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發改委聯合出臺《安徽省推進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快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南市、滁州市、馬鞍山市、宣城市、銅陵市、池州市、潁上縣、巢湖市等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到2025年,資源型地區城鎮新增就業約125萬人。
《方案》提出,安徽將加強資源型地區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實施新一輪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深入推進煤、鐵、銅等大宗戰略性礦產的勘查,力爭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0~15處。
全省資源型地區將劃定8 個國家資源能源基地、8 個國家規劃礦區,打造礦產資源穩定供應的核心區。到2025 年,煤炭年產量穩定在1.1億t,鐵礦、銅礦年開采量分別提升至5000 萬t、1500 萬t。
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安徽將依托省級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支持資源型地區引進和培養一批創新型技能型人才和團隊,支持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力爭資源型城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5000家。
到2025年,資源型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總數達到2800家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左右;加大對煤炭、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支持力度,每年滾動實施億元以上技術改造項目500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