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21 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期間,為統籌推進安全宣傳“進煤礦”“主動上門送安全”工作,切實提升社會公眾安全素質和應對突發事故的處置能力。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新疆局會同哈密市應急管理局、哈密市礦山應急救援支隊、國網哈密能源有限公司,在大南湖一礦開展了煤塵爆炸事故專項應急演練。
6點12分隨著值班電話的響起,本次演練正式拉開了帷幕。演練以模擬“1307工作面發生煤塵爆炸事故,23人安全升井,2人失聯”的場景展開,新疆局立即啟動Ⅳ級應急響應,成立救援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迅速做出反應,投入到緊張有序的應急救援中,并下派事故現場工作組,前往事故一線,協調指揮救援行動。在新疆局復合災害監測預警大廳,擔任本次領導小組組長的總工程師常源強調:現場要結合煤塵事故特點,細化搶險救援方案,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救援”的原則,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杜絕盲目施救;要堅持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加強救援過程中的安全預警監測,做到人員到位、技術到位、保障到位,提高救援安全系數,嚴防次生、衍生事故的發生。
整個演練按計劃歷時1 小時16 分鐘,最終2 名失聯被困人員順利升井,各項監控指標恢復正常。本次演練場景設計科學合理、應急響應迅速及時、救援處置科學高效,新疆局指揮部13 人及煤礦現場100 余人配合默契,有效檢驗了遠程執法平臺的實際應用性和新疆局礦山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達到了以演代訓、以練促戰的預期目標。
演練結束后,新疆局總工程師常源指出,此次演練活動深入宣傳貫徹黨中央關于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做好“安全生產月”活動的相關要求,體現了對“消除事故隱患、筑牢安全防線”的高度重視,這對煤礦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起到極大地推動作用,演練達到了預期效果,取得了圓滿成功。但各單位還要在總結這次演練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實際,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積極探索應急演練的新方式、新方法,保證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時,能迅速、高效、科學、安全地協調、指導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降低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不斷提升職工安全生產意識,全面錘煉應急救援、自救互救、防范事故能力,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礦山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