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麗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全新的建筑施工模式之下,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環節的施工建設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步驟,并且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施工質量。綜合現有的施工管理經驗分析,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與其他結構相比,鋼筋混凝土結構要更加復雜,因此在其應用實踐之中要涉及大量的工序,并且需要重點關注與之相關的細節問題。由于具體涉及的施工操作會涉及人力、物力資源的投入,所以需要注意做好規劃管理,從而保證實際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
(2)鋼筋混凝土結構層面的施工建設之中,如果出現操作失誤或是材料選擇不當的問題,則會影響到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在此基礎上,如果相關問題難以得到切實有效的解決,則必然會影響到整體施工質量并且會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3)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作業會涉及澆筑操作,加之澆筑操作會對于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產生不同程度的沖擊力,因此如果不能把控好操作過程中涉及的細節問題,便會有可能造成結構變形的風險并且影響到結構的使用性能[1]。
(4)此環節施工中,會有可能遇到二氧化碳進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風險。這便需要將振搗環節的工作嚴格落實到位。如果出現振搗不密實的問題,使得結構內殘留過多的空氣,那么其中的二氧化碳便會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發生化學反應。這之后,鋼筋混凝土結構會出現碳化現象,并且會出現徐變收縮的變化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這方面的問題得不到切實有效的解決,則會對于整體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模板施工環節的施工作業主要包括模板安全、模板拆除兩個環節的內容。首先,模板安裝施工。需要由施工人員根據施工圖紙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尺寸以及對應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規范完成模板的加工,制作工作。完成上述工作之后,便需要著手開展梁板柱模板的安裝工作,具體需要由管理人員利用彈線的方式在柱膜上確認好水平線以及梁位線的具體位置,采取保證模板位置準確的定位措施。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梁板的位置來確定好支撐立桿的位置,以保證中出現變形風險。參照技術規范,針對此環節施工中涉及的木墊板,墊板厚度不得于50mm[2],且為具有足夠強度和支承面積的墊板;立桿縱距、橫距不應大于1.5m,支架步距不應大于2.0m;立桿縱向和橫向宜設置掃地桿,縱向掃地軒距立桿底部不宜大于200mm,橫向掃地桿宜設置在縱向掃地桿的下方。模板安裝施工中,可由施工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對以上控制內容進行調整,從而保障模板結構的受力穩定性。模板安裝的過程中,要安排技術人員針對實際模板安裝工作進行現場蹲點,進而把控好各個環節的細節問題、保證模板安裝施工的質量。其次,模板拆除施工。只有確認混凝土凝固到標準強度之后,施工單位才能夠組織人員拆除模板。實際施工中,需要根據工程特點以及天氣情況來確定拆除時間。如果確認混凝土的凝固強度能夠達到預先設定的技術要求,則需要上報監理單位來組織驗收。驗收完畢之后,需要在獲得業主方許可的基礎之上選擇合適的時間拆除模板。
具體來說,鋼筋施工環節的施工建設主要包括鋼筋綁扎、鋼筋焊接兩個環節的內容。鋼筋綁扎環節,施工單位要根據特定工程項目的技術要求選擇合適的鋼筋型號并且確定好鋼筋數量,并且確保鋼筋能夠滿足施工技術要求。綁扎施工操作時,施工人員要注意利用鐵絲來做好鋼筋的固定工作,并且需要使鋼筋的接頭位置能夠與最大彎矩位置保持一致。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在鋼筋以及模板之間設置墊層,并且在綁扎完畢之后再次確認鋼筋長度以及綁扎數量,從而避免綁扎密度過大或是鋼筋間隙過大等問題。如果有涉及雙層鋼筋網綁扎的施工操作,施工人員需要注意測量清楚鋼筋的位置,以確保綁扎之后的鋼筋接頭位置能夠與最大彎矩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在此基礎上,施工人員還需要通過設置鋼筋撐腳的方式來增強雙層鋼筋網的穩固性,進而保證整體施工質量。面對靠近外圍的鋼筋,施工人員需要注意控制好重點控制位置的偏差問題。必要時,還可以通過加密綁扎的方式來保證鋼筋框架的牢固程度。鋼筋焊接環節,施工人員需要在墊板以及幫條等位置設置必要的引弧。需要注意的是,要確認所有待焊接的鋼筋結構都有主筋分布,并且需要禁止移動主筋的操作,避免對其造成損傷。建議施工人員采用雙面焊接、單面焊接或是幫條焊接的方式完成對于鋼筋結構的焊接工作。幫條焊接時,要確認幫條的牌號能夠與主筋保持一致,從而保證焊接質量[3]。開展焊條的搭接操作之前,施工人員還需要做好主筋位置的預彎處理,之后還需要將主筋軸線調整至焊接軸線的水平位置,避免其出現鋼筋結構的偏移問題。
2.3.1 混凝泥土原材料要求
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前由項目工程師向預拌混凝土生產廠家提出混凝土供應計劃,明確混凝土的質量要求,采用的水泥應是水化熱較低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同時全部應是同一廠家生產的同品種和同規格水泥。
2.3.2 將混凝土運輸環節的工作落實到位
混凝土運輸工作中,要提前規劃好運輸路線、運輸時間,并且需要針對運輸過程中可能會涉及的問題提前制定管控措施。在此基礎上,需要根據實際施工進度以及施工現場的人力物力資源配置情況控制好運輸量,進而在保證施工供應的基礎之上合理規避原材料的浪費問題。
2.3.3 加強對于混凝土澆筑施工的監督管控
(1)框架施工。開展框架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對柱底位置進行接漿處理。面對高度大于4m的柱結構,施工人員應當在其中部設置搗洞孔,并且需要在梁底50cm左右的位置處設置澆筑振搗孔,從而提升澆筑操作環節的下料效率。在此基礎上,這一環節的改革調整還能夠避免梁結構受到主筋的影響及干擾。積極推進上述改革之余,施工人員還應當在混凝土澆筑位置下方綁扎適量的梁板鋼筋來解決框架混凝土澆筑操作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隱患。現場作業人員還需要在正式澆筑之前用紅漆在對應的位置處做好刻度標記,從而控制好下料量。澆筑操作之前,施工人員還需要進行混凝土的二次攪拌,進而避免出現澆筑之后的混凝土結塊及沉淀現象,并且為后續振搗作業的有序推進打好基礎。具體到混凝土的振搗操作之中,需要由施工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混凝土振搗器,進而保障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質量[4]。
(2)梁板及樓梯施工。梁板結構主要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承擔的支撐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對于此環節施工活動的關注度。施工人員需要注意做好各環節細節問題的監督把控,以確保澆筑之后的梁板不存在縫隙和開裂問題。實際澆筑作業之中,建議施工人員通過趕漿的方式讓混凝土在重力的作用之下由一端自然流向另一端,避免梁板結構出現施工縫問題。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施工人員還可以通過分層澆筑(圖1)配合階梯振搗的方式使每一層混凝土都可以填滿梁板之間的縫隙,進而保證施工質量。樓梯結構的施工是此環節的施工難點,應當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則逐步推進樓梯結構與樓板結構的同時澆筑。確認樓梯結構底部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之后,施工人員需要及時開展底部混凝土的振搗處理。在確認混凝土澆筑至踏步位置時,施工人員便可以開展新澆筑混凝土與踏步位置混凝土的平行澆筑。完成振搗操作之后,還需要著手開展踏步的平整處理。

