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超群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農村公路體系的建設直接影響著農村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地區經濟發展,尤其是我國陜西關中地區,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之下,高質量地完成農村的公路建設非常重要。因此,相關部門應正視建設現狀,明確公路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建設,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開好頭、布好局。
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方針的落實,對農村的未來建設提供了發展綱要,農村公路建設是農村發展的重要基礎與設施,不僅能夠給農村居民的出行帶來方便,還能夠推動經濟不斷發展。因此,要想帶領農村地區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就必須加快推進農村道路建設。在農村公路建設之前,首先要先明確鄉村振興與公路建設之間的關系,鄉村振興戰略能夠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發展。農村公路建設是一個公共項目,這一項目實施過程中所使用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撥款,且國家相應政策也積極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由于農村公路建設有法可依,導致很多企業也開始對農村公路建設進行投資。而在資金管理方面,國家將所有與農村振興有關的資金投入進行細致的分類與整合,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在傳統的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之中,對于公路建設的管理較為分散,沒有實現統一劃分管理,因此導致公路建設工作無法有效落實。而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農村公路建設提出了統一的建設標準和責任劃分,實現了各管理、建設部門的工作落實。其次,農村公路建設也能夠助力鄉村振興,農村經濟實現發展的前提是要健全農村的交通體系,農村的經濟、農業、產品、旅游等項目的發展都離不開健全的交通體系。在公路建設過程之中,要注重原材料的使用和選取,實現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同時,要將農村中的每一條道路都相互連接起來,進一步完善農村的公路網,最終落實并實現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1]。
新時代背景之下,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一直呈現上升狀態,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農村經濟還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我國對于農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重視,鄉村振興戰略中所規定的綱要也為未來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以陜西關中地區農村的公路建設情況來看,自2006年開始,陜西關中地區就已經收到了國家12億的撥款,用于農村公路建設,僅僅一年的時間,該地區的公路建設投資額就已經達到了60億元。盡管陜西關中地區的公路建設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但是整體來看,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而在我國的其他農村地區仍然存在公路基礎設施不健全、公路建設質量不過關等情況,需要國家加大關注和管理力度。(1)部分區域的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水平不足。在低等級的公路建設過程之中,存在著路面寬度不足和設施配備不足的問題,導致車輛的運輸速度受到限制,進而對農村經濟發展形成阻礙。同時,針對具有旅游產業的農村地區來說,低等級的公路對游客的觀賞體驗有影響;(2)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之中存在資金管理方面的問題。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是國家下撥的專項資金,且這些資金必須全部用于農村公路建設,但在實際資金下發過程中,個別鄉鎮存在私自挪用或扣押部分資金等情況,將阻礙農村公路的建設及完工。此外,在融資的過程中,農村公路項目普遍存在融資渠道較窄的問題,導致后期公路建設出現問題[2]。
3.1.1 強化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制度
在農村公路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公路建設管理體系的建設,實現對整個工程的全面管理。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之下,應該將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行細致劃分,同時明確各崗位權責,保證一旦工程出現問題,責任能夠迅速落實到部門或個人,保證公路建設施工能夠高質量完成。在該過程中,各個地區的鄉鎮領導人應該明確自身崗位職責,加強施工質量監督小組的建設,以提升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在陜西關中地區的道路建設過程中,為保證公路建設工作能夠高質量完成,省公路部門積極完善管理監督體系,并在施工期間嚴格落實旬調度、月檢查、月報告的制度。同時,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原材料使用也建立了專門的管理小組,實現農村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3]。
3.1.2 制定科學合理的道路建設方案
在對農村公路進行建設之前,相關部門應該先制定科學合理的道路建設方案。首先要對公路建設的整體技術標準進行劃分。若鄉鎮中有旅游或者經濟產業,則需要建設公路的標準至少為三級。對普通鄉村公路來說,應該保證道路等級至少為四級。但由于各個地區的實際發展狀況存在不同,因此各鄉鎮在具體落實建設細則時,可以對標準進行合理調整。一般情況下,農村公路建設的寬度應不小于4m,若部分地區存在實際困難,則可以適當調整為3.5m。其次,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應對救助資源實現有效利用,與此同時加強對路面等級標準的規劃與落實。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水泥路面建設應為第一選擇,并加強對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視,在保證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的同時盡量減少建設成本。
3.1.3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建設的逐漸成熟,在農村公路建設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加強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應用。相關部門可以打造公路建設大數據管理平臺,以實現公路建設高質量監管。將公路建設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前期準備材料、公路建設進度、資金管理情況等各方面的信息全部錄入到信息化管理平臺上,實現大數據管理的模式,通過大數據技術的管理、分析,方便相關部門隨時調取公路建設的相關資料,明確公路建設的進度。
3.1.4 提升施工隊伍專業性
