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是除鐵、錳、鉻以外的所有金屬的統稱,常規統計為64種有色金屬。隨著我國有色金屬產品、產量和消費量不斷攀升,銅、鋁、鉛鋅等有色金屬的產量和消費量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6454.3萬t,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創歷史新高,全行業銷售收入突破7萬億元;我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含黃金貿易額)2616.2 億美元,比2020 年增長67.8%。其中,進口額2151.8 億美元,同比增長71.0%;出口額464.5億美元,同比增長54.6%。近年來,有色行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果。
有色行業是我國最早“走出去”的行業之一,并最早開創了成功典范。2006年,由中國有色集團與云銅集團共同開發的贊比亞謙比希銅礦作為中國政府批準在境外開發建設的第一個有色金屬礦山,也是有色行業“走出去”的標志性工程。
有色企業“走出去”方式主要包括進出口、股權收購(參股)、資產收購、成立合資公司,以及聯合開發、成立聯合體等。近年來,有色金屬海外資源開發取得較快進展。有色金屬行業在亞非拉等國家投資建設了大批礦業項目,截至2020 年,產品涉及40余個有色金屬品種,境外出資企業本土員工近50萬人。中鋁集團、中國五礦、中國有色集團、金川集團、銅陵有色、洛陽鉬業、江西銅業、山東黃金、中國黃金、中鐵資源、北方礦業、金誠信、紫金礦業、魏橋創業集團、南山鋁業、信發鋁業等多家有色企業在開發海外資源合作上碩果累累。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 年底,我國主要企業境外投資有色金屬資源開發項目超過100 個,2014-2020年,累計投資超過750億美元,主要有色金屬品種(銅、鋁、鎳鈷等),中資企業獲取的海外礦產權益資源量已經超過國內資源量。一批大型礦產資源開發項目相繼投產,包括秘魯的拉斯邦巴斯銅礦和特羅莫克銅礦、幾內亞的博法鋁土礦和博凱鋁土礦、剛果(金)的騰凱(TFM)銅礦和卡莫阿銅礦、澳大利亞杜加爾河鋅礦、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鈷礦等。截至2021 年,中鋁幾內亞博法項目首艘30萬噸級鋁土礦船到達日照港,北方礦業剛果(金)拉米卡股份有限公司鈷系統順利產出首批合格氫氧化鈷產品,國電投幾內亞一期項目22 萬多t 鋁土礦成功發運回國,紫金礦業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一期建成投產,紫金礦業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上部礦帶采選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這對緩解我國國內資源短缺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年,有色企業繼續擴大“走出去”成果。其中,金城信公司與歐亞資源集團協議,獲取了剛果(金)銅礦項目;太鋼集團與鑫海科技組建的合資體將與淡水河谷印尼組建一家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印度尼西亞巴哈多比鎳鐵冶煉項目;赤峰吉隆黃金礦業收購多倫多金星資源有限公司。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我國對能源金屬鋰需求不斷增長。特別是2021 年,紫金礦業、中礦資源、贛鋒鋰業、天齊鋰業、華友鈷業、盛新鋰能等有色企業在鋰資源開發上都取得了極大進展。其中,紫金礦業于2021 年10 月收購了加拿大新鋰公司,其資源量在全球主要鹽湖中排名前五,品位在全球主要鹽湖中排名前三,具備建成世界級大型鹽湖基地的條件。另外,贛鋒鋰業的墨西哥鋰黏土項目、中礦資源的加拿大TANCO 礦山鋰輝石項目、華友鈷業的津巴布韋Arcadia 鋰礦項目、盛新鋰能的津巴布韋薩比星鋰鉭礦項目、西藏珠峰的阿根廷鋰鹽湖項目等也在當年取得有效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