圖1 混凝土分層澆筑
2.3.4 混凝土養護
涉及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之中,需要重點關注混凝土孔洞、裂縫、凍脹等問題。具體需要施工人員根據內外溫差選擇合理的養護措施,進而避免溫度變化對于混凝土質量造成的影響。如果要在夏季施工,可以根據工程所在區域的氣溫情況選擇通過灑水或覆蓋薄膜的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水分,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圖2)。如果在要冬季施工,則需要通過在混凝土表面覆蓋麻袋或草氈的方式對混凝土進行保溫處理(圖3)。

圖2 夏季混凝土養護措施

圖3 冬季混凝土養護措施
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首先要明確好各崗位施工人員的工作職責,并安排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對其進行監督指導。與此同時,施工單位還要切實落實好安全責任,根據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提前制定好應對方案,進而為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人員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為了規避施工現場的技術問題,促進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技術人員還要充分發揮先進儀器設備的優越性,做好施工數據的采集分析工作,定期做好儀器設備的養護維修,并及時將設備運作情況記錄在案,為后續工程的竣工驗收提供數據參考。
加強對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在施工材料采購過程中,施工單位要在基于考察調研的情況下,與建筑材料供應商簽訂長期的采購合同,以此來獲得高性價比的建筑施工材料。但為了確保建筑材料的質量水平,技術人員要切實落實好驗貨抽檢工作,加強對施工材料的質量檢測。如果有必要,施工單位可將建筑材料的樣本送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獲取專業的數據報告。其次,落實施工材料進場前的檢查工作,施工單位要加強對各類施工材料的質量檢測,嚴禁不合格建筑材料進場,最大限度地確保施工安全。
鋼筋材料受材質特性的影響,很容易因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出現不同程度的銹蝕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施工單位在購買鋼筋時,要優先選擇性能穩定的環氧涂層鋼筋或是涂抹防腐蝕材料的鋼筋,以此來規避鋼筋銹蝕的問題。當前,市面上售賣多種保護鋼筋混凝土的新型材料,施工單位不能盲從盲信,而是要結合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新型材料。這一舉措既能夠確保鋼筋性能,延長鋼筋的使用壽命,還要確保鋼筋混凝土實際支撐力能夠滿足施工要求[5]。
為了確保施工現場各項工作的安全有序進行,施工單位應當對照管理制度,約束施工人員的操作行為,使其能夠嚴格按照技術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施工作業,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施工人員還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每日開工前查看施工人員安全防護用具的使用佩戴情況,對于存在用具缺失、佩戴不規范的人員,要及時進行引導教育,并為缺少護具的施工人員分發相應護具。
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建設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必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并且會直接影響到建筑施工質量。相關環節的改革實踐之中,需要注意把控好具體涉及的技術要點,并且將其中的現場管理措施落實到位。本文參照實際工作經驗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整合分析,希望能夠推進各環節細節工作的優化調整并且營造出全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