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海晶,龔 博,劉 瑞,仙笑笑
(潞安化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壓力容器由于耐腐蝕性能較差,導致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缺陷。相較于普通鋼材,不銹鋼在耐腐蝕方面具備極強的性能,機械性能較好,主要原因是不銹鋼表面出現鎳、鉻的鈍化,形成耐腐性能極高的氧化膜。但是在遭遇到氯離子后,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縱然再強也會面臨破壞的危險,因此針對氯離子對于壓力容器造成腐蝕的影響,進行深層次的研究以及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方法對其解決,具備極其重要的現實價值。
有關氯離子腐蝕壓力容器的機理,一種普遍認可程度較高的理論即吸附理論。此理論是以對氯離子自身的研究作為基礎,與成相膜理論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吸附理論指出,氯離子會對壓力容器產生程度較大的腐蝕,氯離子對于金屬有很強大的吸附能力,即金屬可以自動吸收氯離子。一旦金屬表面附著大量的氯離子,金屬表面的氧化膜就會產生破壞、消耗,最終可能完全消解掉。一旦完全消解氯離子就會完全取代金屬表面原有的鈍化離子,并與金屬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較多的氯化物。氯化物化學性質不穩定,極容易出現可溶性物質,給壓力容器在腐蝕方面帶來極大的影響。氯離子對于壓力容器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蝕,且影響腐蝕程度相對較大,不論是從哪一種理論進行研究,都需要從客觀實際的角度出發,對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預防和解決。
氯離子會對壓力容器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蝕,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腐蝕如何形成,是新時期對其進行研究的重點課題。成相膜理論針對氯離子在腐蝕原因方面展開深層次的研究,在現階段得到普遍認同。支持成相膜理論的人認為,氯離子半徑相對較小,因此氯離子在穿透性方面的性能較強,氯離子一旦處于游離狀態,氧化膜內部的細小孔隙極易被其穿透,在穿透之后就會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附著。在金屬表面如果氯離子附著面積過大,就會導致金屬表面的氧化膜結構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從而出現腐蝕。成相膜理論相對比較貼合實際,因為發生化學反應的確是導致腐蝕出現的主要誘因,在日后的研究分析中可以以成相膜理論為基礎,對壓力容器抗腐蝕的方法進行研究探討。
在壓力容器發生的腐蝕失效中,其中應力腐蝕失效占比45%,因此對于壓力容器在應力腐蝕失效方面的研究極其重要。應力腐蝕是指在腐蝕介質、拉伸應力二者共同作用下,導致低應力出現脆性斷裂的現象。應力腐蝕通常會在既定的條件下出現:①在拉應力的作用下;②能夠出現應力腐蝕的環境,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蝕介質,壓力容器通常會在含氧的氯離子腐蝕介質、硫化氫以及硫酸氫溶液中才容易出現應力腐蝕;③通常情況下在碳鋼合金中應力腐蝕出現的概率較大;④應力腐蝕出現裂紋的原因與氯離子的溫度、濃度有關。
壓力容器中應力的主要來源:①在容器外表面由于外荷載所引起的拉應力;②壓力容器在制造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同程度的殘余應力,例如在裝配時會出現裝配殘余應力,在制造時會出現焊接殘余應力。化工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壓力容器可以接觸到不同形式的介質,大部分介質中都包含氯離子,壓力容器極易出現應力腐蝕失效現象。
鎳鉻不銹鋼所制成的壓力容器,如果處在含氧的氯離子水溶液中,金屬表面會產生氧化膜,可以有效防止出現腐蝕,導致不銹鋼出現鈍化現象。因為壓力容器自身的拉應力、保護膜厚度增加所導致的附加應力,會致使局部保護膜破裂,破裂位置的基體金屬直接暴露在腐蝕介質中,此處電極電位相較于保護膜完整情況下低,從而導致微電池出現陽極,最終形成陽極溶解。由于陰極大、陽極小,所以陽極在溶解時的速度極快,腐蝕出現一定程度之后會形成一層新的保護膜,但是由于拉應力的作用又會重新被破壞,再重新形成新的陽極溶解。保護膜在反復形成—破裂的過程中,局部某些腐蝕狀況急劇加深,最終造成孔洞;而孔洞又會導致應力集中,急劇加速孔洞表面的塑性變形和保護膜破裂,在拉應力和腐蝕介質相互作用下,最終導致應力腐蝕裂紋的出現[1]。
