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西
(甘肅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作為貫穿工程始末的基本工藝,其施工標準與規范關系到工程主體建設質量,這也決定著混凝土施工在房建工程中的核心地位。對混凝土施工實施嚴格的全過程監理,是重點監控的體現,也是工程質量的保證。實踐證明,正視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各階段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實施有效的工程監理及控制措施,逐項落實工程建設的安全質量目標,才能保障工程建設質量與投資效益。本文從混凝土施工規范化監理的原則出發,對施工前施工中混凝土監理工作的要點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規范化的監理工作是工程質量的重要保障。這種工作規范是指工程初期形成的各類具有技術參考與指導價值的各類分包合同、技術交底文件、設計圖紙以及施工圖紙等綱領性工程資料,被視為工程監理在質量管控、預算管控以及周期管控等方面規范化監理的基本依據。混凝土施工規范化監理的原則主要有三點:
房建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拌合料具有凝結成型慢、配比不均易分層、養護不及時易干縮開裂的特點,因此混凝土的施工,尤其是主體承重部位的施工必須要按照時間上的先后順序有序開展。在交叉施工組織時切忌不能為了追求施工進度,而將某些施工部位的工序提前或錯開到與設計順序違背的混凝土施工工序,因此監理人員在關鍵質量部位必須旁站監督,確保各項混凝土施工技術指標的落實[1]。
混凝土施工需要多個專業技術人員共同負責某一工段的施工任務,按技術工種分類有主體施工和輔助施工兩類,其中主體施工工種是指鐵工(鋼筋混凝土)、運輸工、模板混凝土工、澆筑工、振搗工、水泥收面工等幾類直接負責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工種構成;而輔助施工則是不直接參與主體施工,如放線測量、鋼筋電焊、泥泵、拌合等一系列不直接參與混凝土澆筑的施工。監理人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就是協調好進場的各類施工人員與技術人員,在監理規劃范圍內根據混凝土施工質量進度計劃,對場內所有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及時調整,同時還要確保每個工序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并定期根據不同專業領域人員提供的報表資料,對混凝土施工部位的質量效果進行考核驗收[2]。
在明確人員職責分工的基礎上,應根據具體混凝土施工部位的工程性質,合理規劃好工程監理目標。這種目標應是一個可以被量化或者直接確定的具體指標,且與進度計劃的完工時限一一對應。例如主體工程中不能出現蜂窩、麻面、鋼筋穿模部位不得裸露、混凝土施工部位的標高不得超過設計標準的最大誤差范圍、以及任何一個工序中不得出現安全防護不到位導致人員傷亡等一系列安全質量目標。
前期準備工作是為了給房建工程的后續混凝土施工作業打下堅實基礎。首先是開工令的發布,監理人員應根據施工合同要求,確定房建工程合同分包工段的最佳開工時間。以施工現場的勘查報告以及地理環境天氣等為判斷依據,分析分包施工段是否具備開工條件。若合同分包工段已滿足開工條件,房建工程的駐地監理工程師應向承包單位發送帶有簽署意見的開工令文件,準許各方參建單位進場。而若經監理人員判斷房建工程環境不滿足開工要求,如梅雨季節會嚴重影響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應第一時間由駐地監理工程師形成與之相關的書面文件,向上提交延期開工的書面報告,并根據工程延期時長,重新擬定房建工程的施工進度安排。
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需要用到一些機械設備,監理要負責對這些機械設備進行嚴格地審查。
