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蓉,徐曉君,熊 森,黃一峰
(廣西醫科大學 信息與管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1)
根據全球癌癥統計報告的數據來源,原發性肝癌(以下簡稱肝癌)是2020年全球第六大最常診斷的癌癥,也是第三大癌癥死亡原因,2020年全球前十位癌癥數據統計顯示,肝癌約有90.6萬新發病例和83萬例死亡病例[1]。在發病譜上,肝癌是中國第五大常見癌種;在死因譜上,肝癌在死亡人數中排名第二位。2020年中國肝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新發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均占全球總數的約50%,其帶來的疾病負擔沉重,尤其是農村和西部地區[2],肝癌的防治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3]。本文基于結構變動度,對肝癌患者的住院費用及構成進行分析,為醫院與相關部門合理控制肝癌患者住院費用、優化住院費用結構提供依據。
1.1 資料來源 本文數據來自南寧市某醫院主要診斷為肝癌的患者病案首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治療信息、住院費用。選取出院日期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實際住院天數>0天。本研究共納入患者1 037例。
1.2 研究指標[4-6]
1.2.1 住院費用 統計患者住院期間費用情況及構成,根據病案首頁將住院費用分為藥費、檢驗費、特檢費、治療費、床位費、放射費、手術費、血液及其制品費、護理費、其他費用(不能歸入以上項目的費用),共10項費用類型。
1.2.2 結構變動值(value of structure variation,VSV) VSV指事物各組成部分的構成比在某時間段的期末值與期初值的差值,具體反映各時期內各費用項目構成比的變動程度和變動方向。VSV= Xi1-Xi0。其中,i為費用項目序列號,0為期初,1為期末,其中Xi0表示期初第i項費用占總費用構成比,Xi1表示期末第i項費用占總費用構成比。當VSV>0時,表示該項目的費用構成比為正向變動,即該項目的構成比增加;反之則為負向變動,即表示該項目的費用構成比減少。

1.2.4 結構貢獻率 結構貢獻率指某段時期內各組分VSV的絕對值( | VSV | ) 在 DSV 中所占比例。計算公式為:結構貢獻率=|Xi1-Xi0|/DSV×100% ,表示第 i 項費用的變化對整體費用結構變動影響的大小。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EpiData軟件建立數據庫,數據經Excel 2010整理和分析,并用SPSS 26.0對資料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
2.1 住院人均費用及構成情況 觀察對象的人均住院總費用,2016—2018年逐年遞增,2019—2020年逐年遞減,增長率從2017年的78.05%下降至2020年的-30.47%,2016—2020年年均增長率為4.60%。各項住院費用中,藥費、檢驗費、特檢費、床位費、放射費、手術費、血液及其制品費、其他費用均先升后降,年均增長率為正值;放射費和其他費用先升后降,但年均增長率為負值;治療費和護理費先升后降,后又小幅增長,年均增長率為正值。詳見表1。

表1 2016—2020年肝癌住院患者人均費用及增長率
2.2 各項費用結構比例 2016—2020年,肝癌患者住院費用的各項費用結構比例中藥費所占比例在各年份中均為最高。從比例變化角度看,藥費除了在2016—2017年有所上升外,2018—2020年逐年下降;檢驗費2016—2018年逐年上升,2019—2020年逐年下降;特檢費、治療費、放射費2016—2017年小幅下降,2018—2020年逐年上升;2016—2020年間,手術費均比較穩定,而護理費逐年上升;床位費2016—2017年小幅下降,2018—2020年逐年上升;其他費用2016—2019年逐年下降,2020年有小幅上升。見表2。

