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敖天

2022年11月7日,馬克·力文在北京接受《環球人物》采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當我們遠望未來時,我們看到了什么?我可以很自信地告訴你,答案并不神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未來會非常光明!”這首《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未來很光明》,是馬克·力文(下文稱力文)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創作的。
力文來自美國洛杉磯,今年76歲。在過去18年里,他用最地道的美國民謠,講述著最真實的中國故事。正如他在歌中所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我希望久居的地方。我在這里生活了許多年,我一直感到很自由!”近日,力文接受了《環球人物》獨家專訪,分享了自己的人生體驗和中國觀察。
我小時候,父母一直希望我學會一件樂器。我曾學過鋼琴,但我的鋼琴老師是個好酒之徒(笑),經常半醉半醒地過來給我上課,我的鋼琴學習也就此無疾而終了。我媽媽便問我:“你想學什么樂器?”我選擇了吉他。
我從1957年(也就是我9歲時)開始學吉他。那時正值“貓王”名聲鵲起,搖滾樂走上舞臺,很多少男少女都迷上了吉他。我選擇吉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吉他可以隨身攜帶,讓我可以走到哪彈到哪。二是吉他讓我可以邊彈邊唱,這是許多樂器都做不到的。
音樂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但它永遠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從來不會和別人說“我以前玩樂器”。我曾因生活太忙碌而放下吉他一段時間,但我從不會放棄音樂。自從來到中國任教,我幾乎每天都彈吉他,并開始創作有關中國的歌曲。截至今天,我創作了80多首和中國相關的歌曲。中國是我音樂靈感的源泉。我也學會了彈奏許多中國傳統樂器,如古箏、中阮和冬不拉。
我真的沒有什么“創作過程”(笑)。我的許多歌詞都是在我彈吉他、走在街上或做其他事情時突然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的。我會把這些歌詞寫下來,然后再慢慢思考如何配樂。
我來中國創作的第一首歌是《淮安的未來充滿希望》?;窗彩侵芏鱽砜偫淼墓枢l,也是我第一個長期生活的中國城市。剛來中國時,我只準備在中國任教一年,也沒有寫這首歌的計劃。但當這一年結束后,我便決定在中國待上更長的時間。在淮安生活期間,我感覺許多高樓大廈仿佛一夜間拔地而起。它的高速發展,讓這座城市的未來一點點走入我的眼簾。有一天,我正在家中彈吉他時,一首有關淮安的歌涌入了我的腦海,這便是《淮安的未來充滿希望》。這首歌向周恩來總理致敬,并講述了淮安日新月異的發展,是一首一氣呵成的作品。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許多人都相信音樂是一種特別的語言。我雖然不會說中文,所創作的歌曲也都是英文歌,但我卻學會了怎么唱中文歌(笑)。我最喜歡唱的中文歌之一是《西游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是我在舞臺上的保留曲目。
我的好朋友傅涵告訴我,很多中國聽眾雖然不懂英文,但他們依然喜歡我的音樂。我認為音樂是一種超越語言的溝通方式。我喜歡聽不同語言的歌曲。盡管我不懂歌詞的意思,但我依然能欣賞這些歌曲的伴奏、和音甚至歌詞的發聲。這也是音樂的獨特魅力之一。

18歲時的力文。
小時候,當我和妹妹在晚餐餐桌上挑食時,母親總會告訴我們要吃掉盤中的食物,因為“中國的孩子們正在挨餓”,這是我對中國最早的印象。當然,我知道中國的孩子早已不餓肚子了。
在我攻讀博士時,我接觸了有關中國共產黨的知識。但我對中國真正的系統性了解是在我加入民權組織之后。我學習了世界各地的工人運動,并了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艱辛歷程。我也是在此時知道了周恩來總理和他的家鄉淮安。
這30年里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我可以挑幾個來講。在我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深度研究了納粹當局的經濟政策,發現當時的美國政府實施的某些政策竟與之有相似之處。我認為我有責任和美國工人一起挑戰這些對他們有害的政策。而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我不能留在美國的大學體系里面。這是我加入民權組織的原因。

