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士法 劉曉勇 劉倫保
(1.濟南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2.濟南泰禾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施工質量對建筑工程的工期、經濟效益有直接影響,若施工質量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可預估的嚴重后果,造成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事故。因此,施工過程中應做好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但因為現代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因素比較復雜,管理內容多、難度大,加之管理方式的滯后,稍有不慎,施工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施工單位必須重視工藝、施工環境、施工效率與施工設備等施工要點,在施工準備階段做好對應管理措施和預案,比如設立激勵機制、完善監管制度、建立處罰制度、健全管理內容等。
施工工藝是工程項目最終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施工時的重要技術手段,如果工藝存在問題,施工質量將得不到保障。因此,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保障工藝的規范性,嚴格遵守國家、地方以及行業的相關規范標準。設計階段,設計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正確選擇規范;施工過程中,應有項目管理人員嚴格監督作業人員的施工工藝是否滿足要求,做好現場管理工作。
工程項目的施工環境可分為城市環境、野外環境兩種。城市環境中施工現場可能會占用周邊交通道路,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正常交通,因此交通方面的一些因素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例如車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開上尚未凝固的水泥路中,又或者撞擊施工結構,導致裂縫、倒塌等質量問題。野外環境中很多自然因素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諸如氣候的驟變可能導致混凝土凝結出現異常,或者山體碎石在施工擾動力影響下滾落,撞擊施工結構。可以看出,施工環境中存在許多施工質量影響因素,要保障工程項目最終質量達標就必須做好施工環境管理工作。
施工效率是施工質量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施工效率低,施工的工期可能會超出計劃要求,這將帶來一定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做好施工效率管理工作:(1)作好工期規劃,即工程項目在招投標階段就有總工期要求,故為了保障工程項目能夠在總工期之前進行交付,企業需要先做好工期規劃,根據施工各個環節的工程量、資源投入量計算所需工期,再將所有環節的工期相加可得出總工期,然后依照規劃方案進行工期管理,以保障項目順利交付;(2)保證施工穩定性,而實際施工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導致實際工期發生變化,所以企業須提前準備好各種應急預案和措施,在事故突發時,確保施工能夠穩定展開,以保障施工效率。
施工設備存在異常會對施工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施工設備也是施工質量管理的要點之一。設備狀態。即任何施工設備在應用中都可能出現異常狀態,或者發生故障,若未能及時發現這種現象,就可能導致施工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影響到施工安全,因必須對設備狀態進行定期檢查,發現異常要第一時間進行維護處理。盡可能降低設備故障的影響,應及時更換達到使用壽命極限的設備。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多種工藝,每種工藝都有相應的規范標準,只有嚴格依照規范標準才能保障施工成果滿足質量要求。而現實情況中,雖然施工單位在施工之前會強調施工規范性問題,但因為施工人員不是很重視工藝規范要求,所以導致實際施工并不能穩定依照規范進行,很多工藝流程都與規范標準有較大的出入。例如某建筑工程在執行混凝土攪拌工序時就出現了攪拌工藝不規范的現象,即負責攪拌混凝土的人員沒有依照規范順序、比例投放混凝土原材料,攪拌過程中還出現了中斷、攪拌時長不足等現象,這會導致混凝土質量不足,將這種混凝土應用到工程施工中勢必會損害建筑工程質量[1]。
建筑工程施工環境比較復雜,因此環境中有很多因素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且部分因素難以預估、難以防護,使得施工易受多種因素影響,難以得到有效管理。最常見的施工影響因素就是施工擾動,即某些工序環節的施工存在較大擾動力,擾動力會對周邊地質環境造成影響,這種影響一方面可能導致環境發生變化,有可能造成一些突發事件,另一方面可能會對其他已完工的施工成果造成擾動影響。例如在基坑開挖中,當前基坑開挖的擾動力可能會對周邊已經開挖好的基坑造成影響,導致已開挖好的基坑出現塌孔等現象。因此,在施工管理過程中,要盡可能避免又環境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包含了不同維度上的指標,工期是其中主要指標之一,而施工效率就是工期維度中的關鍵指標,即依照工期要求,每個工序的施工效率都要符合要求,若效率過于緩慢就會導致工期被延誤,將使施工單位承受經濟損失。實際施工中,施工效率并不穩定,經常會出現較大的波動,其原因在于施工人員不重視施工準備工作,導致施工經常因為現實因素而受阻,甚至返工,對工期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施工設備,若某施工設備存在異常,就可能導致施工精度、施工效率等出現問題。在施工人員缺乏設備維護意識的情況下,施工設備經常出現問題,嚴重影響施工質量。例如某建筑工程的鉆孔施工中,就因為鉆機未能得到良好維護出現了轉速不足的問題,所以鉆進時效率緩慢,且孔壁質量不好,易發生塌孔現象。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項工藝是否能穩定符合規范,取決于相關施工人員的個人意識,即如果施工人員重視規范,就會嚴格依照規范使用各項工藝技術,因此要保障工藝規范性穩定,就要讓施工人員對工藝規范要求有足夠高的重視程度。在這一條件下,建議施工單位設立相關激勵機制,該機制可以用薪資作為獎勵項目,促使施工人員對工藝規范要求有足夠的重視度。例如某建筑工程中,施工單位就建立了激勵機制,機制主要內容為:在施工任意階段完結之后,任何在階段中未出現工藝規范性問題的施工人員可得到薪資獎勵,這種機制激勵了施工人員,紛紛開始關注工藝規范性,認真按照有關規范標準執行,施工質量得到了有效保障[2]。
施工中一些工序的擾動力無法避免,但可以通過良好的監管制度來控制擾動力的影響,使其影響程度降至最低。完善的質量監管,一方面安排專人現場進行定期巡檢,發現不良施工行為要第一時間制止,但單純依靠這種定期檢查方式也存在一定盲區,無法有效保障施工質量;另一方面,由施工人員相互監督,利用激勵機制促使施工人員形成相互監督的機制。其他施工人員是否存在不良施工行為、現場是否存在異常現象都會第一時間被發現,且這種方式不但及時,還能實現全覆蓋,有助于提高施工質量。
在施工質量管理角度上,施工單位除了要采取獎勵類的柔性管理措施以外,還要采取一些處罰制度,該措施一般用于施工質量管理的一些細節管理,可以有效約束施工人員行為,促使他們重視施工準備工作。首先施工單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準備工作的具體項目、展開時間、詳細計劃等,其次建立處罰制度,若施工人員不重視準備工作,導致準備工作出現問題,則無論問題是否造成后續影響,相關施工人員都要接受對應處罰。處罰制度的存在會對施工人員形成約束力,促使施工人員關注準備工作,以保障準備工作質量,而良好的準備工作可以為后續正式施工打下良好基礎,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也可以得到保障。
施工設備狀態是否正常對施工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設備維護工作在施工質量管理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而當前一些施工單位并未將該項工作列入施工質量管理中,導致施工人員缺乏應有的設備維護意識。面對這種情況,施工管理人員應當將設備維護工作列入管理范疇,制定科學健全的施工設備管理內容,提出設備維護要求。如施工人員要定期對自身負責管理的設備進行檢查,若發現異常要第一時間報備維修,暫時使用備用設備進行施工,同時在使用設備進行施工之前,也要對設備進行測試。
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對工程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因此為了保障工程質量,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和經濟損失,施工單位應從施工工藝、施工環境、施工效率與施工設備等施工要點出發,做好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