(1)交通運輸設備的審查。多數房建工程的施工現場受到地形與成本的限制,往往沒有現場建設攪拌站的條件,所以通常通過專用運輸車將預制好的混凝土拌料從攪拌站運輸進場。由于混凝土施工對材料批次與配比的要求極高,為了避免混凝土分層,在同一施工段嚴禁使用不同批次攪拌的拌料,所以對交通運輸設備的審查主要是看它的運輸速度與容量是否能夠滿足現場施工需求。
(2)場內運輸設備的審查。根據混凝土施工部位的不同運輸需求,場內運輸設備的類型非常多,例如混凝土輸送泵、履帶式散裝混凝土傳輸機、拖車、干混砂漿運輸裝置等。這類機械設備的監理審查,主要是在開工前檢查機械的正常運轉情況,以及排查安全隱患問題,例如發現安全防護設計存在缺陷或外殼破損凹陷的泵組設備后,監理人員應第一時間記錄機械損壞故障情況,并與承包商協商調換。
(3)作業用的機械設備及操作人員審查。這類機械設備主要有吊裝作業的塔吊、澆筑設備、空氣斜槽輸送系統、樁機、斗式提升機、混凝土上料設備以及砂漿噴射泵機等。只有上述作業用的機械設備性能良好,質量可靠,才能確保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不出現質量瑕疵。因此作業機械的審查是必不可少的,監理人員需要了解各類進場機械設備的型號、規格、生產能力、完好率等,并與招投標文件總表附表陳列信息進行對比。此外這類設備不僅對作業精度有著極高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作業風險,操作人員需要直接對混凝土施工部位工段的安全質量負責,往往需要專人專崗配置。所以前期準備階段,監理人員要根據作業用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配置編組進行審查,必須要嚴格落實“持證上崗”的審查制度。
無論是地基工程還是地上主體建筑,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都必須要在測量網格中對所有工程構件的標高進行嚴密控制。開展施工定線時,首先應當由駐地監理工程師、設計單位與參建單位三方在現場組織會面交樁,包括施工現場的基準測量站選定、原始基準點位確認、工程測量導線的劃定等均要形成書面文件以供后續施工參考,并由駐地高級監理負責樁位、點位以及外業測量操作的質量檢查驗收,并分為兩部分進行監督控制:
(1)測量基準點與控制點的設置質量。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部位的所有基準觀測站、控制點與測量導線必須永久有效,不得長期以木樁作為替代,這樣才能夠確保交樁定線的原始數據記錄不受影響。但考慮到實際施工定線時經常會出現錯誤操作或者其它原因導致測量基準點、控制點損壞丟失的問題,當控制點損失一處時,可以由參建單位與監理人員共同負責外業測量補定,而當同一導線的兩個以上控制點丟失損壞時,則需要上報給設計單位重新進行定樁補設。
(2)施工定線技術方案的審核,在辦理正式交樁手續時,設計單位會提供施工定線各個基準控制點的標高、方位坐標數據,此時需要由駐地監理工程師負責組織參建單位對設計單位提供的原始數據進行復測核對,確保交樁的原始定線數據準確無誤。若復測結果與設計單位提供的基準數據存在出入,為了避免后續混凝土施工受到影響,應根據參建單位的復測報告,協調設計單位對差錯點位的圖紙數據進行改良。
(3)在外業測量工作的組織上,應確保定線控制點位保護措施有效,使房建工程的原始地面線可以在施工全過程中,直至工程竣工不被擾動。另一方面,對于施測選用的全站儀、水準儀以及其它測量儀器的精度也應進行檢查,同時要監督測量人員儀器操作是否符合技術規范,最大程度保障施工控制網格的精確度,消除外業測量的誤差問題。
模板安裝作業是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模板是否堅固可靠,將直接影響到后續的澆筑作業質量。
(1)監理人員在實際施工前,首先應收集整理好一系列澆筑施工需要的技術規范、施工圖紙等技術指導性文件,細致劃分出監理項目的內容以及檢驗批,例如單一模板構件的安裝標高、模板安裝中心線的對位情況等。
(2)檢查模板材料本身的質量問題。若監理人員在材料進場驗收時,發現模板內部空間存在嚴重銹蝕、積水或雜物粘黏與油污等質量問題時,應當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模板維護或辦理模板材料的調換。
(3)安全施工問題。在模板安裝作業時,由于涉及到人員登高作業,監理人員必須檢查好模板安裝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情況,同時應對模板安裝已完工工段的安裝品質進行檢查,不得出現模板連接不牢靠、螺栓閉鎖結合不緊密的問題。一旦發現人員存在操作規范不落實、安全防護意識薄弱的現象,應立即指出并責令糾正。