2011年,馬克·力文在中國鄉村采風。
在民權組織里,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對美國低收入群體來講,每一天都是一場災難?!蔽矣浀?985年費城警方對黑人民權組織的鎮壓。為了驅逐黑人抗議者,警方用直升機向黑人居住區投擲了數枚炸彈。之后造成的大火毀滅了兩個街區的房屋。一夜之間,整個黑人社區的財產與歷史都在熊熊烈火中化為烏有。得知居民的生存狀況后,我所在的民權組織迅速行動起來,向失去家園的民眾提供食物、御寒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而與此同時,費城政府不但沒有幫助受害民眾,反而在為誰應對這一災難負責而爭吵不休。
另一件讓我難忘的事情是1989年的加州洛馬普里塔地震。2008年時,我寫過一首有關汶川地震的歌曲《地震,地震》。我在洛杉磯和舊金山生活過很多年,也經歷過多次地震,對地震帶來的苦難感同身受。我曾參與洛馬普里塔地震的救災工作,為當地民眾提供必要物資。從常理來講,幫助災民本應該是美國聯邦政府和加州政府的責任,但他們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反而使民眾的生存狀況不斷惡化。許多人需填寫繁雜的申請表格才能獲得政府救援物資。我的一個朋友在此次地震中受傷,卻因為無力支付私立醫院的醫療費而耽誤治療,最終不幸身亡。
美國政府處理地震的方式與汶川地震時中國政府的反應恰好相反。在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團結起來,直面地震帶來的災難與問題。這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特質,那就是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問題。
我在中央民族大學教過的學生里,有近一半是少數民族。有人問我怎么處理不同民族學生間的關系,我的回答是:我在中央民族大學執教的15年里,從來沒有看過或聽過一起和民族有關的沖突。在這里不同民族的學生們一起學習、一起工作、一起娛樂。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是:隨著中國越來越好,中國人的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好,所以他們愿意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一個在美國留學一年的學生告訴我,從美國回來后,她更加感激中國給予她的一切。我認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意識到了這一點。
當我剛來中國教書時,我的學生對未來有著更強的不確定感。但今天,即使面對著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大多數學生都對未來更有信心。這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中國正以和平的方式不斷進步和發展。他們不僅看到了中國政府的成就,也看到了中國政府對未來的計劃。過去8年里,中國政府成功幫助近1億人脫貧。在此期間,數百萬黨員深入鄉村,與村民一同努力實現脫貧目標。我的很多學生都來自脫貧地區,他們見證了這些黨員的奉獻。我曾去過鄉村地區,當地的發展非常明顯。這些發展不僅為人們帶來了安全感,也讓他們對自己和中國的未來更加自信。

力文展示自己創作的音樂專輯。

2010年,力文在北京海淀公園演出現場。
美國人民是善良的。但很多時候,不明真相的美國人民會做出錯誤的選擇。一些美國人會對政治人物和媒體散播的觀點深信不疑,因為這是他們能獲取信息的唯一途徑。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在當今的世界,中美交流十分重要。但不幸的是,兩國間的交流正變得越發困難。我的一名朋友曾對我說,她很高興能夠與我交流,因為美國的媒體實在是太糟糕了,但她又不知道哪些信息是可信的,哪些是不可信的。美國媒體上有大量對中國的負面消息,但凡是親身來過中國的人都知道這些報道不符合現實。我認為想要了解中國,人們必須聽取來自中國的聲音。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不僅能學到很多新東西,也會獲得一次非常愉快的經歷。
我曾提醒一些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他們會在海外遇到很多對中國無知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是蠢人,他們可能只是接收了錯誤的信息。我對中國留學生的建議是:不要去和無知者爭吵,而是要和他們進行對話和討論,找到雙方共同的話題,讓對方看到你是一個理性且有見識的人。這樣你才能循序漸進地向對方介紹真實的中國。
1947年生于美國洛杉磯,美國博林格林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在美國低收入工人組織服務近30年。2005年來華,在淮陰師范學院任教,2007年起作為外國專家在中央民族大學工作。2014年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