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洪 王保中 聶艷秀
延安時期,毛澤東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在充分吸收借鑒前人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社會發展狀況,在黨員干部和群眾間加強道德教育,強化人民的道德修養,為鞏固和發展陜甘寧邊區各項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延安時期毛澤東道德教育思想受到中國古代道德教育思想、中國近代道德教育思想、西方資產階級啟蒙學者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刻影響,是延安時期毛澤東道德教育思想理論來源。
(一)中國古代道德教育思想。毛澤東學生時代就深受儒家經典著作的熏陶和影響,同時他還喜歡唐詩宋詞,文化功底深厚。孔子講究仁愛,主張“守禮”與“內省”并重,通過不斷反省進行自我完善,毛澤東受到孔子自我道德約束與檢驗思想的影響,強調要注重道德修養;同時受到屈原、王昌齡、顧炎武等愛國人士思想觀念、道德境界的影響,毛澤東認識到塑造道德典型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他結合實際,勇于探索,為其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典型示范教育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中國近代道德教育思想。近代中國道德教育思想也對毛澤東道德教育思想的發展影響深遠。毛澤東接受了中國革命先驅譚嗣同、楊昌濟、李大釗等人先進思想的熏陶,經過消化與理解,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譚嗣同對封建主義思想中的陋習進行了尖銳批判,這些思想對毛澤東破除舊俗產生了很深的啟發。楊昌濟對毛澤東的影響較大,毛澤東曾回憶說道:“他非常強烈地信奉他的倫理學,并力圖鼓勵他的學生立志做一個正直善良,講道德,對社會有用的人。”①這給予了當時的毛澤東很大鼓勵和啟發。李大釗在《庶民的勝利》一文,主張能夠改變原有的狀態,喚起國人覺醒,這也給毛澤東道德教育很大的思想啟發。
(三)西方資產階級啟蒙學者的道德教育思想。西方資產階級啟蒙學者的思想對毛澤東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發展有較大的影響。毛澤東受到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嚴復的天演論等思想的影響,促使他主張接受全新的思想。盧梭在其代表作《民約論》中提出“天賦人權論”的思想主張,強調“主權在民”的思想,初步奠定了毛澤東革命民主主義的理論基礎,形成了保障人民權利的思想,也成為他批判封建倫理綱常的重要思想武器。
(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道德教育思想。馬克思說:“一切以往的道德歸根結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②由此看出,馬克思非常注重道德教育,這也體現在馬恩的經典著作中,毛澤東通過對馬恩經典著作的閱讀,通過各種途徑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強化對國人的道德教育。
毛澤東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在教育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現代社會道德教育的發展提供借鑒。
(一)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強調知行合一。延安時期,毛澤東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研讀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通過舉辦學習班、學習講座等多種形式,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指出:“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③毛澤東強調黨員干部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同時,不應該只局限于知識的學習,知識的學習最終也是為實踐服務的,警示黨員干部應學以致用,轉變學習方法,注重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結合陜甘寧邊區發展現狀,進行具體實踐,做到知行合一。
(二)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愛國意識。延安時期,通過多種途徑的宣傳教育,為中國革命的發展培養了一批有理想的愛國人才。當時,正處在一致抗戰的時期,毛澤東通過發表《論持久戰》來增強大眾的覺醒,喚醒社會大眾的民族意識,這就將個人理想上升到愛國的高度上。同時,廣泛運用報刊、標語等形式,強化民眾的愛國教育,強烈抨擊賣國賊和漢奸的行徑,喚醒民眾的愛國之情,提高大眾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加強榜樣教育,強化示范引領。延安時期,毛澤東非常注重提高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對榜樣人物的深刻理解,并通過榜樣人物身上的道德精神,激勵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向其看齊,提高自身道德素質。
毛澤東同時強調要“加強對榜樣人物的教育引導”。④榜樣人物既有革命英雄人物,又有普通社會大眾,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榜樣人物同樣如此。所以,毛澤東多次在陜甘寧邊區勞模大會上對模范人物表彰贊揚,又反復強調模范人物不要自滿、不可驕傲,這樣讓模范人物始終贏得民眾的信任,并為民眾做好榜樣。
(四)堅持實事求是,不斷為人民服務。堅持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延安時期,黨中央對土地革命時期黨內出現的“左”傾思想進行糾正,毛澤東對此進行分析,指出是主觀主義思想的影響。因此,在長期的總結中,毛澤東提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要求堅持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毛澤東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⑤要想落實實事求是的思想,黨員干部不能脫離人民群眾,必須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知行合一。毛澤東道德教育思想受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道德教育思想的極大影響。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毛澤東主張辯證、理性地看待問題,這對當時條件艱苦的陜甘寧邊區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陜甘寧邊區的發展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影響。時至今日,中國共產黨仍以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為指導,深化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精神要義,傳承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理論內容,在學習延安時期毛澤東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礎之上,深刻把握道德教育內容的實質,結合時代特征,融入時代特色,加強時代新人培養,培育明大德、擔大任的時代新人。
毛澤東指出:“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⑥強調實踐的作用,這是毛澤東在延安時期一直對黨員干部所強調的。在青年道德教育過程中,強化理論學習的同時,要注重實踐養成,克服本本主義,強化知行合一,培養勇于實踐、敢于實踐、善于實踐的新時代青年。
(二)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理想信念是基于歷史和現實發展條件的偉大認識,實現理想信念的過程中需要強化責任擔當、夯實政治本領,理想信念在實踐中歷練、在實踐中養成。立足當代,感悟現今,疫情期間,那些最美逆行者甘冒生命危險去支援,他們肩負責任勇于擔當,誓言鏗鏘,丹心閃耀,向廣大青年展示出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正所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的潮流中,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也只有這樣才能志堅,才能志遠,才能更好地譜寫時代新篇章。
(三)選樹典型,強化引領作用。延安時期,毛澤東注重道德教育,一直強調榜樣示范的引領作用,宣傳其優秀事跡,并且以身作則,親身示范,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邊區群眾的道德行為。新時代,道德模范、榜樣人物層出不窮,對于榜樣人物的正向引領作用要發揮好、宣傳好,進而拉近人民群眾與榜樣人物的距離,充分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
選樹榜樣要體現群眾性,毛澤東選樹榜樣始終堅持源于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原則。榜樣人物是立足于群眾的,為群眾服務的,貼近群眾的,只有這樣示范引領作用才能發揮得更好,更容易被群眾接受。
(四)腳踏實地,心系人民。《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⑦新時代,黨員干部要腳踏實地工作,踏踏實實做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時刻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保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強化對人民的責任與擔當,這就要求對黨員干部的行為進行監督,同時,強化黨員干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自我教育,心系人民,為民辦實事。
[注釋]
①[美]埃德加·斯諾 著.紅星照耀中國[M].董樂山 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136.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1.
③毛澤東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9.
④任妍.延安時期毛澤東榜樣教育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2.
⑤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5.
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⑦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