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十八屆)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暨“十四五”智能制造規劃宣貫會日前在鄭州召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吳甫在會上作重要發言時提出了“十四五”全行業智能制造目標:到2025年,行業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企業初步實現智能化轉型,有條件、有基礎的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進展明顯,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取得新成果,逐步形成行業智能制造協同發展體系。
圍繞總體發展目標,吳甫提出了八大重點任務:
一是推動行業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選擇一批石油和化工細分行業中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為突破點,基于各細分行業特點和個性化需求,推動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
二是加快行業智能制造核心技術攻關。圍繞各細分領域核心業務環節,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應用,形成滿足行業重大應用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開展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和智能裝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石油和化工行業融合應用研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組建聯合體率先開展新技術創新試點,推動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在行業各細分領域的推廣應用,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三是促進中小企業智能化升級。積極引導有條件的化工中小企業在核心領域進行數字化升級與改造,進一步提升數字化運營能力。支持行業數字化服務商構建面向化工中小企業的低成本、易應用的數字化服務平臺,推動企業上云,利用云平臺資源在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管理與過程控制優化、市場營銷等方面開展智能化應用。
四是推動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大力推進5G、云計算、工業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化工園區現代化管理深度融合,推動智慧化工園區標準建設與實施,構建以互聯互通為基礎,大數據應用為核心的化工園區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園區信息資源和公共數據的互聯共享,建設智慧化工園區。
五是開展行業智能制造基礎性工作。大力推動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優先研制一批行業急需、影響力較大的智能制造國家/行業/團體標準。持續開展行業智能制造評估診斷和對標引導,不斷完善智能制造成熟度模型、評估體系和評估方法,建立行業智能制造評估規范。構建適用于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特點的標準體系,開展標準宣貫與推廣應用。總結行業智能制造典型應用模式,形成一批行業智能制造優秀解決方案。
六是加大行業典型示范與推廣力度。開展智能創新試點應用,選擇不同領域、不同規模、具有代表性的業內標桿企業,樹立一批行業典型應用標桿和創新示范模式。總結典型應用經驗,加大宣傳和推廣的力度,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和機構組建聯盟或者聯合體,采用市場化運營的模式向行業輸出經驗和產品方案,推動新應用和新模式由示范向全行業推廣普及。
七十培育行業智能制造生態體系。構建兩化融合業務發展圖譜,形成可參考、可復制的行業智能制造建設體系,建立覆蓋企業全流程、全業務領域的功能應用路線圖。建設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和基礎動態信息庫,開展供應商信用評級和產品方案定級評價,促進行業智能制造技術服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組織實施行業智能制造優秀產品(平臺)和方案服務商培育行動,提升行業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行業智能制造人才培養體系,采用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技術與業務應用相結合的方式,培養一批滿足當前行業智能制造發展需求的專業性人才。
八是實施工業信息安全保障工程。加大工業控制網絡、工控產品以及工業互聯網應用研究,推進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工控系統軟件應用。支持國產化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安全產品推廣應用,落實重要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推動行業數據資產分類分級管理,組織企業數據資產分類分級管理系統開發,激發工業數據資源要素潛力,促進工業數據匯聚共享,進一步提升數據治理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