要針對應力腐蝕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就需要從內在因素著手,合理選擇材料,再從外部因素著手,對電位、介質、應力等進行控制。具體進行時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具體應用。
(1)應用耐應力腐蝕的材料。近些年耐應力腐蝕的壓力容器出現了不同的形式和種類,例如鐵素體-奧氏體雙相鋼、高鉻鐵素體鋼、高硅奧式體鉻鎳鋼、高純奧氏體鉻鎳鋼,其中抗應力腐蝕性能最好的是鐵素體-奧氏體雙相鋼。
(2)對各種應力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對壓力容器進行具體裝備時,需要盡量降低應力集中的情況,和介質接觸的部位具有最小程度的殘余應力,避免出現劃傷、磕碰,在焊接時嚴格遵守工藝標準。
(3)在操作時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工藝條件、操作會在壓力容器腐蝕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需嚴格控制原料成分、壓力、流速、pH 值、介質溫度等工藝指標。在工藝條件規定的范圍之內,可以添加適當的緩蝕劑。在溶解含氧氯化物時,如果應用到鎳鉻不銹鋼,需要氧的質量分數低于0.001‰。此外,在水中氯離子的質量分數如果為0.5‰,只需要添加質量分數分別為0.000 5‰的亞硫酸鈉混合物、0.15‰的硝酸鹽,就可以獲取極好的效果。
(4)壓力容器的管理以及養護維修。為了讓壓力容器在長期運行中的安全性得到合理保障,需要對于壓力容器相關的法規條例進行嚴格執行,壓力容器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對其存在的缺陷必須展開嚴格檢查,實時獲取壓力容器運行過程中缺陷的具體情況,并采取合理措施進行解決,最大限度降低設備出現腐蝕的概率[2]。
導致孔蝕出現的因素較多,溫度、pH 值、介質性質、表面狀態、合金或金屬的性質等,都是導致孔蝕的主要誘因。大部分孔蝕發生的條件,都是在含氯化物或者氯離子的介質中。具有自動鈍化特點的金屬,孔蝕敏感程度較高,轉化能力更強。
在陽極出現極化的情況下,介質中如果含有氯離子就可以導致金屬出現孔蝕,而且伴隨氯離子濃度的不斷升高,孔蝕電位會出現下降,導致孔蝕出現的概率增加,最終導致孔蝕加劇。在介質中,靜止狀態下相比較于流動狀態,更容易導致孔蝕速度加快。介質流速對于孔蝕而言,在減緩方面可以起到雙重的作用并加大流速:一方面,可以幫助溶解氧向金屬表面進行輸送,致使其快速形成氧化膜;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金屬表面出現沉淀物的概率,從而減少孔蝕出現的概率[3]。
(1)在壓力容器中添加硅、氮等元素,可以改善鋼種的性能。耐孔蝕的不銹鋼大體分為3 種:奧氏體不銹鋼,鐵素體—奧氏體雙相鋼,鐵素體不銹鋼。在設計時優先應用耐孔蝕的材料。
(2)減少介質中氯離子的含量,在操作時嚴格禁止漏、滴、冒等情況的出現。
(3)在工藝條件全部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添加緩解腐蝕的溶劑,增加鈍化膜穩定性,促進受損鈍化膜再次鈍化。
(4)應用外加陰極的電流保護方法,抑制孔蝕出現。氯離子對不銹鋼壓力容器所造成的腐蝕,對壓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會造成較大影響。即便在設計時相對比較合理,制造時精準度較高,可以極大程度降低容器自身的缺陷,但應用時間一旦較長,由于摻雜各種不同的復雜因素,容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措施,對其進行防護,讓生產過程具有穩定性。在操作時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規定,強化設備的管理工作,對容器進行定期檢查,保證容器在規定壽命之內,運行中的安全性能夠得到保障[4]。
對壓力容器出現腐蝕問題進行解決的方法并不單一,有很多措施可以預防腐蝕現象出現,還可以提升壓力容器在運行中的效果以及應用性能。在日后發展過程中,對于氯離子出現腐蝕的問題,還要繼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發掘更多的原因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解決。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壓力容器由于具有特殊的要求和性能,在對氯離子腐蝕現象進行控制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不要出現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