在農村公路建設的過程中,若要最大程度地提升公路建設的質量與效率,就需要加強對施工隊伍的選擇。一般情況下,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的主要承擔部門是當地的村委會,其主要承擔的職責就是公路的具體施工,以及對公路的養護。但是村委會在挑選施工隊伍時,通常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出現所選擇的施工隊伍專業性不高的情況。而且部分村委會對施工隊伍的專業能力根本不重視,只希望能夠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改變這一現狀,提升公路建設施工團隊的專業性,需要以考核施工團隊專業能力為主要目標來選擇合格的工程承包商,并在施工過程之中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來做現場指導和監督工作,并對村委會中的項目負責人員進行相應專業技能的培訓與考核,以實現農村公路建設施工質量的有效提升[4]。
3.2.1 構建科學養護管理方案
農村公路建設的養護工作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因此要構建一套科學的養護管理方案,以保障農村公路后期的養護質量。通常情況下,公路養護工作需要根據具體的公路建設規模來決定,公路建設規模越大,負責監督并養護的工作人員就越多。在選擇公路養護人員時,相關部門一定要對養護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行考核,以保證農村公路養護工作高質量完成。在陜西關中地區的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就落實了完善的公路養護管理方案,做到了縣城內配備有公路管護站點,每一個村都有專門的公路養護人員,以實現公路養護的全面化。相關部門在注重養護人員的專業化建設的同時,還要建立循環養護的方式,以實現對農村公路建設的階段性養護[5]。
3.2.2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管理養護
公路的養護工作不僅要由公路管理部門來完成,也需要其他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國家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將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轉變為外包形式,充分利用社會中的資源和力量,政府只需要落實養護監督工作即可。此外,國家應加強對公路養護重要性的宣傳工作,讓農村居民能夠意識到公路養護工作的重要性,以此來激發農村居民自發對公路進行養護。針對破壞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的行為,國家可以落實監督獎勵機制,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高質量落實。在公路養護的過程之中,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來制定有針對性的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由于公路養護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國家可以成立專門的公路工作巡查監督小組,保障養護工作順利落實。
3.2.3 強化養護管理隊伍的建設
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專業性和規范性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建立專業性的養護隊伍是非常有必要性的。為實現這一隊伍的建設,國家在進行公路養護管理人員招聘前,應針對具體的養護情況來制定養護人員招聘計劃。在進行養護人員招聘時,可以適當提升招聘人員的門檻,以人才的專業能力作為主要的考量方向,保證高專業能力的公路養護人員的引進。國家還可以增加公路養護人員的崗位數量,為各高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提供工作機會,同時提升養護人員福利待遇,在提升養護人員工作積極性的同時,促進公路養護專業人才的吸納。此外,還需對現有的公路養護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專業性培訓和考核,通過培訓和考核遴選出專業性較強的養護人員,實現養護管理隊伍的建設,以保證養護工作高質量完成。
3.3.1 積極拓寬融資渠道
在農村公路建設融資過程中,相關部門應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可以對中央車購稅、一般債券資金、補助資金等多項資金進行融資,以實現農村公路建設融資渠道的拓寬。在公路建設過程中,融資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是相關縣級政府,在縣級政府的資金管理工作中,需要將公路建設過程中的一般支出以及所有公路建設人員的支出進行統一的預算管理,以保證政府分撥下來的資金補助能夠真正落實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日常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方面的支出,縣、鄉、村中的每年最低標準分別是10000元、5000元、3000元,在各地區的實際資金投入中,如果高于上述資金標準的,也不能夠對資金進行下調。
3.3.2 加強資金管理力度
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建設資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由于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存在建設、養護等多項工作,建設資金的流向比較復雜,監管難度較大。為加強公路建設資金的管理力度,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落實:(1)農村公路建設地區的公路管理部門或者對應的鄉鎮,應根據工程當地的具體情況,建立一個專門用來管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賬戶,同時聘請專業人才對公路建設資金進行規劃、核算及管理,讓每一筆資金支出都能夠有明確的走向,以提升公路建設資金的利用率;(2)如果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國家又對工程進行了二次撥款,這一筆款項也要保證經過鄉鎮專門的資金賬戶之后,再向建設一線進行撥款,以保證資金管理的全面性,防止公路建設資金漏洞的產生,讓每一筆資金都能夠落實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之中。
3.3.3 創新投資融資機制
在農村公路建設的融資過程之中,縣級政府應該明確自身職責,利用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等方式對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工作提供資金支持。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方針為契機,將農村公路建設與該地區相應的產業建設和旅游建設結合起來,同步開發,以實現農村產業與公路建設的相互助力。基于這一特點,當地縣級政府可以向相關的公路建設受益企業進行融資,以推進公路建設高質量完成。在融資進程中,縣級政府應積極出臺相關福利政策,推動當地企業對于公路建設工作的資金投入。通過高質量農村公路的高效建設,推動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以此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農村公路建設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有重要意義,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的重視,在施工、養護和投資等方面均采取相應的措施,使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水平得以提升,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