼征地協調工作的措施,充分依靠地方政府,逐步打開施工局面。
(3)促成地方政府形成“場內問題、場外解決”矛盾的協調模式和“合法合規,政府主導,市場行為”參工務工的原則,將當地部分村民以現場采取不正當的手段表達的各種訴求引導到工地外處理,避免因村民訴求未達到而造成的阻工等不利事件,保證工程建設正常推進。
(4)針對特別困難施工段和難以協調的施工段,業主組織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及時調整設計方案,避免地方征地拆遷矛盾、消除施工安全隱患,避免施工承包方窩工、停工,確保工程施工有序進行。
1.1.3 幫助施工承包方進行工藝創新
(1)幫助施工承包方實施以降低施工成本為主的工序優化和工藝創新,協助制定隧道“早進洞”施工工藝,創新隧道進洞施工措施策劃,以提高施工安全、進度保證。
(2)調整施工承包方分解一期支護為初期支護和加強支護的進度優化思路,解決公路工程隧道開挖、支護循環時間過長問題,并幫助施工承包方利用水電行業施工經驗優化隧道開挖光面爆破工藝。
(3)協助完成隧道開挖、一期支護、仰拱施工、二期支護鋼筋綁扎、二期襯砌等多工序同步作業,開挖臺車、支護臺車、鋼筋臺車、二襯臺車等多部臺車有序推進,隧道開挖、拱架施工、混凝土噴護和混凝土澆筑等多工種全時段施工的隧道開挖支護新工藝
(4)完善并完整實施“首件工程驗收制”,將首件工程成本控制理念與質量、安全、工藝控制完美結合,形成首件工程樣板全面推行;倡導“嚴禁洞室超挖”的隧道開挖理念,幫助施工承包方全面采用并不斷改進光面爆破施工技術,全部15條總長20.5公里隧道未發生一處非地質原因超挖。
1.1.4 協助施工承包方制訂成本核銷管理辦法
指導、協助施工承包方建立健全物資、材料、質量、安全等管理制度和成本核銷管理辦法,并會同監理單位定期檢查施工承包方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及時反饋管理信息并督促施工承包方整改、提高,始終把施工承包方成本管理當成業主自身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來抓,得到施工承包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取得施工承包方成本控制和業主的投資控制“雙贏”效果。
業主把綜合價值思維引入風險控制策劃與管理,提前謀劃布局,及時管控風險,有效控制投資。
1.2.1 對甲供材料現場管理和供應及時性問題提前策劃布局
嚴格甲供材料的進庫、保管和出庫管理,加強現場材料管控,每月清庫盤點,及時掌握材料庫存動態,施行復建工程甲供材料統一管理。標段之間、施工承包方之間要根據需要有序實行橫向材料調撥。從綜合成本考慮,變更甲供袋裝水泥為散裝水泥,更有利于工程施工和成本控制。考慮國道318線川藏段季節性擁堵(主要是旅游旺季、雨季和冬季)和敏感時期交通管制甲供材料無法及時到位的情況,指揮部提前謀劃,變更施工承包方庫存15天為30天,增加主要材料倉儲容量,并要求施工承包方提前聯系生產廠商和運輸車隊,儲備足夠自購能力。在蘇洼龍電站復建工程施工期間,通過采取主要材料供應應急反應決策機制,有效避免了因道路交通和敏感時段造成材料供應不及時的難題。
在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的同時,針對業主不能解決的部分難題,鼓勵施工單位充分考慮綜合成本效益,及時采取靈活、高效的協調策略,以施工單位為主體開展地方征地協調工作,解決了許多棘手問題,避免了工程建設阻工停工風險,保證了施工正常進行。
1.2.2 協助施工承包方加強施工要素保障 有效施行風險管控
考慮G215復建工程項目多、工期緊、工程量大的特點,業主在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批復的施工組織設計配置資源的同時,還需要求施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設備設施投入,增加的部分經監理核實后以趕工措施費用形式給予施工單位補償。項目部分資源投入量較施工單位投標施組增加一至二倍,其中拌合樓為15座,洞挖設備設施23套,架橋機6臺,2萬kVA變電站一座,鋼模臺車20臺,砂石加工系統5座。基于當地農網電源供電不穩經常造成施工用電中斷的現實,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合同要求足額配置柴油發電設備,業主還自行購置部分大型柴油發電機(容量約0.2萬kW)供施工現場緊急使用。為保證敏感時期和雨雪季火工材料供應,要求施工方自建倉庫自行儲備炸材,充分發揮施工方的地方協調能力,業主給予倉儲補償。鼓勵施工方利用開挖料自行儲存、加工人工骨料,降低施工方購買地材成本的同時,杜絕地方采購人工骨料供應不及時現象,保證工程施工的延續性[3]。
1.2.3 建立健全質量、安全、環水保應急風險管控機制
協助施工承包方建立質量、安全、環水保管理長效機制,納入工程施工日常管理,并全方位樹立“質量(安全、環水保)即效益”的成本管理意識,將質量、安全、環水保管理與成本管理緊密結合,積極防范事故風險,妥善應對隱患管控。
1.2.4 創建完整的施工進度風險管控機制