表2 2016—2020年肝癌患者住院總費用的各項費用結構比例(%)
2.3 住院費用結構變動值、結構變動度及結構貢獻率 2016—2020年肝癌住院費用的總結構變動度為24.80%,年均變動度為6.20%,2019—2020年結構變動度(19.66%)最大。2016—2020年,治療費、藥費、其他費用的結構變動值絕對值較大;藥費、檢驗費、放射費、血液及其制品費和其他費用的結構變動值呈負向變動,特檢費、治療費、床位費、手術費和護理費的結構變動值則呈正向變動。2016—2020年,護理費的結構變動值一直為正向變動;從2017年起,特檢費、治療費和床位費的結構變動值均為正向變動,而藥費和血液及制品費的結構變動值均為負向變動。見表3。2016—2020年對住院費用結構變動貢獻前3位項目依次為治療費(24.60%)、藥費(24.27%)和其他費用(12.98%),3項累積貢獻率達61.85%;2016—2018年,均為藥費的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2018—2020年,均為治療費的結構變動貢獻率最高。見表4。

表3 2016—2020年各項費用的結構變動值及結構變動度(%)

表4 2016—2020年各項費用結構變動貢獻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南寧市某醫院主要診斷為肝癌的患者人均住院總費用從2016—2018年逐年遞增,2019—2020年逐年遞減,增長率從2017年的78.05%下降至2020年的-30.47%,2016—2020年年均增長率為4.60%,這表明醫院已經開始采取控制住院費用措施,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16—2020年,藥費、檢驗費、治療費、其他費用占肝癌住院患者總費用結構比例較大;從結構變動上看,2016—2020年,治療費、藥費、其他費用的結構變動值絕對值較大;從結構貢獻率看,2016—2020年對住院費用結構變動貢獻最大的項目分別為治療費、藥費和其他費用,3項累積貢獻率達61.85%。這提示治療費、藥費、其他費用是引起肝癌患者住院費用結構變動的主要項目,與國內相關研究得出的結果相一致[4,7-8]。藥費除在2016—2017年正向變動外,其余年份都為負向變動;而其他費用除在2019—2020年正向變動外,其余都為負向變動,這說明藥費和其他費用是導致肝癌患者住院費用下降的主要因素。治療費除在2016—2017年負向變動外,其余都為正向變動,這說明治療費從2017年開始逐年上升,是導致肝癌患者住院費用上升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肝癌患者住院費用結構趨于合理化,但仍有優化空間。2016—2020年,藥費、檢驗費、放射費、血液及其制品費和其他費用的結構變動值呈負向變動,說明其在住院費用中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趨勢;特檢費、治療費、床位費、手術費和護理費的結構變動值則呈正向變動,說明其在住院費用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因此從結構變動方向來看,肝癌患者的整體住院費用呈現相對合理的結構變化趨勢。從比例變化角度來看,藥費除了2016—2017年有所上升外,2018—2020年逐年下降,從結構變動值來看,藥費連續多年呈負向變動,這表明醫院在藥品控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達不到將藥品費用占比控制在30%以下的目標,藥費占比仍有下降空間,同時也表明肝癌患者住院費用結構仍然存在進一步優化的空間。肝癌患者的藥費居高不下的原因可能與臨床醫生常首選進口藥物或新藥對患者進行治療有關,另一方面,患者普遍認為進口藥物比國內藥物療效好,從而可能產生不合理用藥現象[6,9]。這提示要加強藥品處方的監管,提高合理用藥的水平,避免不必要的藥品使用次數以及使用數量,從而合理控制藥費的增長,進一步調整費用結構。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體現醫護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費用結構有所優化,但有待提升。2016—2020年,治療費的結構變動值絕對值較大,說明其對住院費用變動影響較大;2016—2020年,能夠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治療費、手術費和護理費的結構變動值呈正向變動,且對住院費用結構變動貢獻排名首位的項目為治療費。這說明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與朱艷花等[10]研究結果一致。2016—2020年,肝癌患者手術費在住院費用中占比較低,其結構變動度的貢獻率排名靠后;另外,護理費雖然呈現增長趨勢,占比逐年小幅上升,但是其在住院費用中占比較低,且護理費的結構變動值雖然一直為正向變動,但是護理費的結構變動貢獻率較小。這提示優化肝癌患者住院費用結構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間,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體現醫護人員勞務價值的手術費、護理費等項目費用,充分發揮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其榮譽感和自豪感,或者制定相關激勵機制,增強醫護人員內心的歸屬感,最終進一步優化住院費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