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麗 張芳仙 王艷波▲
1.甘肅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甘肅蘭州 730030;2.甘肅省人民醫院產科,甘肅蘭州 730030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ction,PFD)是盆底支撐功能減弱或盆底組織發育不良而引起的一組綜合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糞失禁等[1]。PFD的發生率高,隨年齡而逐年增長,嚴重的影響了女性的生活質量[2]。國外的一項研究提到初產婦分娩1年后PFD的發病率為64.00%[3],我國產后6周PFD發病率達76.51%[4]。研究表明[5],PFD的高危因素為妊娠和分娩,產婦易發生PFD。而盆底肌訓練(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可以有效減少PFD的發生,能預防和治療尿失禁[6]。目前,有關PFMT的研究主要針對的人群多為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婦女,調查地區多為東部、北部,而調查發現西部地區的女性缺乏盆底肌康復意識,PFD發病率高達83.50%[7]。故本研究通過調查產褥期女性盆底肌訓練的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產后盆底肌康復提供臨床依據。
選取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就診于甘肅省人民醫院產科門診部的210名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20歲;單胎、活胎產婦;無盆腔疾病手術史;產后42 d復診,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者。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2.1 基本資料問卷 包括年齡、文化程度、產次、分娩方式等。
1.2.2 盆底肌訓練知信行及需求調查問卷 采用張明娜等[8]編制的問卷,其中盆底肌訓練知信行問卷包含認知(18個條目)、態度(8個條目)、行為(6個條目)3個維度,共計71分。分值越高,說明產婦對盆底肌功能鍛煉的認知、態度與信念、行為越強。將各維度得分轉化為標準分,標準分=平均分/71×100。標準分>85分為“優”,<60分為“差”,介于兩者之間為“良”[9]。盆底康復知識的需求問卷包含8個條目[8],分別為產褥期婦女最關注的問題、希望獲取PFMT的途徑、方式等。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和內部效度指數分別為0.928和0.933。
通過電子問卷收集資料,研究者在產科門診部征得產婦同意后發布問卷,采用統一指導語,要求調查對象填完立即提交問卷。發放問卷210份,回收有效問卷204份,有效回收率為97.14%。
使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描述。單因素分析中各變量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F檢驗,將單因素分析中P< 0.05的影響因素納入多元線性回歸,變量進入條件a=0.10,剔除條件a=0.15,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顯示,產婦盆底肌訓練知信行總標準分(68.91±11.80)分,處于中等水平。其中認知得分(71.11±17.95)分,65.20%(133/204)的 產 婦了解PFD的臨床表現,60.78%(124/204)的產婦知道PFMT。態度得分(75.87±8.33)分,97.70%(200/204)的產婦希望得到PFMT,但信念不堅定,僅15.69%(32/204)的產婦會終身鍛煉。行為得分(41.63±10.33)分,50.00%(102/204)的產婦主動了解過PFMT的相關知識,49.02%(100/204)的產婦進行過PFMT,多數為產后1個月及以后開始訓煉28.43%(58/204),1.96%(4/204)每天堅持鍛煉,以有時訓煉為主19.12%(39/204)。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收入、孕期增重、產次的產婦比較,其盆底肌訓練知信行總分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產婦盆底肌訓練知信行的單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P< 0.05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盆底肌訓練知信行總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見表2。結果顯示,產婦盆底肌訓練知信行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為文化程度、孕期增重情況(P< 0.05)。見表3。

表2 產婦盆底肌鍛煉知信行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自變量賦值

表3 產婦盆底肌鍛煉知信行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調查顯示,多數產婦希望在孕期占67.16%(137/204)、產后出院宣教占59.80%(122/204)時,通過醫生和護士口頭宣教占85.29%(174/204)獲取PFMT相關知識,樂于接受地形式為視頻動畫94.12%(192/204)。64.71%(132/204)的 產婦不了解PFMT的重要性,64.22%(131/204)的產婦不能堅持鍛煉,進而阻礙或影響其進行盆底肌鍛練。
本研究顯示,產婦盆底肌訓練知信行總分為(68.91±11.80)分,略高于張明娜等[8]的調查結果。可能為近年來醫護人員逐漸重視產后康復,加大了其宣傳力度;加之,越來越多的產婦從互聯網和微信等社交平臺獲取知識,其盆底康復意識有所提高。但產婦對PFD的認知仍普遍較低,未聽說過PFD的產婦達38.73%(79/204),34.80%(71/204)的產婦不清楚其臨床表現,部分產婦不認為妊娠、分娩會導致PFD,說明多數產婦雖知曉PFD,但對其高危因素、臨床癥狀了解甚少。所以健康宣教時需加強此知識的宣教。
研究表明[10],產后隨著年齡地增加,盆底肌的穩定性和協調性逐漸變差,盆底肌力減弱,易發生PFD。因此,需大力宣傳PFD的防治知識,讓女性知曉PFMT。PFMT能增強盆底肌的收縮力,提高其功能[11]。但本研究顯示,產婦PFMT的行為較差,僅49.02%(100/204)進行過PFMT,1.96%(4/204)每天堅持鍛煉,遠低于相關調查的27.20%[12],但兩者均未達到長期有效訓練的要求[13]。可能原因為產婦不了解PFD的危害性,對PFMT知曉率低,加之長期堅持PFMT較枯燥乏味,依從性差。因此,醫務人員要做好產后康復的宣傳和指導工作,通過視頻、動畫、宣傳冊等形式,告知孕產婦PFD的相關知識,提高其認知,促使孕產婦進行PFMT。社區也需加大PFMT的宣傳力度,利用社區宣傳欄和科普講座對產婦進行產后康復的宣教,使產婦重視盆底肌訓練[14]。另外,建立家庭支持護理體系,由家庭中一位成員作為主要負責人,由其協助、督促孕產婦進行PFMT,提高孕產婦的依從性[15-16]。
產婦PFMT的知信行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本研究發現,孕期體重增長程度、文化程度是其主要的影響因素。該結果與代貝貝等[17]的研究結論相似,認為文化程度越高的產婦,其盆底肌訓練知信行水平越高。可能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產婦,自我認知和學習能力較強,能主動去獲取產后康復的相關知識,更重視PFD,PFMT的依從性較好。另外,孕期體重增長程度也會影響產婦PFMT知信行水平,孕期體重增長<12.5 kg的產婦,知信行水平更好,這與相關研究結果相符[12]。可能孕期體重控制良好者,會更加關注自身的體態和身體健康,更能堅持PFMT。
本研究結果顯示,多數產婦希望從醫護人員口頭宣教中獲知盆底肌康復的相關知識,最好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呈現。由此可見,科室要加強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利用微信平臺廣泛傳播PFMT知識。另外,可以在產褥期舉辦“寶媽盆底肌康復研討會”,加強產婦對盆底肌訓練的認知[18]。
綜上所述,產婦普遍缺乏PFD的相關知識,尤其是預防知識。產婦PFMT的態度較好,想迫切獲得產后康復的知識,但PFMT的行為水平較差,依從性差。所以,醫護人員仍需加強產后康復的健康宣教,根據不同特征孕產婦的認知程度,尤其是孕期超重、文化程度偏低者,制訂個性化干預方案,提高孕產婦對PFD的認知水平;另外,社區人員和家庭成員都應積極參與其中,共同促進產婦進行盆底肌訓練。目前,本研究僅進行了小樣本的橫斷面調查,今后還需擴大樣本量,針對不同時期的女性進行深入研究,如中老年女性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