為確保三條近三公里長隧道施工工期,業主多次組織專家咨詢和內部討論,超前謀劃,擬定多個增加施工支洞措施和加快施工進度方案。針對部分橋梁因征地原因導致開工滯后可能影響全線貫通的情況及時發布過程風險預警,要求施工承包方及時調整施工組織,消除進度風險。對已經形成的進度滯后,業主及時組織施工單位分析原因,采取趕工措施。除召開進度月例會、全年(半年)計劃會外,還針對進度風險高、施工難度大等問題,項目及時組織召開技術專題會研究措施,及時排除進度滯后風險。
1.3.1 科學合理進行設計變更
庫區復建公路工程戰線長,項目多,設計變更不可避免。業主牢牢把握現場設計變更權限,規范設計變更決策流程,不分變更項目規模大小、金額多少,均由業主復建指揮部現場認定后,并由建設四方技術商務聯席會議研究,通過后交由業主分公司技術經濟會討論,再交由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決策。對較大設計變更以上變更業主決策完成后先請專業的交通工程設計咨詢服務單位研究評估,再按交通工程設計變更處理程序交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審定。經過嚴格的決策程序和業主現場把關,蘇洼龍庫區復建公路工程設計變更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工程技術類變更控制在合同總價的5%以內。
1.3.2 降低工程建設成本 優化投資設計
指揮部針對工程實際做了大量設計優化工作,優化減少9座橋梁(或改橋梁為涵洞),洞口工程優化7處,降低了工程建設投資約500余萬元[4]。
為避免大規模明挖對植被的破壞,在確保蘇洼龍電站截流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復建公路長期安全穩定運行,將部分明線公路改為洞線,雖增加了近400萬元的投資,但這項增加的投資為改善當地民眾的出行條件、保護水土流失做出了貢獻,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企業品牌效益綜合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也是復建工程管理運用價值思維理念的體現[5]。
通過對水電項目移民復建工程建設投資控制創新管理的分析研究,大膽探索、實踐綜合價值思維,蘇洼龍電站復建工程建設管理、投資控制取得較好效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取得雙豐收,企業品牌取得社會廣泛認同。
G215復建工程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一起社會穩定事件,質量、安全、環水保、工程進度和投資控制全面受控。G215復建工程的按期建設完成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有效緩解了“10·11”、“11·03”兩次白格堰塞湖特大地質災害帶來的社會影響,保證了當地通行,減少了損失,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有效提升了企業信譽和中央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蘇洼龍庫區復建公路于2016年7月1日正式開工,2018年10月全線完工通車,2019年10月29日通過交工驗收,成為甘孜州第一條通過交工驗收的移民復建公路工程。
2020年7月,經審計部門交工驗收工程審計和財務審計認定:G215復建工程建筑安裝工程概預算18.91億元,概預算總投資21.49億元。實際完成建筑安裝工程投資17.57億元,占概預算建筑安裝工程投資的92.91%,節約概預算投資1.34億元;實際完成工程總投資金額約20.97億元,占工程概預算總投資的97.58%,節約概預算投資0.52億元。基于綜合價值思維的投資控制管理創新取得良好效果。
(1)妥善選擇水電項目移民復建公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與工程建設投資控制息息相關,整合各方力量組成專業團隊管理水電項目移民復建項目能有效達到管理目標。
(2)踐行綜合價值理念,真正從施工承包方角度實施成本控制幫扶,達到業主、承包方“雙贏”目標,才能有效實現業主投資控制目標最大化。
(3)建立快速反映和決策機制,及時有效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并進行風險控制預策劃,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防范工程建設投資控制風險。
(4)有效把控設計變更,按綜合價值思維綜合考慮質量、安全、進度及社會影響等因素來決定是否進行設計變更,能促進施工承包方施工積極性,助力當地社會發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發揮投資控制的綜合效能。
(5)基于綜合價值思維的投資控制管理創新成果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設管理綜合水平,或許對其他工程建設管理有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