混凝土澆筑施工環節,工程監理工作首先應設置以樁為單位的檢驗批,重點對如下幾個項目進行控制:
(1)鋼筋施工的質量。通常鋼筋彎起點位置的最大偏差不得超過15mm,由多根鋼筋綁扎而成的鋼筋籠每根鋼筋之間的最小間距不得低于50mm,最大間距處不得高于300mm,同一根鋼筋的表面損傷累計不得超過鋼筋截面的5%,鋼筋壓彎時不得反復回彎,采用機械調直的鋼筋不能出現死彎與小波浪問題。
(2)混凝土材料質量控制。以強度標號為C30的二級配混凝土為例,它對混凝土凝固后的強度要求為32.5MPa,水泥富余系數應為1.0,粗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20mm,坍落度應介于35~50mm之間?;炷涟韬狭系乃遗浔认禂祽獮?.38,集料砂率不低于28%。材料質量是直接影響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對混凝土材料質量的審查工作主要有兩部分,一是混凝土取樣試驗,二是混凝土材料的質量認證[3]。其中前者是指根據工程標段的設計要求,對進場材料進行抽樣制配試件來檢驗材料質量。以地下1層、地上20層以內的高層房建工程為例,這種工程通常對于圓柱、構造柱部位要求的混凝土強度至少應為C25以上,剪力墻或柱混凝土強度至少要求C30以上,且對拌合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一定要求,氯離子含量與堿含量的最大限度在設計圖紙文件中都有明確體現。因此在實際開工之前,工程監理人員必須要組織現場材料取樣試驗,檢驗各類進場材料的使用質量。通常每300m2的混凝土施工用量取樣頻率不得低于2次,每提升一層現澆作業工段,至少要進行一次取樣。一般泵送混凝土的質量檢測以坍落度試驗為主,符合質量要求的試件坍落度應當在140~180mm范圍之間。除此之外,混凝土質量取樣檢測還應有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拌料安定性與凝固時間等內容。而質量認證則是指對所有進場材料的來源、生產廠商、質量合格認證文件、生產信息、出廠試驗等與質量有關的材料信息進行統一核對,確保所有的混凝土與鋼筋材料質量可靠,來源可追溯。
(3)澆筑施工質量,重點是控制施工人員的操作規范。①對鋼筋骨架以及串筋的下放安裝位置進行合理設計定位,且要保證鋼筋外部保護措施得當,避免鋼筋受到后續施工的外力影響,造成工段內出現裂縫破損問題。②應控制好混凝土澆筑分層與提升速率,基礎承重主體,如梁、柱部位的混凝土構件應分層澆筑,每層混凝土澆筑厚度以200~250mm為宜,樓板等其它非承重混凝土構件的澆筑速度可以適當加高,但盡量不要超過每層300mm。分層澆筑時,通常采用平板式振搗器進行振搗作業,通過設備的機械振動,提升混凝土密實度,提高混凝土構件的強度質量,振搗工序應嚴格控制操作人員的技術規范,分層振搗時每層作業厚度不得超過200mm,振搗器不得與鋼筋或預埋部件產生直接接觸,振搗點位選擇應盡量精準,振搗點距通常為振搗器有效振搗范圍的1.25倍,此外應嚴禁振搗工將平板式振搗器當做臨時刮板的違規操作問題。③混凝土部件的養護質量。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構件成型終凝后,在其表面用噴槍噴灑一層過氯乙烯樹脂塑料溶液,為混凝土構件水化逐漸提升強度創造溫度濕度條件,養護時長最低不得低于7d;若施工現場具備混凝土構件的最佳養護條件,可以僅依靠灑水和遮膜來完成混凝土養護工序,但養護時長不得低于7d。
綜上所述,在房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規范化監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可以為整個主體工程質量提供有力保障,但就混凝土施工的監理工作內容來講,會影響到混凝土構件施工質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為材料質量與施工工藝標準因素。因此在實際建設工作中,需要監理人員合理設計監理項目方案細則,形成全過程覆蓋的監理工作機制,確保房建工程的各項技術指標落實,綜合保障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