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以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原料用能不納入全國及地方能耗強度和總量雙控考核,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
《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8%、8%、10%以上、10%以上。
《方案》指出,“十四五”是實現碳達峰的關鍵期和窗口期,抓好節能減排工程有利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有利于進一步夯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基礎。《方案》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堅持系統觀念,突出問題導向,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和關鍵環節,部署開展節能減排十大重點工程。
《方案》提出的建設十大工程中涉及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明確,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為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廣一批先進節能減排技術,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涂裝類、化工類等產業集群分類治理,開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改造。加快綠色數據中心建設。
《方案》指出,推動工業園區能源系統整體優化和污染綜合整治,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推進供熱、供電、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強一般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集中貯存和處置,推動揮發性有機物、電鍍廢水及特征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綠島”項目建設。
《方案》明確,推進原輔材料和產品源頭替代工程。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為重點,推進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膠黏劑、清洗劑。深化石化化工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對易揮發有機液體儲罐實施改造。加強油船和原油、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治理。
為確保完成“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方案》明確從八個方面健全節能減排政策機制:
一是優化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合理確定各地區能耗強度降低目標,完善能源消費總量指標確定方式。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不納入地方能源消費總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納入全國及地方能耗強度和總量雙控考核。
二是健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形成有效減排能力。完善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考核體系,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強化總量減排監督管理。
三是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嚴禁違規“兩高”項目建設、運行,堅決拿下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加強對“兩高”項目節能審查、環評審批程序和結果執行的監督評估。嚴肅財經紀律,指導金融機構完善“兩高”項目融資政策。
四是健全法規標準。推動修訂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等部門規章。
五是完善經濟政策。各級財政加大節能減排支持力度,統籌安排相關專項資金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覆蓋范圍。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
六是完善市場化機制。深化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培育和發展排污權交易市場。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全面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規范開放環境治理市場,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強化能效標識管理制度。推行節能低碳環保產品認證。
七是加強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嚴格實施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和應用。
八是壯大節能減排人才隊伍。健全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重點用能單位按要求設置能源管理崗位和負責人。加強縣(市、區)及鄉鎮基層生態環境監管隊伍建設。加大政府有關部門及監察執法機構、企業等節能減排工作人員培訓力度。開發節能環保領域新職業,組織制定相應職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